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收视率调查存在的弊端以及"唯收视率"带来的不良后果,探索打破收视率独大的格局,提出:建立收视率调查、观众满意度调查、不同主体人员评议、媒体关注度等在内的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让电视节目回归健康均衡发展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2.
林燕 《东南传播》2015,(12):113-114
在电视频道竞争激烈的今天,收视率已经成为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重要参数。因为,广告主在那个方向或者说那个栏目投放广告,投放多少广告是以收视率为依据的。收视率本来是测量收视效果的客观数据,但由于利益的趋向,电视收视率被抬到了一个空前(不恰当)的高度,成为了"方向标"。为了追求收视率,迎合所谓"大众化"口味,庸俗、猎奇、低级趣味的节目在荧屏时有出现。于是,有人说:"收视率导致中国电视节目集体趋下的局面"。同时也有人说"收视率不科学,根本没有用。"那么,如何看待收视率?对收视率的测量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应该怎样去解读它?建立一套什么样的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才算科学?收视率与满意度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因此,重新认识收视率,客观看待收视率,理性思考收视率,会对电视工作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成晓瑞 《新闻传播》2012,(9):116-117
笔者从对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认识入手,剖析了谁在使用收视率,并从加强新闻和电视剧节目的策划、创新性,精心创办或扶持一两个拳头节目,对节目进行合理定位,合理安排节目播出时间和巧妙安排电视剧类型节目的推出时机五个方面提高和稳定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对策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宣明栋 《现代传播》2006,(2):102-106
当前电视频道运营者和电视节目制作者把收视率当成了追逐的惟一目标,演变出这一制度设计和运作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的现状。这是来源于电视界对收视率评价的理解偏差和应用领域的不适当。来源于这样一个不易觉察的转换:把特征当成了目标,把客观属性当成了主观动机。理解偏差是指:混淆了“电视节目可以用收视率评价”与“制作电视节目只能以收视率为目标”。应用领域的不适当是指:只以收视率指标来评价一个电视节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段鹏 《现代传播》2007,(6):85-87
收视率指标被视为是一种行为指标,能够反映收视观众的规模大小及人口统计特征;而满意度则被认为是一个心理指标,是一个所谓的"品质导向".伴随着中国电视业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介产业化步伐的加快,电视人越来越重视这两个电视节目评估参数.本文试从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形成的过程和基本模式入手分析,探讨电视节目在塑造其影响力的过程中,收视率和满意度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肖梅 《视听界》2002,(6):25-26
“收视率”已成为近年来在电视业、广告业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组。可以说,搞电视的人没有不知道“收视率”的,已经到了言必“收视率”的地步。收视率关系到电视台的生存发展,收视率成为评价电视节目的重要标尺,收视率与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劳动报酬紧密挂勾。影响节目收视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海波 《今传媒》2011,(10):85-86
在对众多的电视节目进行编排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时间因素、受众因素、竞争对手因素等,在准确把握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电视节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使电视媒体有限的节目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达到好的播出效果和收视效果。本文将通过研究案例着重探讨电视节目编排与收视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情况下的电视节目编排策略及其对收视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收视率导向批判--本质的追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收视率导向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是民主的化身,那么,收视率导向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其最本质的意义而言,收视率是一种电视节目制作者用以向广告主介绍观众情况以便投放广告的商品,揭示了电视工业最本质的运作机制,是电视节目商品化最明显的表征.收视率导向背后所隐藏的是电视节目乃至这个文化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9.
詹菁 《新闻前哨》2007,(11):73-73
收视率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收视率客观地反映了观众对某个电视节目的喜好和收看事实;但另一方面,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喜好和收看是个人行为,存在极大的隐秘性,也是个人不良心理和低俗趣味容易显露的表现,从而影响到收视率的健康性和纯粹性。我们该如何看待和正确认识收视率,如何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避免电视节目的低俗化呢?  相似文献   

10.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国外电视产业的重要指标之一,收视率被引进中国。20年来,收视率一直伴随着众多电视节目的发展和变化,成为我国电视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虽然没有人否认收视率的重要性,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人们对收视率的认识运用出现了偏差,收视率的作用和  相似文献   

11.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电视频道或某一电视节目的人数与观众总人数的比例。随着传媒的产业化、市场化,收视率已纷纷被各家电视媒体作为节目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来考核和奖惩创作人员。电视收视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认为电视节目只有通过合理包装,方可吸引更多观众。  相似文献   

12.
王志强 《今传媒》2013,(11):73-74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收视率作为业界所关注的焦点,影响着各种各样的电视栏目,在以收视率为重要考核标准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中,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类栏目收视率低的问题,也一直吸引着电视新闻从业者的关注。本文希望在收视率为导向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下,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收视率低的原因,并探寻提高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收视率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齐琦 《大观周刊》2011,(36):83-83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电视频道或某一电视节目的人数与观众总人数的比例。随着传媒的产业化、市场化,收视率已纷纷被各家电视媒体作为节目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来考核和奖惩创作人员。电视收视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认为电视节目只有通过合理包装,方可吸引更多观众。  相似文献   

14.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电视频道或某一电视节目的人数与观众总人数的比例。随着传媒的产业化、市场化,收视率已纷纷被各家电视媒体作为节目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来考核和奖惩创作人员。电视收视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电视节目只有通过合理包装,方可吸引更多观众。  相似文献   

15.
收视率对于电视台、电视节目或栏目的重要意义早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各方面对影响收视率的主要因素都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在分析研究中我们注意到,收视率的规定性与自主性是在相互作用的关系网络中实现的,而从规定性与自主性相互作用的角度说,电视节目或栏目的艺术性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波 《新闻传播》2012,(6):89-90
笔者认为收视率并非"万恶之源"、"过街老鼠",评估电视节目不以收视率作主要评价指标,是不准确、不公允的,因为收视率才是广大群众对电视节目最直接、最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观看需要,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及各省市电视台纷纷推出了面向儿童的少儿频道。从目前来看,少儿频道的发展势头良好,已经成为电视台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少儿频道的快速发展,收视率成为了衡量少儿频道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由此对少儿电视节目的编排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并优化少儿电视节目编排使之成为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成为了少儿电视节目编导面临的新问题。有研究表明,节目质量和名牌节目固然对观众的收视选择有很大影响,但由于电视传播的线性规律,电视观众无法像报纸读者那样自由选择爱看的内容,因而电视节目的编排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收视率。因此,重视在不同时段怎样编排、编排什么内容的节目,是提高频道整体收视率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8.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央视主持人张泽群主动提出“要向电视收视率开炮”。他说,如今中国的电视节目被收视率绑架,电视节目严重娱乐化、庸俗化,长此以往,中华文明将被蚕食,值得警惕和深思。崔永元曾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虽然不尽准确,但对收视率的盲目追求,确实已经成为电视节目低俗的根源,一味地媚俗,不仅不可避免地导致质量的下滑,而且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作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新闻产业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节目的受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收视率作为反映电视节目大众反馈程度的量化指标,其不仅可以反映传播者所传播信息的受众接受程度,同时也是体现节目发展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从民生新闻的特点、节目收视率以及提高电视民生节目收视率的途径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期望以此来提高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促进其收视率的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20.
收视率其实就是一种测量工具。但近些年,电视节目在经济效益推动下出现了片面追求收视率的情况,误用收视率的高低直接评判节目内容的优劣,没有把收视率的工具用好。而绿色收视率则是对收视率和满意度两种评估标准的综合考虑和双重尊重,是商业利益和文化品格在电视业中的协商和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