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大众传播符号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语言符号甚至大于语言符号,传播学者研究认为: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65%的信息由诸如服饰外貌、表情行为等非语言符号传播。其中服饰这种非语言符号所负载的信息尤其丰富。但以往研究较多的是其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服饰负载政治信息,在政治事务中的传播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以个案分析展开研究,以寻求政治人物完善媒介形象、最有效地传播政治信息的某些规律。政治领导人个性化服饰中的政治信息作为非语言符号的…  相似文献   

2.
著名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曾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认为符号是人本性的提示。这揭示了人类生活的典型特征,即发明符号、运用符号并依赖于符号传播思想及文化。其中,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服饰是非语言符号的典型代表。国际政治中的服饰具有其特殊性,不仅承载着复杂的政治文化信息,更是丰富政治外交语言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符号属性。在无形中承担起传播外交理念,助推经济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国际政治中的服饰符号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国际场合的跨文化传播功能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殷婷 《东南传播》2010,(1):126-128
在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与媒介中各类符号的传播紧密联系在一起。除了语言、文字、影像等传播符号之外,非语言符号中的服饰形象符号也是生动反映一国整体形象最直观的传播符号。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媒介覆盖的全球化趋势,服饰符号已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符号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着国家形象的建枸。  相似文献   

4.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的国家形象塑造越来越依靠媒介中传播的各类符号。而在这些符号之中,视觉符号正凭借其鲜明的形象性与印象暗示性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服饰作为视觉符号中最直观的传播符号,也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一国的整体形象,并且较之于影像传播有着更好的说服传播效果,越来越多的参与着国家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符号互动理论探讨食品行业品牌塑造与传播的成功经验和一般规律,以冷饮食品的营销典型——甄稀冰淇淋为主要剖析对象,从人物符号、内容符号、情境符号3个互动维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甄稀冰淇淋通过明星演员等人物符号的多维能指,精准塑造了品牌符号的高端消费定位,并通过文字文本、图形影像、声音口语等内容符号的多层表达,传递了品牌符号的"细腻"价值特性,最后通过微视频、直播和综艺节目等情境符号多维构建出的符号交织系统,在线上线下的社交互动中成功完成了品牌符号的社会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杨天宇 《新闻世界》2014,(3):196-197
服饰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本文着眼于苗族服饰文化,借助传播学和符号学理论,解读苗族服饰中的文化符号,探究苗族服饰的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7.
服饰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本文着眼于苗族服饰文化,借助传播学和符号学理论,解读苗族服饰中的文化符号,探究苗族服饰的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语言符号是区别于语言符号的,单独或依附语言符号发挥意指作用的一种符号形式,主要以人的肢体、表情等动态形式为载体,辅以服饰、气味等静态形式。非语言符号具有立体性、暗示性等特点,使得其在一次传播往返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过了语言符号的传播作用。此外,非语言符号也顺应时代的需求,其本能性、美学性等特点相较语言符号的组织性、单独性更具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9.
皮新月 《视听》2022,(4):145-147
城市题材声音纪录片的发展迎合了时代需要,成为塑造城市形象和传播城市文化的一种新方式.作为城市题材声音纪录片中唯一的感官符号,听觉符号的建构不仅关系到受众情感,也影响着城市形象.听觉符号是城市题材声音纪录片中最重要的因素,具有发挥声音情感力量、重塑城市文化符号、再现城市社会变迁、加深听众沉浸体验、构筑城市集体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服饰作为贯穿整个节目中重要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对引导受众认知解读节目具有重要的作用。适当的服饰选择将有助于节目的传播效果,失当的服饰选择使得主持人形象受损,阻碍信息传播质量。本文以国内外节目主持人服饰选择的成败案例为依托,分析主持人服饰选择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国内视频节目主持人服饰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政治人物尤其是国家领导人的公共形象是民主社会重要的符号语言.本文从界定政治人物公共形象的内涵入手,对十八大后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媒介符号传播特征进行解读,并结合国外相关案例进行比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治人物公共形象塑造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最重要的符号之一,视觉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基本属性,不仅在形式上使人产生视觉联想,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唤起人们的思索联想,进而产生移情,达到情感共鸣。视觉符号鲜明的直观性和印象暗示性有助于跨越语言障碍,实现跨文化交流,塑造自我及国家形象。在现代媒体的全方位关注下,政治人物的视觉符号易成为坊间热议话题,对其形象的塑造与传达具有重大意义。国家主席习近  相似文献   

13.
杨航  张冉雨 《东南传播》2016,(10):57-60
奥运会作为全球第一大体育赛事,是重要的媒介事件。奥运会开幕式通过全球媒介,集中向世界传递了主办国的符号元素与国家形象。本文采用DIMT符号体系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伦敦奥运会开幕式[1]和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进行"D-言"、"I-象"、"M-意"、"T-道"符号传播层次的梳理,分析各自的历史呈现策略、文化传播策略、人物-国家关系、城市-国家关系、灾难原素以及政治传播等符号表达。通过对比与参照式解读发现国家形象在符号传播中的异同,建议编排策略中应关注逻辑性与受众接近性。  相似文献   

14.
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民族国家保持自身独立性和统一性的政治前提和民族情感基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和精神家园,加强中华文化传播对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时代价值。加强中华文化传播,首先是挖掘整理中华文化资源,做好符号话语储备工作;其次是深入叙事逻辑,形成独特的中华文化符号叙事体系;最后是坚持守正创新,发挥多模态表现手法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智媒时代文化传播的发生逻辑不同于整体宣传模式和网络传播模式,它以社会成员普遍的文化参与为基础,通过计算方法的应用,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的公共价值,避免外部主体和组织对传播过程的控制和塑造。如何更好地推动文化传播公共性的实现,需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文化传播的要素建设,尤其是其核心要素构成——文化特质与文化符号。对于文化特质的发掘而言,计算方法在议题设置、内容生产、智慧交互等方面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特质的发掘;对于文化符号的描绘而言,它与文化特质的发掘处于同一基础之上,计算方法有助于文化符号设计、传播轨迹描述和符号体系建设。建立在计算逻辑基础上的智媒时代的文化传播,融合了主体文化行为和文化传播的整体图景,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实现对内整合与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16.
韩岩松 《记者摇篮》2005,(11):62-62
人类传播信息,主要靠语言符号,也经常借助非语言符号,而电视新闻传播则大大拓展了传播符号的范围,尤其是非语言符号。它直接对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例如人的神态、姿势、服饰、色彩、人际距离、环境景致、音响等等。这些都是有被感知并提示意义的现象形式。即能还原成“意思”的传播要素。为此.提高传播要素的信息含量则成为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微博不仅仅是一种自传播时代的社交媒介平台,也是一种重要的多维信息符号。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自媒体的发展,有着深层次的文化、政治、社会分化以及媒体转型等原因。微博的新特性形成了社会传播领域的特有符号。本文将以传播学的视角,从媒介话语、文化和政治三个维度,对微博的符号性及其象征意义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大传播时代的“符号”的解读和对传媒的分析,解构消费主义盛行的原因,以此警醒世人。所谓大传播时代的“符号”,既指消费主义中的符号消费,又指消费主义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王敏 《今传媒》2014,(5):21-22,27
新闻报道中的我国领导人,通常是以一副标准化的形象、程序化的语言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的。但传媒政治时代下,国家领导人的形象需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并借助媒体资源实现政治传播的多样性发展与双向性交流。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诞生的新一届领导团队的形象呈现更具人性化色彩,逐步形成实力政治为主导,形象政治同步蜕变的发展格局。近日互联网上热议的动漫视频《领导人是如何炼成的》,首次出现领导人卡通形象,这无疑是对我国国家领导人形象塑造的一个大突破。本文将以这部动漫视频为例,通过说服理论、符号象征、国家软实力等角度,对我国领导人卡通形象背后的传播变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非语言传播是人类传播方式的重要方面.在电影世界里,非语言传播包含的意义十分丰富和深远.电影<时时刻刻>是一部优秀的奥斯卡获奖电影,它的非语方符号诸如颜色、人物外貌、蒙太奇语言、实物符号和音乐符号的运用独具特色,对于阐释影片主题、刻划人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