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移动新媒体发展研究:移动终端媒体化移动媒体主要指以移动终端载体和无线网络为传播介质,实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传播和服务,是以手机媒体为典型代表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第五媒体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2.
蒲亚南 《新闻窗》2015,(3):43-44
一、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是一种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的创新形态媒体。  相似文献   

3.
时下,传统纸媒尤其是都市生活类报纸,在新媒体冲击下,面临着极大压力。传统纸媒在传播速度、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方面,与新媒体相比有其先天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纸媒该怎么实现新的突围和发展?相对于不少媒体趋向于以技术创新实现新闻创新的做法,笔者以为报纸在版面内容上多下功夫更具现实意义。坚持"内容为王",不断提升版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依然是报社应对新挑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依靠科技发展,以数据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据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媒体形态,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媒体,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以及有线网络等渠道,手机、电脑、电视机等终端,向观众提供新闻信息或其他信息的传播载体.新媒体传播具有互动性、及时性、不受空间影响等特点.新媒体传播方式有: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电影等等.  相似文献   

5.
郑宇 《新闻实践》2013,(12):31-33
核心阅读: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报纸、数字杂志、IPTV、手机电视、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媒体、新业态不断涌现,以其双向互动性、复合多元性、时空无限性、分众异质性、融合开放性等具有颠覆性的传播特征,对传统媒体带来激烈竞争和巨大挑战。传统广播电视在大力拓展视听新媒体终端及渠道的过程中,如何按照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实现内容生产的转型,量身定做适合视听新媒体传播、深受网民观众喜爱的节目,直接关系到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能否突破发展瓶颈,在激烈的媒介中竞争继续生存、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6.
我们通常会把媒体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指的是电视、广播、报纸、周刊(杂志)、户外广告等媒体形式。而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格局突变,媒体加快转型发展。无论是传播源、传播渠道、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媒体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结合新媒体特点,就媒体人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新的传播环境,加强新闻报道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当技术载体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时,新的媒体形式就会出现,例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都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新技术载体,他们都成为当时的新媒体,每一代新媒体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代表了所在时代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我们当前谈论的新媒体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无线通讯网、光纤传输网、有线电视网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为载体,融合终端为展现形式的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9.
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革命,正在引发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和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各种形态的新媒体终端和信息平台争相问世,新的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各种新的服务、新的技术产品也越来越多的普及到消费者手中。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的文化产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10.
任庆军 《新闻窗》2013,(5):99-100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学人才的发展概况 何谓新媒体?新媒体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相似文献   

11.
许素娟 《新闻窗》2013,(3):93-93
近年来,一种融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媒体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纷纷涌现,与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形式不同,这类媒体都是借助于数字媒体技术实现对信息的传播加工以及新的诠释的,因此是一种新的媒体概念,我们常称之为"新媒体",也有称为第五媒体的。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参与性非常强,不需要太复杂的设备,技术及人员的配备就可以发布自己制作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传播理念和运作方式,改写了传媒业的游戏规则、发展格局与生态环境,可谓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媒体竞争更加残酷,受众定位高度重叠。并且,由于互联网、手持通讯终端等传播手段的迅猛发展,新闻资源的共享已成常态,各媒体新闻资讯高度雷同,编排手法和版面风格也大体相似。在强势媒体的重重包围之下,地市级报纸要生存和发展该如何排兵布局?本文从"独家新闻"到"独家内容"的战术升级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新媒体改变了以前图书馆用户单个存在的形态,随着网络和用户之间界限的淡化.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而聚合,使图书馆与用户的关系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4.
张海鹰 《新闻记者》2007,(12):17-19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第三次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传播环境,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数字化的多媒体传播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传统媒体感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事实上。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并非第一次。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原有媒体而言的。对于报刊来说,广播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和广播来说,电视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来说,互联网是新媒体。回顾大众媒体的发展,我们看到,至少到目前为止,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原有的媒体,相反,新媒体带来挑战和竞争,促进了原有媒体的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而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将跻身于新媒体的行列,以全新的传播方式为新一代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一、新媒体的含义纵观人类的传播发展演变,从口头传播到手写传播,再到印刷传播的三个过程之后,现在已经进入了以网络、手机等为传播媒介的新型媒体传播时代。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化,新媒体概念迅速兴起。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等媒体而言的,主要包含数字电视、网络媒体、数字杂志和数字报纸等新兴的媒体。在这一背景下,时事新闻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传播过程中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摒弃原本单一的传播模式,实现差异化传播。本文从时事新闻差异化传播的内涵与原因出发,通过对新媒体场域下时事新闻传播现状的分析,探究时事新闻差异化传播的路径与方法。期望能够对当下时事新闻的传播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段欣 《新闻实践》2013,(9):49-50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挑战。其中,电视因其制作成本高、传播相对慢、收看受限大等特点,受新媒体的冲击最为严重。尤其是地方台,面对中央台和省级台的强势竞争,处境日益艰难。地方台必须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才能闯出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一、地方台生存现状新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使电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接收设备来看、传播方式上看,新媒体传播基于已有的通讯网络,具有搭建简便快速、传播形式多样、互动性超强等电视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相比之下,电视要做到即时快速的报道,则需要动用卫星传播、调整节目版面,  相似文献   

18.
一、新媒体的范畴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维度上的概念,它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旧媒体而存在的,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内涵相对应的是,新媒体的表现形式随着技术的革新而不断变化,如它随着数字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卫星、宽带等通信渠道的增加而变化,也随着客户终端载体如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的发展而快速地转变。事实上,不管形式如何变化,传播渠道的细化是市  相似文献   

19.
在电子传播时代,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方式。在当下社会,借助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每一次提升,传统媒体、互联网以及通讯工具手机之间不断出现媒介功能相互嫁接的现象,出现了博客、网络社区、地铁视频、手机报等功能多元化的新媒体。在众多新媒体中,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移动式新型媒体,将推动移动营销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飞速发展,以数字网络技术支撑的新媒体应运而生,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通过计算机、数字化电视机、手机等智能电子终端把信息传播出来,新媒体特有的低成本、即时、互动、共享及个性化、社群化等特点使之迅猛发展。这种极速变化的新闻环境催生了媒体大融合的出现,各大传统媒体纷纷进行集团调整、媒体融合,力争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拥有话语权和较强舆论引导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新的传播形势给传统的纸媒工作者提出了全媒体人的要求和挑战,美术编辑也要积极调整心态,跟上节奏,尽快更好地适应媒体融合新环境。下面是笔者从四个方面做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