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指单纯地将技术与课程拼凑在一起,或是简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它需要对承栽信息的技术的优缺点、课程目标、课程和教学设计、整合的教学过程等因素作充分的考察,将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和课程的各自优势,以产生聚合效应,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2.
杨海波 《大观周刊》2012,(34):278-278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中学信息技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培养的有效途径是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加强信息技术技术课程教育,将信息技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整合以及注重网络道德的培养;在评价方法上应注意综合性和情境性。  相似文献   

3.
冯其浪 《大观周刊》2011,(14):246-246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己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应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相关网站的开发、应用与管理,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4.
陈远生 《大观周刊》2012,(40):137-137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所有信息技术老师都很关。的课题。要完成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贯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责就必须做到努力钻研业务、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服务德育教学的优势;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实施相应的德育教学;并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最终达到德育教学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斯琴夫 《大观周刊》2012,(13):120-120
新课标明确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与评价,对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作了大规模调整。此次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整合了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思想,在国内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融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传递了人与技术和谐共融的现代理念。为配合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培训,我的信息技术理念受到了洗礼,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以下就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谈谈本人的认识及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事业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前后,造纸术、印刷术等为中国封建王朝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发布政令提供了条件。从根本上看新闻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新闻事业产学研等各个领域都未能高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在新闻教育中引入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实现新闻学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提高新闻学课程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新工科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使其具备适应、支持和引领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的能力。以新工科人才素养模型为依据,以培养工科生高阶思维能力为目的,探讨创建工科类课程以项目驱动为主导的高阶学习教学模式,以期在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能力。该教学模式依靠信息技术助力多维度的教学手段,融合慕课、翻转课堂、项目驱动等方式,以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信息技术助力下新工科课程高阶学习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8.
马红萍 《大观周刊》2012,(21):240-240
随着哆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们更是难以抵挡其诱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为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都在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在化学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教学,成为当今教育者应当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体育专业结合开设课程的意义.在“体育多媒体网络课件制作”课程实践中,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为必要手段,力求将创造教育理论融入教育改革实践.研究突出课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达到体育院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宋亚丽 《大观周刊》2011,(52):102-102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并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代信息技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地位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能力培养等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1.
黄锦善 《大观周刊》2011,(23):245-245
信息技术走进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官冲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2.
彭玉萍 《大观周刊》2012,(6):203-203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更是势在必行。 本文从设置教学情景,突破重难点,培养写作能力以及拓展延伸等方面来谈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结合滨州学院网络平台实际教学的特点.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丰富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蒋丽丽 《大观周刊》2013,(11):203-203
信息技术教师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处于尴尬境地,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环境的特殊性给信息技术课课堂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与其它的课程不同,课堂教学中都是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但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一些随意走动、大声说话、上网聊QQ、吃零食甚至会玩一些游戏等不和谐的现象发生。如何使教学顺利有序的进行下去,并且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是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窦军 《大观周刊》2011,(48):145-145
本文通过自己教学实践,讨论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探讨了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通过实例证明,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扩大知识面,提高各方面素养,不断接受新知识,深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尤为重要。指出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韩跃松 《大观周刊》2012,(11):181-181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在中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在了教育的各个站点,尤其是在教学的课堂上,更发挥着它的具大作用。因此,在我的实践教学中我对思想品德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层面。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岳小峰 《大观周刊》2011,(37):245-245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它在教学中体现出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催生了新的教学需求,传统纸质教材已不能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文章针对"互联网+"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出版行业的挑战,从及时关注教育发展动态、科学制定整体规划方案、积极建设配套数字资源、精心打造在线课程等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融合出版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大观周刊》2013,(1):165-165
这是一个多学科互相联系、互相整合的时代,这是一个教育工厂化学科间相互合作的时代。传统的手工作坊式学科间分离的时代已经结束。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教育走信息化之路已成必然。适时恰当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合理地整合,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从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含义入手,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