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认知活动,观察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观察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至关重要。由于孤独症儿童自身的学习特点.他们对眼前的事物多表现为视而不见,观察事物目的性差,注意力分散、被动,需要教师逐步教给他们观察方法。如何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训练方式,使孤独症儿童也能学会有目的、有系统地观察事物是一个值得教师研究的重要问题。本将就使用自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观察能力训练的教学实践,比较和讨论实物教具、图片以及课件在培养孤独症儿童观察力的优势和不足,以期探讨出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观察西红柿     
设计意图 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方法.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儿童观察能力的训练.近期,我班正在进行"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幼儿对一些常见的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经验.如何抓住契机.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观察活动中进一步激发观察的兴趣,帮助其整合并提升经验和认识,从而发展其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的能力.我们选择了幼儿熟悉且喜欢的西红柿作为观察物,设计了此次观察活动.  相似文献   

3.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儿童通过观察了解事物的具体形象、事物的各个侧面和事物的外部联系,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我主要抓了以下三点: (一)培养儿童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儿童不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和意志,却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引起兴奋。因此要让儿童主动自觉地观察事物,必须激  相似文献   

4.
潘聚敏 《新疆教育》2013,(1):156-156
观察是智慧的双眼.是儿童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前奏.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认为,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儿童在接触周围世界时,正是通过自己的不断观察,或在成人指导下观察来认识事物,增加自己的知识经验的。作文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从学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认识事物,认识生活。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除反复强调认真仔细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明确目的,有的放矢。老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之前,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重点、目的等,使学生观察事物时注意力集中,观察细致。这样,学生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观察的事物。二、教给方法,提高能力。观察事物,常见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依次观察,即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观察静止的事物,大多按空间顺序来观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观察动态的事物则常常按时间的顺序。二是分类观察,抓住事物…  相似文献   

7.
吴大愿 《河南教育》2004,(10):34-34
“作文来源于生活”,这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不重视学生观察、分析事物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写的作文固然用词精确、语句通顺、词语华丽,但由于“言之无物”,读起来并不生动,更无深刻印象可言。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小学阶段,培养儿童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进行线描写生活动能让儿童更深刻地认识事物、表现事物,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造型能力及审美能力。那么,孩子在线描写生中如何进行观察,怎样表现才能驾驭线条这种美术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呢?让孩子们学会"看",看什么、怎么看,是进行线描写生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在学习活动中调动孩子的知觉体验,唤起对描绘的事物的兴趣,他们积极主动地对事物进行研究,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线描写生如何进行表现,在表现中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哪些问题,最后呈现出什么样的作业效果,在表现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哪些能力发展,是进行线描写生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在观察上存在问题,而在解决数学题时,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提高数学观察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奠定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能力的提高,对更好地展现学生的智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春苗 《广西教育》2013,(45):93-94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离不开对事物或科学现象的观察,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基本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让他们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采用的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 小学生观察事物时零乱、不系统.常常东看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因此,在观察时教师要善于用言语引导儿童观察的方向.使他们掌握观察的顺序。对于一个观察对象,观察时应先了解整体轮廓.有个大致印象,再仔细观察各个部分,分析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回到整体.对整体有更为精确细致的认识.也就是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对有些观察对象也可以遵循“部分——整体——部分”的顺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略述绘画可以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培养儿童观察事物的注意力和正确方法.儿童的绘画过程就是观察生活和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绘画使创造能力得到了最实际的操练.  相似文献   

13.
陆顺芳 《考试周刊》2014,(47):61-62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中的观察能力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察看。本文就在数学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等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樊莉 《文学教育(上)》2013,(21):148-148
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观察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要抓住重点,观察事物要渗透丰富的想象,观察事物要调动各种感官  相似文献   

15.
李晓华 《广西教育》2012,(38):78+85-78,85
什么是观察能力呢?观察能力就是对事物的留心程度和分析深度。具有良好观察能力的人观察事物时会细心地去看,去思考,能区分事物之间的异同点,从而能够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一、因地制宜,指导儿童观察美培养儿童观察美的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儿童所处的学校地域不同,有城乡地理之别,更有城乡文化之异,所以教师要因地制宜,指导他们观察美。笔者认为培养儿童观察美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儿童观察美的方法。首先,要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培养他们随时随地进行观察的良好习惯。一般来说,儿童对活的、有声的、色彩艳丽的、新颖的事物比较喜欢。因此,教师在选择观察对象时应注意选择那些既能吸引儿童注意力同时又能体现物质现象和本质的事物或事件。不要舍近求远,要利用身边的事物随时启发儿童养…  相似文献   

17.
幼儿是指 1-6 周岁的儿童,该阶段儿童往往对于外界各类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对于知识的汲取需求也更迫切。本次研究中,主要围绕年龄在 3-4 岁之间的幼儿园小班幼儿展开研究,以设立自然角的方式,观察幼儿在自然角活动期间的各项行为,总结整理出更多利于幼儿思考、劳动等能力培养的措施和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获取科学知识,必须指导学生做到三个独立。 一、独立观察 当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们提供了观察的材料之后,首先不要指定他们观察材料的哪些特征,提出这样、那样的观察问题,限制儿童的自由观察活动和观察方法,而是尽量地鼓励他们主动、独立地、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观察提供的材料。儿童对不了解的事物,本身就有一种好奇心和神秘感,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观察活动、观察方式去发现秘密,获取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在他们观察之前就把观察事物的属性或有关问题提出来,那就破坏了儿童对事物的神秘感,减弱了儿童的观察兴趣,不利于他们独立观察活动的展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里不仅强调了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强调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学生如果对事物没有准确的观察、清楚的分析,对事物的认识就不易真切,文章的内容也就不会具体。以下作以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0.
想要写好小学作文,平时观察就要全面,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发展全过程、事物构成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从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平时就要不断积累材料,作文才会妙笔生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