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传统的提问报道:《家风是什么?》
  从2012年《你幸福吗?》,到2013年《爱国让你想到什么?》,再到2014年《家风是什么?》,这种海采式提问报道几乎每年都能在央视节目中引起一定的反响,抛出的问题好像变成了国问。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家庭节日,央视在这个时候探讨家风,体现了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你幸福吗?” 去年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你幸福吗?”央视各路记者走遍大街小巷.以一个简单的问题采访大江南北的老百姓.却收获了千奇百怪的答案.而其中最经典的回答莫过于那句“我姓曾”。随后.“你幸福吗”开始成几何式的传播.并最终成为人人都知道的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3.
高雅 《新闻世界》2013,(8):64-65
2012年国庆节前期,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策划的“喜迎十八大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你幸福吗?”,可以说是近年来央视的新闻改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该节目连续播出9天,突破了传统报道和表达方式的刻板与僵硬。本文通过对该节目的分析探究“你幸福吗”引起巨大反响的原因及启示。  相似文献   

4.
2012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特别策划假日调查《你幸福吗》,节目共调动了18个国内记者站、7个海外记者站以及北京总部共70路记者,加上20个地方台,总计300多人次向各行各业的人提出同一个问题:“你幸福吗?”这个街头采访节目在央视新闻频道连续9天播放,总时长达到了40分钟,并被《新闻联播》以头条方式播出了8次,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5.
近来,我们经常被人问道:“你幸不幸福?”或者我们更多地会扪心自问:“我自己真的幸福吗?”——在这个时代,幸福是如此被我们所需要,“幸福”这个词也经常会被如此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或不够幸福。  相似文献   

6.
时统宇 《视听界》2013,(3):122-122
不惑集POINT 这样的样态,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在假日报道、主题报道中,都是开创性的。在中央电视台报送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会上,评委们一致同意将《新闻联播》作为优秀栏目送评,将《你幸福吗?》作为系列报道送评。按照游戏规则,每个奖项央视只有一个名额,不过我估计,在这两个奖项的争夺中,《新闻联播》和《你幸福吗?》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看《新闻联播》居然看哭了”,来自观众的这一反映,也一定会获得评委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幸福”、“幸福感”、“幸福指数”渐成中国社会流行语。从崇拜GDP到追求幸福指数,是中国转变发展模式实施“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现在,不但各级政府将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列入其施政纲领,各式幸福指数考评体系几成政府决策依据。各大小媒体也是闻风而动,大张旗鼓地“曝晒”民众幸福感。不遗余力地搜寻提升幸福指数的途径。然而,也有百姓对报道提出疑问:“幸福指数有那么高吗?”毋庸置疑。一些媒体对幸福指数的那种类似“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式的报道与解读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8.
随机采访是新闻采访中常用的一种形式,记者采访提问的水平也最能反映其基本功和应变能力。本文以央视“你幸福吗”采访为例,分析随机采访提问的基本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晓 《大观周刊》2013,(6):314-314
幸福这个话题犹如爱情一样,人们对它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它和爱情成为一个愈久弥新的话题。2012年甚是流行,在去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央视走基层的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幸福”成为媒体的热门词汇。“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和朋友一起逛街,去超市购物,去公园散步,步行去上学,坐地铁去上班,这样的生活你觉得幸福吗?人类真的登上过月球吗?假如有人告诉你,恐龙从来没有出现在地球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科学或是文学,我们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你会相信他吗?你知道什么人被称为“被剥夺了洗澡和理发权利的人”吗?当有人从你身边经过,只是因为他穿了长外套,你会紧张吗?你会认为他将随时掏出自动武器向你射击吗?你对陌生异性微笑过吗?你愿意他们看到你的笑容吗?这些问题似乎不值一提,无论回答“是”还是“不是”,回答的人大概都会在前面加上“当然”两个字。就像我们当然热爱和平,每个人当然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男女当然平等,每个人当然拥有恋爱的自由和信仰的自由,就像我们拥有逛街和吃冰激凌的自由一样简单。  相似文献   

11.
“新闻策划”现象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策划”现象析丁未现代社会观念更新已经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步,时下新闻界不是流行着一个颇为时髦的词──新闻策划吗?乍一听似乎不同凡响,但只要稍作思考,不禁大为疑惑:新闻是可以策划的吗?如果新闻可以人为策划,那么新闻的真实性又从何而来?“客观事实是...  相似文献   

12.
"你幸福吗?"让央视海采火了一把,黑龙江卫视新闻团队紧随其后,在全国卫视中率先推出了多系列大型海采特别报道,而参与其中的,是通联部的小编率领的全省各个地方台的记者。地方台到底如何参与海采报道?海采报道到底应该如何来操作?通联编辑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参与秘籍。  相似文献   

13.
"你幸福吗?"务工人员:"我姓曾。""你幸福吗?"退休老人:"当然幸福啦。""你幸福吗?"莫言:"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2012年9月27日到10月7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连续九天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社会调查节目"你幸福吗?"节目一开播就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网络和手机微博等新兴媒体更是将"我姓曾"等回答称为"神回复",并以一种看央视笑话的心态在网络媒体大量传播。但是随着节目连续九天的播出,人们发现,这次  相似文献   

14.
真鸣 《声屏世界》2008,(9):66-66
一场体育赛事赛后,常会听到记者对运动员的诸多提问:你为什么会失误,为什么有压力,你觉得愧对祖国吗?等等。本以为北京奥运赛场不会出现类似的提问,然而它出现了。就在射击运动员谭宗亮获得50米手枪慢射铜牌时,只因他参加了四届奥运会只得到了一枚铜牌而遭到某记者质问:你觉得你有愧祖国吗?类似的情况还有:体操运动员程菲出现失误离场或心情难受时的镜头追踪。体育报道中过于看重运动员的眼泪与“痛失金牌”等用词,窃以为都与北京“人文奥运”精神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标题的产生,在我脑子里“策划”了有些时日了。平时阅读本报和其他报纸,当加以对照比较时,脑海里不时萦绕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报纸办得好,有的就不如人意呢?为什么有的重大宣传战役打得很漂亮,有的就不能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武器”或者有什么规律可以探寻吗?毋庸置疑,“秘密武器”或者规律自然是有的,其中之一就是:新闻宣传的整体策划。现在,关注新闻策划的人多起来了,这是可喜的。新闻策划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理应包括着若干子概念小概念。如果把新闻策划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它还有若干分支,比…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中秋、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推出了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下称"幸福调查"),派出记者在全国范围内(也有海外的中国籍务工人员与游客),向各行各业的人们提出同一个问题:"你幸福吗?你觉得幸福是什么?"其实就创意而言,类似的节庆报道策划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电视宣传报道中的"经典"套路。但老的套路,在新的传媒形势下,却可能实现不了它预期的传播效果。本文试对其做一析论。  相似文献   

17.
刘庆鹰 《新闻窗》2010,(5):10-11
2006年12月的一天上午.天气出奇的冷,袁俊推开办公室的门进来了,她笑盈盈的脸上春意盎然,举止言谈沉着大方:“老师,我是黔西南日报的袁俊.你们请提问吧!”好潇洒!好自信!我和另两位评委对视一笑,给她出了道题:“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有区别吗?”她略为沉思,粲然一笑:“有,有区别,当然有区别。新闻策划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怎么样把它报道好。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沉重的辉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改革开放》 李罗力 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定价:50元 为什么邓小平要“南巡”?“南巡”为什么选择广东的深圳和珠海?他事先就有在什么地方发表重要讲话的意图吗?本书试图揭示上述答案。  相似文献   

19.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20.
"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段神奇对话出现在国庆前夕央视播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中,本是牛唇不对马嘴的回答,却被网友们封为"2012年又一神一样回复",同时网友们吐槽,指责提问记者水平太低。自然也就影响了这档节目的公信力,如果继续上纲上线,那就挨上新闻"祸福论"的板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