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本、地本、校本、三种课程模式之间,存在着互相对立、互相接近、互相包容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不再采用单一的课程模式,而是呈现出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相互接近与靠扰的趋势,以“三本‘兼容课程模式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多,终将成为21世纪全世纪课程改革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学科中心课程思潮:20世纪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程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学科课程可以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自20世纪以来,伴随着教育实践的日益发展,课程理论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而其中学科课程理论可以说发展得最为完善,其他课程理论都是在与学科课程理论的对抗中衍生、发展、壮大起来的,有的课程理论或思潮至今也只能说是初见雏形。在我们热烈拥抱新世纪的曙光之时回顾与展望学科课程理论的发展与流变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对新世纪课程理论的发展,还是对新世纪课程实践的变革,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课程是指职业教育机构设计的专业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及其组织、教学材料、教与学的主要方式等所构成的育人的一组必要因素。职业教育课程类型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教辅资料,教学材料,实验、实训、见习、实习方案,课内外主题活动方案。课程开发和教学是教师的两大基本职责,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4.
蔡铁权 《早期教育》2006,(2):I0003-I0003
课程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种范式的转换,就是从课程研究转向教师研究,而当代课程理论人师派纳等人提出的“概念重建”,宣告了“课程开发”时代的终结,替而代之的是“课程理解”时代的开启。教师在“反思性实践”中,课程不是所“开发”的东西,而是所“设计”的东西,所谓“课程编制”无非是指“学习经验的设计”。而对于“设计”来说,重要的是“同情境的对话”。这样,同客体对话、同自身对话、同他人对话的过程正是“设计”的本质。而这种不断地“设计”的轨迹,正是创造着课程。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建立一套合理的课程体系。而课程改革又受诸多因素影响,课程与知识之间,课程与学生之间,课程与教师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除此之外,课程还有受到一定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要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一定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影响。要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组合,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一定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结合我省实际,从课程内部看,我认为,重点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具体阐述实施中的校本课程方案评价之前,我们必须澄清“方案实施中的评价”与“方案实施评价(教学评价)”的区别。两者在时间段上可能相吻合,收集信息的方式也可能雷同,但有本质的差异。首先,评价的对象不同。前者评价的对象是校本课程方案,后者是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7.
论普通高中研究型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型课程开发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不断自主探究,主动获取信息,综合运用知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仅重视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采用一种被动接受的教育方式,学生成为知识信息的“接受器”。为顺应时代要求,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自 80年代末以来,我国各地掀起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载体的素质教育的热潮。不少学校带领学生搞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  相似文献   

8.
回顾几千年的学科课程发展史,在学科内部,以学问的性质为基础而不断的分化和综合,形成了分科课程(branchedcurriculum)和综合课程(integratedcurriculum)。学科的综合,称为综合课程。它是指把相关的学科合并起来,用新的思维角度和方法,不仅从内容上包含更为广泛的知识范围,而且从结构和功能上达到严密的整合。学科的分化称为分科课程,它从科学知识的整体中选取关系密切,性质相同的内容自成体系,组成一门学科,在各门学科内部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一、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对职业教育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WTO,职业教育首先迎来新的挑战。国外教育市场的介人,经济的全球化都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变化,能否培养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关键在课程建设。过去的职教课程设置已远不能适应国际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更不能适应我国复杂多样的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怎样才能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竞争力,使其更具活力与生命力,校本课程开发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论课程实施的想像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实施的想像力,是指通过师生(尤其是学生)的言说,打破课程的抽象、僵死的边界,打通科学世界和师生生活世界的通路,以避免课程理解的程式化。要实现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物”层面的,即作为文本的课程;一是“人”层面的,即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新生的课程,没有现成经验,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刻板的要求,只要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好比一张白纸任由我们去开发。校本课程不是专家学者领导的给予,去照本宣科,而是需要师生自主去找米下锅,做出有校园特色,深受学生欢迎,又能受到别具一格教育的风味小吃。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自己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综合化是一种包含人类对整个世界的重新认识,对科学、技术、人、社会、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再思考。同时,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实施与课程学习、课程实施与课程学习的统一的一种课程理念和原则。综合课程是这种思想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最主要的体现。综合课程有多种模式,高校在选择综合课程时须考虑本校的具体情况和社会的需要,并处理好与分科课程的关系。为了保障综合课程的实施,高校必须建立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同时搞好相关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3.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程研究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我国的课程研究目前在研究的取向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度“西化”和脱离实践的研究态度,课程研究应该坚持的正确取向,一是立足教学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是突出课程研究的本土化特点,避免课程成为“他人”研究的领地。  相似文献   

14.
综合课程面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体化是综合课程最完美的设想。然而,一体化的成功很难见到,“拼盘”式综合却是普通的现实。这种现象本身源于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决定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都有自己的地位。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同,综合课程在对象、跨度、开设阶段上都应当是多样的,综合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教师即课程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在教学巾“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答案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试着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剖析,发现教师素养的提高,明显落后于新课程推进的步伐:教师问题,已成为新课程向纵深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教师课程地位的确认和课程价值的实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对课程综合化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课程设计的思想和原则,课程综合化已是世界各国教学与课程改革的焦点,本文从分析课程综合化成为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理论背景入手,对课程综合化与缩课程、缩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借以纠正某些认识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视点下的课程编制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课程编制是课程研究领域中重要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现点出发,阐明了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的基本理解,并对传统的课程编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简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既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具有实用性;又要依据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超前意识;还要根据本地实际优化课程资源,以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教育》2004,(1):33-33
清滨小学以“课程设置来源于学生的需要,课程选择来源于学生的兴趣,课程内容来源于身边的生活,课程开发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以“形象教育”整体改革课题为载体,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为课程开发的主题,以学校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项目——速度滑冰”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我校及其它高校课程编码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从课程的属性为出发点,以我校现有的学科群为依托,突破原来课程编码的思路,借鉴图书资料分类编码方法,对课程库进行全新的编码管理。通过采用了新的课程编码,使我校七大学科的课程得到规范体现,解决了每门课程代码的唯一性,增强了课程库的稳定性和便于计算机联网管理。同时,结合课程的整合,形成系列课程的脉络,为教学计划模块化的配置课程组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