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大众传播媒介利用回忆元素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诉诸于情感的传播理念为娱乐化的媒介环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种不同的娱乐方式也开辟出了传媒市场的一个新领域。论文初步探析了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回忆元素,通过对《泰坦尼克号3D》和《年代秀》等一些案例的分析,认识回忆元素及其与大众传媒的结合;通过与舆论类比,了解其在媒介中的特质;阐明这一娱乐化新形式的具体应用;探讨回忆元素与社会现实间的关系,对社会价值观构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西柏坡纪念馆两位同志回忆原新华社社长朱穆之的文章。文章讲述了朱穆之对西柏坡工作经历的回忆,以及帮助复原新华社西柏坡旧址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人到老年,总好回忆往事。回忆时,总会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师,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时的老师,他们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回忆时仍是历历在目,备感亲切。对工作上引自己上路的老师,我也同样是在回忆中感恩、思念。在出版工作上引我上路的老师甚多,这篇文章,仅是回忆一次业务培训中的诸位老师。  相似文献   

4.
回忆是人的基本心理功能,也是文艺创作中的重要心理过程.回忆的诗学功用受到众多哲学、美学家的重视,自柏拉图到法兰克福学派,历代大家从不同角度论述和挖掘回忆的美学功能,使"回忆"具有了丰富深广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忍者神龟2     
《忍者神龟2》重登PC游戏舞台之后,唤回了许多玩家对童年的回忆,那些几乎都要被忘却的名字又被一个个的重新回忆了起来,现在看来,忍者神龟短时间内不会像当初那样几乎快要从我们的回忆中消失掉了,因为《忍者神龟2》即将在今年10月回到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6.
1998年,在周扬同志逝世八年之后,王蒙、袁鹰主编出版了《忆周扬》一书。编者分别送了我一本。我断断续续读完了五六十篇关于周扬这位党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诸多方面的回忆,增加了我对周扬的敬重与了解,同时,也引起了我与周扬有限接触中的一些回忆。  相似文献   

7.
抒发了对杨华老师的尊敬之情,回忆了与杨华老师的交往,祝愿杨华老师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正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台湾作家蒋勋的新书《少年台湾》,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视角,这就是一个祖籍福建长乐,迁居台湾的大陆学人对这一岛屿上人文生态的观察。蒋勋,在少年的回忆和回忆少年的篇章里,以饱含土的腥味和海的喧哗的风景,以躁动的青春和灵性飞舞的文笔,刻录了台湾的地理美学。  相似文献   

9.
解放日报社最近根据党委的指示,同上海其他机关干部一起,在报社内部开展了回忆对比教育.报社全体干部,以总编揖到记者,都进行了回忆对比.经过这次回忆对比,报社同志都说:这是解放十四年来自己受阶级教育最深的一课!我们报社在进行回忆对比教育之前,先向上海别的单位学习了经验.一○六厂、上海汽输机厂等工人和干部广泛诉苦、忆苦思甜的经验,给我们以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灵魂饭》:金华对以往生活的“短暂回忆”余华 著南海出版公司 2002年1月出版 “我10岁展望2000年时,我显然是奢侈了。而现在回忆10岁的情景时,我充满了伤感。这是时间对我的迫害……”这是作家余华的感受。《灵魂饭》中所有作品展现的正是余华对过去的短暂“回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动画电影与奥斯卡最佳动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晨 《现代视听》2012,(5):33-38
本文对奥斯卡获奖动画情况进行了回忆与整理,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对专家学者进行了访问,并结合中国动画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前辈的苦涩     
陈四益先生是著名的杂文家,这本《臆说前辈》是他近些年对老师的回忆文字的结集。与一般的回忆文章不同,他更多地加入了对“过去的生活、遭遇和生存的环境”的思索。四益先生当过《瞭望》杂志的副总编,知道尺度在哪里,所以他的文字虽然犀利,却“了无痕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往事的回忆,阐述了文献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项目的具体做法,以期为图书馆界的文献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三联生活周刊》"口述"栏目的文章集结。它旨在通过活生生的人物,去感受、丰富和拓展历史。文章均由事件当事人的口述回忆构成,通过对叙述细节的挖掘,恢复历史的真实全貌。本刊选摘了梁文蔷口述回忆父亲的文章。作为梁实秋的幼女,提起往事,时时让她沉浸于快乐、忧伤和怀念交织的复杂情感中。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3卷《幸存者的日记与回忆》,其第一部分日记周记和第四部分叙事诗的作者均有作者介绍,而第二部分幸存官兵的回忆和第三部分幸存难民的回忆则均无作者介绍。身处乱世,能够幸存,当属  相似文献   

16.
我曾有过这样的苦恼:如果自己采写的新闻背景广阔,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往往难以梳理头绪,剪裁连缀,不知从何下笔是好,阅读《笑的回忆》等散文佳作之后,使我从中汲取不少教益,在写作上有了新的认识和起色。余非同志的散文《笑的回忆》,在《散文》月刊首次评奖中荣获一等奖。笔者喜欢散文,对《笑的回忆》更可谓爱不释手,每隔些天总要翻出来欣赏一番,而且每次读完,掩卷品味,都感觉到它象一部电影,成功地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特别是其间组接着的那一个又一个“特写镜头”,形象鲜明,意味隽永,久久地映在脑际,难以忘怀。《笑的回忆》带着满怀的深情和一脸的笑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为了全面地总结《新华日报》的经验,许多老同志写了有关的回忆文章。四川人民出版社在此基础上,重新修订出版了《〈新华日报〉的回忆》,有力地推动了《新华日报》史的研究,受到广大史学工作者的称赞.  相似文献   

18.
有人称过去的一年是中国的文学复兴之年,因为那些消失已久的作家纷纷亮相出书了。不同于小说家们的制造回忆,另一些人却在小心地收拾回忆——他们集体地,对一个年代怀念与反思。 那么,哪些会是2005年我们不该忽略的阅读?  相似文献   

19.
标题改得好     
我写的悼念肖华同志的回忆短文(发表在8月22日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上),原用的主题是:“永久的纪念”,见报时被改为:“要写就写大的”,这一改动实在好。好在哪呢? 一、标题抓住了短文的实质。此文是通过一个片断的回忆,显现肖华同志精神风貌一二的。而这片断回忆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肖华同志在答应为大会书写几个字时,兴致勃勃地对工作人员以及周围的人比划着说的一句话:“要写就写大的,……”,  相似文献   

20.
徐福生 《出版史料》2009,(2):106-108
我是从事编辑出版的,近来读了一些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的文章,也勾起了我对1977、1978年经手突击重排出版《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