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海燕 《大观周刊》2012,(15):204-204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说:“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它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数学是一门魅力与枯燥同时存在的学科.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消除数学枯燥、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
刘建波 《大观周刊》2013,(2):111-111
在所有的科目中,绝大多数的科目都有大量的文字.好理解一些,但是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比较枯燥的,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中再机械地照本宣科,必定使教学变得更加乏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日渐消退.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充分挖掘初中数学的内在魅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秦艳荣 《大观周刊》2011,(51):195-195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给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石慧 《大观周刊》2011,(35):164-16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经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知之甚祥的一句话了。让学生也能够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尽然发展趋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无止境的去追求、去实践、去探索,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还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这样兴趣培养才能真正奏效,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枯燥、乏味,简单的公式,没完没了的计  相似文献   

6.
范生丽 《大观周刊》2012,(19):228-228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里,数学就像一位恋人…… 数学家大会上,一位位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他们都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现在,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另外,初中生的思维往往是被动的,发散的,容易受阻的,此外,教师水平不齐整,教的不够活的原因等等,因此,数学并不枯燥,  相似文献   

7.
李景兰 《大观周刊》2012,(3):224-224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8.
乐远光 《大观周刊》2013,(1):151-151
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质量,它能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介绍了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种应用模式,对促进数学教学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闫育平 《大观周刊》2012,(36):152-152
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巧设突破口,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以激荡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因此数学课新课引入的教学情境创设可从激趣设境、探究设境、置悬设境。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每个成功的课例都离不开独特的情境引入。好的情境引入可以承上启下、牵引全局,对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巧设突破口,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以激荡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  相似文献   

10.
高国富 《大观周刊》2012,(25):234-234
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的新知识,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现实联系紧密,且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扣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经验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各易理解,孽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1.
宋景霞 《大观周刊》2011,(14):90-90
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既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足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舂燕 《大观周刊》2012,(7):207-207
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既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足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3.
郝福瑞 《大观周刊》2012,(36):122-12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便会积极地去追求、去实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凡是能全神贯注、主动学习的学生,他们对数学都有着较浓的学习兴趣,探索欲较强烈,数学素养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跟其兴趣的强弱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时刻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走进数学课堂,去探索数学的奥秘。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要作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李浩 《大观周刊》2013,(5):181-182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语文理应成为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总认为语文学习枯燥。所以,语文学习更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才可。  相似文献   

15.
李龙芹 《大观周刊》2012,(15):206-206
中国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6.
孙丽文 《大观周刊》2012,(7):170-170
幼儿数学教育是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感到比较难教,幼儿在学习中也感到比较枯燥。如何使幼儿数学教育变为教师愿教、幼儿愿学的一门学科,是幼教工作者正在探索的问题之一。因此,如何进行幼儿数学教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伍春梅 《大观周刊》2012,(25):249-249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从而达到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好、学得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8.
赵利慧 《大观周刊》2012,(25):237-237
数学是推动学生思维的工具书,是学生创新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和责任。我们作为数学老师就要本着激发、深化、创造、实践相结合,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而枯燥的学科.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历史上的数学成果和影响数学发展的各种因素,探索前人的数学思想,借以指导数学的进展.并预见数学的未来.因此,数学史能够帮助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利用数学史渗透数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  相似文献   

20.
张大娜 《大观周刊》2012,(16):255-255
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数学课单调,枯燥?为什么学生对数学课不兴趣?为什么学生的数学成绩低?学生为什么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不能应用?基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脱离生活。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有用传授和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没教所讲内容的生活中的表现和生活中的应用。所以我们应该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