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中学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巧设问,巧用名言、寓言典故、诗词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教学技巧,设法激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寓言故事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启迪学生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寓言的特点,通过品味词句、联系生活、群文比较、个性演绎等策略引导学生感受寓言的形象,理解寓言的深刻道理,探寻发现寓言的本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体会寓言的特点,获得思维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引用俗语谚语典故事例应注意的问题○高正喜○引用耐人寻味的俗语、谚语、典故、事例,在哲学教学中是常见的事。如果运用得恰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扩展思维、丰富联想,使学生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而且可以使深奥的哲理通俗化,对...  相似文献   

4.
介绍几种来源于《伊索寓言》的常见的英语习语及其典故,以便深入理解《伊索寓言》对西方乃至世界文化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典故性成语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圣经文学、欧洲寓言名著、欧美名家名著、世界历史事件、西方风尚习俗等方面,内容十分广泛。本文通过分析典故性成语的来源,将其大体分为十个部分,并分别介绍它们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中学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巧设问,巧用名言、寓言典故、诗词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教学技巧,设法激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课的教学中,通过音乐诱导、善用幽默、引用寓言典故、巧用故事案例、时政渗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政治课堂也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8.
寓言、童话是特殊的文学体裁,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合理丰富的想像、大胆可信的夸张、饶有趣味的情节,编构动人的故事,以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或对丑恶现象的憎恨。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编写寓言、童话,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一、延伸课文,引导读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童话,有不少结尾戛然而止,留给人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感悟故事内涵后,可引导学生剖析结尾,展开想像,推测未来,续编与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9.
英语典故的文化内涵及汉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典故源头众多,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对它们追根溯源,才能理解其深刻含意,将其恰当地翻译成汉语。英语典故多来源于历史故事、寓言、神话传说、《圣经》及文学作品;其汉译有直译、意译、借用、加注四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中学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巧设问,巧用名言、寓言典故、诗词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教学技巧,设法激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利用成语,进行历史典故的教学有很大一部分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在成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理解这些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对增强其文史知识、扩大其知识面很有帮助。比如学习“叶公好龙”、“开天辟地”、“刻舟求剑”等成语,可使学生掌握一些古代的神话寓言。学习“望梅止渴”、“完壁归赵”、“闻鸡起舞”,“夜郎自大”等成语,又可使学生了解许多历史故事。学习“学而不厌”、“老骥伏枥”、“物换星移”等成语,还可使学生了解其原诗文,扩大阅读量。二、利用成语,进行文言实词、虚词  相似文献   

12.
倪志莉 《双语学习》2007,(4M):46-47
典故是语言的精华,富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民族色彩,因此往往不易被学习者理解。鉴于此,本文从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历史事件、寓言和民间故事、文学艺术作品、《圣经》以及现代社会日常生活方面对英语典故来源进行探论,以帮助学习者更好更快的习得英语。  相似文献   

13.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论证自己思想体系时,大量引用历史故事、神化传说、民间典故改编成寓言故事,起到了加强文章气势和表现力的作用。本文从他寓言的表现力角度,说明正是寓言的表现力使韩非子的观点跨越时空,积淀为民族智慧。  相似文献   

14.
侍牧 《教书育人》2014,(8):45-45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有非常强的社会性和教育性,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因此,学习寓言故事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也是学生净化心灵,启迪想象力,培养多种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学习过程有兴趣,才会自觉去学习、体验、践行。为此,教师应精心设置课堂导入,创设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巧用历史故事、寓言典故,从而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汉语中的成语典故源远流长 ,语言简练 ,含义精辟 ,熔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炉 ,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的学科 ,教学过程中 ,恰当地引用成语典故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而且能激发兴趣 ,启迪思维 ,培养情感 ,开发非智力因素 ,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 ,谈谈成语典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的寓言是唐宋寓言的杰出代表,其特色主要表现为篇幅短小,寓意精警,隐晦曲折,含义深远,简洁的文字包含丰富的社会现实,常能给人以启迪与警醒。  相似文献   

18.
古文中的寓言、谚语、成语及格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将之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些古文哲理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动用及其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主要有运用身边熟人事迹、影像视频、实验、寓言典故、诗词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介绍几种来源于《伊索寓言》的常见的英语习语及其典故,以便深入理解《伊索寓言》对西方乃至世界文化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