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30多遍。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可见,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也是精心"改"出来的。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我们要学习他们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如何对文章进行修改?我国著名作家赵树理说:"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使文章能够准确地达意,就得嚼字,就得认真  相似文献   

2.
听我学英语     
学习英语其实并不难,但一定要多读多写,平时多注意积累。“多读”是指上课要大胆地读,认真地学,不会读的地方要用不同的线画出,下课再请教老师。回家要多听磁带,模仿磁带中的语调。“多写”指的是把记不住的单词多写几遍,欲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除了写单词外,还可以尝试着写一写英语日记和英语作文。一开始,可以写几句话,慢慢地熟能生巧就可以写完整的作文了。“多注意积累”是指平时一有时间就可以阅读些英语课外读物,比如:《英语大王》《英语周报》等。一边看一边摘抄报刊中的好词好句。  相似文献   

3.
作家们喜欢把写作活动称之为“调动的艺术”,因为写作的实质,就是对自身储备的一种“综合调动”。要写好文章,就得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等等。一个人的生活积累厚实,知识积累丰富,语言积累扎实,写作起来就便于挑选,便于调动,就可能写出好文章。我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同写作也有相  相似文献   

4.
对于初中生而言,考场上遭遇最多的、最要写好的文体该是记叙文了。写记叙文犹如造房子。文章的整体构思就是屋子的框架,而选材就类似于造房子的选料。选料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作文“大厦”的外美与内秀。如此看来,记叙文的选材大有一选定“乾坤”的味道。那么,记叙文如何选材呢?这需要借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取目睹而不取耳闻。只有亲身经历,有所感悟,甚至被深深感动、深深震撼的事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写得感人。如果魏巍不深入朝鲜战场,被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的事迹深深感动,就写不出脍炙人口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地球上的红飘带》…  相似文献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准备好语言材料,有了语言材料,就能根据构思完美地巧妙地生动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厚积才能薄发。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要让学生拥有丰厚的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6.
一、结构严谨好的文章,一定要把材料组织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紧扣中心。要做到这些,在写文章前就必须拟好提纲。因为提纲对于文章来说,如同设计图纸和房子的关系。从提纲上可以看出文章能否写好。下面请看几个习作实例。1郾《快乐的小队活动》内容:写小队活动搞野炊,  相似文献   

7.
正文章千古事,经典的文学作品影响着一代代的人。但是,写好文章并非易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写作的艰辛,要写好文章,需要作者仔细地推敲琢磨。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作品呢?笔者就电影《中世纪传奇》来谈谈如何让学生领会写作方法。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有的学生无话可说,有的学生语言枯燥无味,教学时,他们呵欠连天,就盼着下课铃声的响起。鉴于此,我别出心裁,改变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看电影,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让他  相似文献   

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总结出来的写好诗文的千古诀窍,这话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可见,广泛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获得语言的积累、情感的沉淀,把语言积累自然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相似文献   

9.
官要做得好,得保持平民本色,诗要写得好,也得不丢平民本色。这点感想是从曹宇翔的三个组诗和一篇题为《业余写作》(载中国作协《作家通讯》1999年第2 期)的文章引发的。  相似文献   

10.
高考作文要不要审题,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笔者看过一篇《话说“审题”》(《语文教学通讯》2006第10期)的文章,谈的是庄子、韩愈、鲁迅、钱钟书等不审题却写出好文章,而现在的考生审了题却写不出好文章;审题是为了评卷方便,显示教师高明。其结论是高考作文要“我手写我心”,率性而作.无需审题。我认为,高考作文需要审题,因为高考作文不等于教师写研究文章。写研究文章是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无需审题:而高考作文是写别人给定的题目,需要了解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与写作要求,这就有个审题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海绵 《高中生》2013,(16):19
光会写飞扬文章的作家写不出《贝多芬传》,光理解古典乐的音乐家也写不出《贝多芬传》,即使集写作和欣赏于一身的还是未必写得出《贝多芬传》。除了以上两种才能,写这本书还需要一样东西:寻找真理的勇气,而且要和贝多芬身上所拥有  相似文献   

12.
素材哪里来?     
好的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正如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蜜蜂不采百花酿不出蜜,缺乏素材,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要想把文章写好,首先就要学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具体说来,应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在阅读中积累伟大导师马克思写作《资本论》这部划时代的经济学巨著时,曾仔细钻研和做过摘要的书多达1500多种,仅仅为了写作这本书第一卷的前两章,他就从各类书  相似文献   

13.
一、名人范例,说明道理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在修改上下过功夫。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就修改了七次。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就常把自己写得好的文章贴在墙上,一有时间就看一看,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也正因为如此,他写的文章历来(?)人们所称赞。九册课本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是现代作家肖复兴回忆叶圣陶先生为其修改作文而写的。叶圣陶先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修改态度给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了我们少年儿童学习的典  相似文献   

14.
学习语文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自学语文的方法,就很受启发。有一回他看到《旁观者报》上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就下决心模仿它。他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找来,做一个大意摘要。几天以后,他不再看原文,用自己想到的词语,根据摘要中的大意重新写成文章。之后,再把原文拿来与自己写的对照比  相似文献   

15.
我们初学写作文的时候,可以模仿已经读过的文章或课文的句子或文章片段。随着我们写作能力的不断加强,我们就要学着用自己的话来写作文,尽量避免像背书那样。这就需要我们在读课文,读那些好文章的时候,要把读过的东西好好消化一番,积累起来,记在心中,就像骆驼将它身体的养料积累在驼峰里一样,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使用。经过阅读的消化和积累,我们再使用的时候,作文就会写得活泼生动,完全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了。有的时候,我们在读某个同学的作文时,感觉到这篇作文似曾相识,好像在某某作文杂志或作文书上读到过的,是不是这篇作文…  相似文献   

16.
许联英 《语文天地》2010,(11):35-36
宋代的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过这样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就是,渠水如此清澈见底,是因为有源头活水汩汩流出.不断注人。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要想写得真实感人.富有新意.就要有一个长流长新的源头,那就是生活。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积累.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充实。  相似文献   

17.
常常听到有同行发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作文也越写越差,简直言之无物。是的,现在的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生活圈子确实狭窄,但作文越写越差则未必,只要教师指导得法,学生还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作文谈两点看法。 宋朝理学家朱熹有一首诗叫《观书有感偶得》,富有哲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实际上也讲了作文的一个道理:要写出好文章,一定要有生活体验,要有积累。有了生活就有了“源头活水”。诚如当代文豪巴金所说:“我  相似文献   

1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总结出来的写好诗文的千古诀窍。它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了,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可见,广泛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黄春凤 《广西教育》2014,(13):43+53-43
作文需要积累,积累才会有创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怕写指定写作范围的单元习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特别是缺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素材积累。要让小学生喜欢作文,把单元习作写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读了文章、书籍有体会有感想,把这些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首先要读懂文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重点段落、句子,写体会。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第九册积累·运用(3)作文要求老师要我们多做些写读后感的练习,我随手抄起一本书,读了亮轩的散文《船》,开始冥思苦想,硬着头皮往下写啊写。我要写的《船》也许与亮轩的《船》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