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要写好新诗应该学会关照自然和生活,从自然和生活中发现诗事、诗情、诗理;应该多读书,多积累,提升组接语言的能力,使写作语言达到纯熟之境;应该多读诗,多背诗,多领悟诗,尝试写诗。  相似文献   

2.
一、语言平淡自然,清新淡雅;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陶渊明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目常生活。作者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田园生活中的恬静心境和淡雅情怀真率自然的抒写出来,好似从胸中自然流出,平淡自然,清新淡雅,毫无斧凿痕迹。  相似文献   

3.
“苏门四学士”诗歌特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门四学士中,诗歌成就及影响最大者为黄庭坚。其诗数量多,涉及面广,并有整套诗歌创作理论。其诗不足是过于重形式、技巧。奏观诗清新妩丽,有“女郎诗”之称。其后期诗古拙朴实,对农村生活有较多反映。晁补之长于写景抒怀、题图吟画,缺点是有务奇求深的毛病。张耒诗能多方面反映民生疾苦,语言平易自然。由于锤炼不够,不少古诗和律诗往往象有韵之散文。  相似文献   

4.
汴河作为唐代重要的航运水道,颇受唐代诗人的重视并常以入诗。初盛唐时汴河航运功能逐步增强,汴水诗数量较少且多为即景之作;中唐的几度兴衰也影响到汴河两岸的社会生活,此时期的汴水诗以现实题材为主;晚唐社会动荡,汴河航运几近崩溃,反思题材的咏史诗大量出现,成为汴水诗创作的主流。唐代汴水诗主要呈现了宏阔清丽的自然景观及盛衰更替的社会景观;汴水诗中常见的意象有“汴堤柳”、“孤舟”与“龙舟”,以及一些边地意象;其艺术特色多是以直白晓畅的语言勾勒出自然清新的意境,以及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抒发沉郁凄婉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人们喜欢诗,因为读诗不仅仅能得到快感,而且还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它可以慰籍、鼓舞人。但对诗的欣赏,并不是那么简单,不同于读报或读小说,这是因为诗所使用的是多度的语言,传达信息或知识的普通语言只有一度,即理解度,明白词句的含义就可以了;而诗的语言,在理解度外,还有感官度、感情度和想象度等。  相似文献   

6.
曹麟开遣戍庭州期间创作了一系列西域诗作。竹枝词在关注风土民情的同时体现了作者爱国情怀,语言风雅绮丽,取材偏好新奇;纪事诗以称赞西域统一伟业为主要内容,涉及多朝代史实,具有较高的文学与历史价值;八景诗侧重对西域自然景观描摹,多处化用诗句,为其笔下景物增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言简而意丰,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理;集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概括性于一体。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种诗歌教学法。针对可读性强的诗篇,从朗读入手,讲求轻重缓急,以抑扬顿挫之势品出诗的韵味来。对于如诗如画、诗画交融的写景诗,采用以图赏诗,诗画共解的方法。对于故事性很强的叙事诗,可采用“以文续诗”的方法,增强对诗的主题的理解。一、以读品诗诗歌的本质是抒情。感情体验是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的内在动力。古诗多以概括反映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为题材,其主要特征是感情丰富、节奏鲜明、声…  相似文献   

8.
好诗标准ABC     
好诗的标准大致有三。诗内两条:永恒的主题,卓越的语言表达。诗外一条:诗人高尚的人格风范。诗有社会主题、自然主题和人生主题。诗在关注社会时,应该是人类良知和社会正义的化身。诗在关注自然和人生时,表现的应是人诗意地栖居的感悟,是人立天地间的理趣、志趣和情趣。诗的语言应是借重意象和具有乐感的,不乏创意的。与西方的“文本主义”的孤立的文本研究的观点迥异,中国诗论一直强调作品与作者及其时代的联系,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古菊珍 《考试周刊》2010,(36):76-77
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自然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面貌,当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某事物有所感觉时,就会投入感情,凝结成形象,通过有色彩、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出现,就产生了诗。  相似文献   

10.
论韦应物的悼亡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应物的悼亡诗包含悲痛,缅怀,失意三个方面的情感内容,其艺术特色也体现在三个方面:意象的选择,时序的变化,语言的平淡自然。韦应物的悼亡诗既有对潘岳悼亡诗的继承,也有对元稹悼亡诗的影响,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要求1.学习作者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体会诗的意境。2.学会以轻松、柔和、舒缓而略带一些忧郁的节奏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意。3.准确地把握文中有表现力的词语,体会语言的优美、朴素。4.明确诗中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自由体诗的语言形式若干要素作了分析,以艾青的自由体诗为蓝本,剖析了自由体诗分章、分节、分行及标点、排列式的应用情况等问题。认为现代汉语声调的平仄划分对自由体诗创作没有意义;声调的追求应以口语的自然语调为基础;韵在自由体诗里只是一种修辞手法;自由体诗的一切语言形式的功能在于其统统服务于不同等级层次的停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诗·人生诗,是精神,是文化,亦是时代。人生是生活,生活多苦难,多悲,亦多喜。当我们心绪不定时,总是需要那一点两点的诗意来慰藉。就像那句话: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生太长,也不应该只关注眼前,而忽略了遥远的、充满着诗意的美景。  相似文献   

14.
学生:老师,我们常常诗兴大发,很想写首诗来抒发一下,可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请问,怎样才能写好诗?老师:中学生写诗,必须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提炼主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平常我们写作文,总是强调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写诗歌也是如此。当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或事进行构思和立意,抒发真挚的感情。学生:老师,我们发现有的诗语言晦涩,让人捉摸不透,是不是写诗就应该这样?老师:中学生写诗,不能玩弄所谓的“深沉”。在语言上故弄玄虚,变简单为复杂,让人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张金朔  刘敏 《现代语文》2006,(6):111-112
诗作为一种学样式,自然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面貌。当诗人受现实生活中某事物的触动,激发感情,而通过形象、凝炼和具有韵律感的语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喻婕 《初中生之友》2012,(30):26-27
婆婆像水,生活在这如水的古城中。我从小就跟婆婆生活在一起,或许是受婆婆影响,那栖息过几十代人的古城自然在我心中占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小时候被古典诗的词韵熏染得多了,"城",这个单独的字,在我的印象里,就应该是一幅有着浓郁  相似文献   

17.
文章联系冯至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诗歌创作,对其艺术特征作了具体的探讨和论述。认为他的诗善于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掘独特的诗意,注重追求诗的哲学意蕴,有着质朴隽永的艺术风格;他的诗外观朴实而充满内在智慧,有着灵活巧妙的艺术构思,重视意境的创造和内在结构的安排;在诗的语言上,他追求一种质朴自然、淡雅含蓄、极富韵味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是现代有数的以旧体诗词形式反映现代生活的一代名家之一。他的诗始终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联系着。前期诗多悲愤之词;后期宣传抗战成了他诗歌的中心思想,成为鼓吹抗战的有力号角。其诗韵律严整,出之自然,可与龚自珍、鲁迅相比。  相似文献   

19.
新现象学家赫尔曼·施密茨提出了情境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诗语言范畴中,阐释了诗语言情境的内涵。诗语言通过象征、隐喻和韵律等表现手法更加贴切地阐释情境。诗语言展示人类情感的脆弱和质朴,引发了施密茨对诗语言的人学思考。诗语言就是在人存在的原初的当下和展开的当下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居间游戏。诗语言更贴近"生活本身",诗语言呈现了情境的原初性、整体性和意蕴性,为尝试解决语言的困境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20.
关于节目主持语言,目前广播电视界存在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节目主持语言只须辞能达意,语气亲切、自然即可,甚至为了使受众参与,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应该“越生活越好”、“越自然越好”、“有点口音更亲切”。其实,这是对节目主持语言“生活化”的偏见,应当及早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