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吕晓虹 《信息系统工程》2010,(5):133-133,19
随着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宣告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1956年认低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宣告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与中国而言.科举考试古来有之.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之一.制度完备.历朝历代对其记述也较为详尽.直至清末.方才废除。八股文成了历史。但通过考录制度选拔任命地方官员的方式仍在继续。河北省档案馆就珍藏着一份民国时期.上呈给时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商震的《河北省县长考试及格人员题名录》,  相似文献   

4.
王丽敏 《大观周刊》2011,(50):226-226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此理论的创立使得马克思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矛盾和历史趋势。剩余价值就是超过工人自身工资的那部分,价值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道德立场也是决定在个体单位中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道德立场影响下的劳力资料投入及工作时间也影响着剩余价值的多少。无产阶级是市民社会中感受异化最深的阶级,处于矛盾的否定方面。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广州大典》二期项目的启动,民国时期广州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文章分析了民国时期广州文献的多重属性及其特殊复杂性,探讨其时间、地域、内容范围,并从各家关于地方文献的论争中得到启发,提出民国时期广州文献的核心集为广州相关文献、扩展集为广州出版文献、边界集为广州人士(含寓贤)著述,并据此构建了"核心集目录——扩展集目录——边界集目录"的目录编制路径,以达到全面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民国时期广州文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最高指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今天听了‘九大’代表安玉蓉同志的忆苦报告,很受教育,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在旧社会,安玉蓉一家被地主资本家剥削压榨,父亲被国民党反动派拳打脚踢吐血而死,哥哥被资本家活活打死,姐姐卖给了人家,妈妈也几乎自杀。剥削有罪,罪该万死!”  相似文献   

7.
《云南档案》2013,(12):8-10
“考铨”含考选铨叙之意,就是通过考试,按照报考人的资历或实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民国时期的考铨制度是根据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在借鉴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为选任官员、公务员而建立的一套制度。本文选登一组昆明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公务员考铨任用办法档案史料,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很好地研究民国时期的警政历史,提高此时期的整体研究水平,文章对国家图书馆等多个图书馆开展了入馆文献调查,同时对国家图书馆网站的民国时期文献联合书目、CADAL等民国专题数据库和多家图书馆在线书目进行检索,全面梳理了民国时期警政图书出版和收藏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民国时期警政图书从版本、作者、内容、时间等角度展开分析,以期对民国时期警政制度变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盟誓又称起誓,在神权崇拜的社会里,这项古老的制度带有监督、裁判的法律作用。盟誓制度起源于夏商时期,在周代比较活跃.在周初政治、军事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阶级统治及诸侯国建立联系、处理事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国内危机更加严重,不仅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下层群众都处在反抗情绪中,而且属于上层社会的一些阶级、阶层,包括各地绅士、中小地主、商人、新兴资产阶级,对于清政府的不信任情绪也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仔细梳理了民主改革时期,《新疆日报》民族报道中民族话语与阶级话语的互动。作为民族和阶级两套话语共存的特殊历史阶段,阶级话语对民族话语的借用、取代与共存作为话语策略,表现出民族与阶级两种身份的协商过程。特殊历史时期民族话语与阶级话语的互动和协商体现出了国家整合过程中民族与国家、地方与国家的多重关系的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不同历史经验,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统一性身份与特殊性身份的关系的理解,对当下处理民族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闻检查制度是指国家对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电台等新闻传播媒介进行检查的制度。它有固定的程序、方式、范围和标准。 民国时期的新闻检查制度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新闻检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清代的报律,倡导和实行言论出版自由的政策。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法令中,均庄严列入保护言论出版自由的条文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历史上,有过大小几百次反抗地主和贵族的残酷剥削及其黑暗统冶的农民起义。在发动群众以及和阶级敌人作斗争的过程中,这些农民革命队伍都非常重视宣传工作。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报纸这一尖锐的武器完全掌握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手  相似文献   

14.
张兴海 《兰台世界》2013,(19):127-128
<正>在中国近现代体育史上,民国时期可谓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发展时期。受到多重政治和教育思潮的影响,民国的学校体育制度在时代变革中得以初步建立,制定了若干体育运动规章,促进了体育运动发展,在中国近现代体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一、民国早期阶段(1912—1924)民国成立早期,由于各地军阀依然处于相互混战的境地,因此基本上没有非常成型和规范的专门性的体育规章问世。1912年,  相似文献   

15.
小资的直接源头并不远,只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虽然当代小资们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但其内涵则早已为前人所规定,所实行。 先要正名,小资者,小资产阶级,小布尔乔亚之谓也。按经典的词典解释,“小资产阶级,占有少量生产资料,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别人的阶级。”  相似文献   

16.
裴赞芬  刘韬 《档案天地》2006,(2):19-21,18
河北地处京畿.近代以来由于外来势力激增.涉外案件日渐增多.甲午战争前后大量的教案事件即是明证之一。进入民国以后.涉外案件仍时有发生.由于当时中国法律制度并不健全.故这一时期的许多案件的判罚很令人玩味。收入民国时期《河北高等法院公报》中的诉讼案件即有不少是涉外案例。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的经济法律制度,具有现代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作为中国经济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其经验与得失仍旧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是湘桂交界的高寒山区。自古称“荒蛮之地”,数千年来聚居着苗、瑶、汉、侗等十多个民族的人民。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进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这里的文化教育极为落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在这里试办过“民众图书馆”,可是.馆中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民事诉讼案件比较少,重要原因就是诉讼成本高。以黔东南的民国司法档案为中心考察民国时期黔东南民族村寨村民的民事诉讼成本,对当前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以及移植西方现代法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刊于天津的大型摄影画报《北洋画报》,在都市女性身体的现代性建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媒体作用,为民众及后人呈现出了民国时期都市女性身体建构的多重面向。其中所蕴含的性别与文化意义更是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