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之一,是马尔克斯在拉美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完成的,体现了其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分析了这部小说所体现的印第安文化中的生命意识、宿命论、时间观等传统现念以及它们对作品创作方法的影响等,揭示了这部作品与拉美印第安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斯坦贝克不仅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超越时代的生态文学家。其中篇小说《珍珠》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对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耿劲松 《文教资料》2006,(13):155-157
《白印第安人之舞》是巴西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埃特·维拉·洛勃斯的钢琴作品,这部作品是他为数不多的运用印第安音乐因素创作的作品之一,本文从并列单二部曲式的运用、“单一”的节奏、钢琴织体与“复杂”的音乐语言、印第安民歌旋律的运用三个方面,对《白印第安人之舞》中的印第安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国自1969年开始兴起的"印第安文学复兴"运动,越来越多的印第安裔作家开始受到重视和研究。其中在文坛上较为活跃和成功的莫过于莱斯利.西尔科。其代表作品《仪典》讲述了从战场上返回部落的‘混血’战士塔约的故事,本文试图分析主人公塔约如何通过印第安传统文化中具有自我救赎功能的讲故事以及一系列仪典的方式,来治愈战争创伤、重拾自我身份、重新认识和拥抱印第安传统文化,在两种文化冲击下摆脱被主流文化边缘化的处境。  相似文献   

5.
路易丝·厄德里克在小说《圆屋》中,赋予女主人公、一位美国印第安女性的遭遇以文化意义,从而书了写印第安人的文化创伤。作者质疑以暴力处理创伤的做法,认为暴力复仇只会把印第安文化推到更加封闭、狭小的生存空间,这不仅无助于疗伤,反而极有可能扼杀印第安文化的生命力。恰当的创伤处理方式必须从印第安人的文化生态出发,在构建一种更加宽容、开放的生存伦理和民族文化身份过程中振兴印第安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文学历史上,许多作家都在作品中塑造过印第安人物形象,关注过印第安历史与文化。作为上个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的薇拉·凯瑟,她的作品映射出多元文化的创作主题,其小说也贯穿这样的印第安情结。本文主要从宗教、艺术、土地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她的小说所反映的印第安文化,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促使人们深刻思考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斯科特·莫马迪(N.Scott Momaday)是美国当代著名印第安作家,其最出名的作品《黎明之屋》荣获1969年的普利策文学奖。《黎明之屋》主要描述了印第安青年埃布尔的人生经历。埃布尔从小生活在保留地,后因杀人入狱六年,出狱后被安排在洛杉矶生活。埃布尔在洛杉矶的生活让他身处困境:他发现自己无法忘记保留地的生活,同时他也想在洛杉矶追寻自己的美国梦。可是在白人世界的生活使埃布尔身心受伤,最终他决定回到保留地。小说同时也描写了其他人物在白人文化冲击下表现出的迷茫。弗朗西斯科代表了一直在保留地生活的年长一代,托萨马代表了未在保留地长大的印第安青年一代。莫马迪通过《黎明之屋》反应了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化的困境:弗朗西斯科体现了宗教困境,托萨马体现了文字困境,埃布尔体现了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8.
《印第安人营地》是海明威早期创作中最为精致的小说之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本,通过对本的解读,可以发现一些我们过去忽略的重要内容,如本中的种族化冲突因素及男性形象类型,这也许能够为海明威的整体研究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作家斯坦贝克的小说《珍珠》属于寓言作品,它虽然形式简练,但却蕴含丰富。读者不但能从中得到某种道德教训,而且还能从中挖掘出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和神话成分。因此,从道德教义、生态思想、神话元素三方面来解读《珍珠》的丰富蕴含,可以帮助读者在探索作品哲学思想的同时,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印第安神话的象征意义,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作品,并把作品所传达的丰富内涵牢记于心。  相似文献   

10.
云南作家黄玲的中篇小说《四季流云》用温婉细腻的文字叙述了也萨一年四季的故事,在小说中也萨一年中四个季节的交替与女性人生四季之更替交相辉映,为读者展现了女性绚丽多彩的生命形态。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切入点,重点研究黄玲对于也萨自然和女性生命的讴歌与赞美,以及她对女性悲剧性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观:不仅仅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而且把全球文化看作是多元互动、多元共存、多元发展的,它们构成一张相互关联、动态发展的生命网.在阐释生态文化意义的基础上对生态文化的现状如许多文化资源逐渐灭亡、科技文化下的精神危机等问题进行的分析,提出建立自己的文化信心,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民族发展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生态批评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看,海明威的著作《老人与海》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一面,与此同时,也深层次蕴含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任何违背自然法则、妄图征服自然界的行为都是错误的,都必定要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惩罚。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裔作家拥有双重文化身份,具有双重文化视野,他们在后殖民语境下塑造出了想象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同时根据切身观察体验塑造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美国文化形象。从形象学的角度研究这些可以发现美国华裔作家在后殖民语境下塑造中美文化产生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华裔作家还应做的努力,以便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促进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增进世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系统,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地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中关文化属于世界文化的两极,其价值取向有着极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性本善与性本恶;个人取向与群体取向;未来取向与过去取向。  相似文献   

15.
北美印第安人对美国英语与文化的形成功不可没。他们对早期的欧洲移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教他们种植农作物,开发森林,捕捉猎物,发展生产等。北美印第安人在帮助欧洲移民度过难关的同时,将自己的土著语汇传授给了他们。从美国英语中的很多地名、农作物及用具、动植物等语汇及其他文化现象,如图腾文化中可以体现出印第安人对美国英语和文化的巨大影响,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美国语言与文化,为美国英语与文化的形成注入了土著民族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客家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物质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民居建筑理念和良性永续的农业耕作模式,制度文化中自觉不自觉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宗教信仰和宗族制度,以及精神文化中传达"天人合一"生态意蕴的客家山歌。客家文化从提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观、引导人与自然融合的审美观、秉承限度发展的生存观和学习"以人为本"的居住观等方面体现其值得传承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美国英语所反映出的美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娟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123-124,F0003
美国英语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承载着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试图从美国英语所反映的印第安文化、移民文化、价值观念、新文化等方面来审视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的关系,以便人们更好地掌握美国英语,从而达到顺畅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化对社会全体公众的思想行为具有引导、推动、规范和约束作用,但实际上,我国在生态文化的制度设置以及具体操作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生态法律法规不健全、生态制度形式不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不明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不全面。因此,我们要建立高效实用的生态文化综合决策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生态文化发展的法制法规,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的环保考核制度,建立和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培育制度。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文学史的建构在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之后,内涵和疆域不断拓展,已经涵盖了阶级、性别、种族等众多政治、文化因素。然而,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四部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文学史著作中,自然这一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却始终处于边缘甚或缺席的地位。文学史建构中的这种片面关注人类活动、漠视自然存在的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文学科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在当下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再次反思我们的文化,构建有利于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文化体系。反思美国文学史建构中的"生态偏见",重现自然在美国文学中的勃勃生机,已成为美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