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安排了4个学生实验,这4个实验均在会考范围之内。为了让多数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实验考查和考试,笔者对这些实验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作以解释,仅供同行参考。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Ⅰ.培养洋葱根尖时,为什么要经常换水? 答:在水中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和根细胞的活动,使代谢终产物增多。此外,还由于根细胞的呼吸不断产生CO_2使水中H_2CO_3增多,氧气缺少;而微生物如细菌的大量繁殖也使水质受到污染,这些都不利于根尖的  相似文献   

2.
"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是上海科技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三册的一个选做实验。本文对原有实验进行了调整,通过对水蚤在合成洗涤剂、无机离子(2%KCl)、废电池浸出液的心率计数来证明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由于水蚤心率较快,通常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需要两个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的心跳,每跳动一下时就用笔往纸上点一下;另一学生同时在一旁计时,一般数10s。由于视野小,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导致计数中断,需要重新开始,以致时间上的浪费,同时影响计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潘峻 《生物学教学》2002,27(4):39-39
在各种大气污染物中 ,研究比较多的是SO2 ,它是危害植物的主要气体 ,它破坏植物的叶肉组织 ,叶片失绿 ,严重危害植物的生长发育 ,导致植物死亡。为了让学生了解SO2 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寻求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1 选题目的通过本次活动 ,了解采用简易器材 ,设计实验并进行研究的方法 ,通过在人为“小生境”(塑料袋 )内利用溶解在水中的偏亚硫酸钠Na2 S3 O5产生SO2 来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大气污染 ,了解SO2 对植物种子生命活动(如小麦种子萌发 )的影响 ,又通过“对照组”实验寻找一个降低二氧化硫污染…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  相似文献   

5.
例(《2005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22题) 生产、生活中的废物、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河水被污染的重要原因。下图是长江中游某水质监测站在2004年8月的某天 DO(溶解氧)的实验数据。下表为不同温度下DO(溶解氧)饱和值表:  相似文献   

6.
1活动目的 硝化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特殊的生产者,能进行硝化作用参与氮素的转化,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过实验,既可增加学生对硝化细菌的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活动器材 恒温箱、高压灭菌锅、天平、量杯、玻棒、大试管、三角瓶(250毫升)、显微镜(油镜)、白瓷板、a-萘胺试剂、二苯胺试剂、醋酸、磺胺酸,革兰氏试剂、( NH4)2SO4、NaHPO4、 K2HPO4、 CaCO3、 MnSO4· 4H2O、 MgSO4·7H2O、NaNo2、NaOH(0.1N…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6,(24):58-61
<正>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仪器,熟练使用显微镜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学生要能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本地区初中生物学科结业会考对"认识和学习使用显微镜"要求如下:知识要求是B(理解水平),技能要求是E(独  相似文献   

8.
白岑 《化学教学》2001,(11):4-5,3
研究性学习是校本课程中的一种学习方式 ,我校在学习研究了上海市部分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经验的基础上 ,组建了校研究性课题组 ,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1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我校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之一 ,《玄武湖水质污染的调查与保护》受到学生的欢迎。参加报名的学生均为高二学生 ,课题组共有 9名同学 ,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 ,聆听了戴荃裕、陈伟民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的科学报告 ,学习了许多湖泊水质的知识。在许多同学的积极要求下 ,9位同学与其它二十几位同…  相似文献   

9.
科学考察课是小学自然课型之一,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通过考察获取科学资料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怎样认识物体(三)——土壤》、《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空气的污染和保护》、《卵石是怎样形成的》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别于其他课型的教学结构:即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获得知识与学会方法相结合。并作为一整体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既重要又难做的一个实验。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本人认为要想使学生实验成功,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1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了解洋葱根尖结构在做本实验前先上一节显微镜使用课.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用显微镜观察现成的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认识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等变化。2及时剪取根尖,获得较多分裂相根据多年的观察比较得知,秦皇岛地区9月中旬以上午8:00~10:皿时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相最多,其他时间相对较少。所以,当洋葱报失培养到适宜长度…  相似文献   

11.
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中 ,“科学探究”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那么 ,什么是科学探究 ?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下面就这 2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与思考。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明确指出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过探究活动 ,可以使学生亲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 ,从中获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因此 …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第9、10两课是指导学生认识水域的污染和保护,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其中,第9课《考察自然水域》是考察当地的自然水域是否受到污染及污染程度如何。第10课《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是继第9课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水域污染的危害和原因,保护水域的意义和方法。教学这两课必须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当地水域污染的情况。在考察前可与学生讨论水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日食和月食》自然第五册第16课,属于逻辑推理课型。本课教学要求是:(1)通过插图、幻灯、录音、游戏,实验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指导推理,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通过实验、游戏明白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活动的欢乐,达到乐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在课堂上只能让学生认识—些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只有通过课后调查,让学生力所能及地了解当地空气污染程度,才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所  相似文献   

15.
一、起因与目的 1995年暑假,根据省上安排,学校组织学生到酒泉、金昌、张掖、武威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有机会带领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学校、机关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调查研究一些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问题。 作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师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不能不关注教师问题。《邓小平文选》的  相似文献   

16.
《认识岩石》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六册中的第二课,由于我们山区小学特殊地理优势,这一课我是这样教的: 一、因地制宜 激发兴趣 我们小学地处山区,学校附近岩石较多,课前,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由我带领到山上采集岩石,这一活动使学生们的情绪既兴奋又紧张。到了山上,学生们拿着铁锤叮叮(口当)(口当)地忙乎起来,不一会各小组分别找到了近十种岩石,且大多与课本上的插图相同。 二、对照图画 触摸感知  相似文献   

17.
JJ《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我们“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数学三年级下册)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含义;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观察,使学生感受图形…  相似文献   

18.
《凸透镜》(《自然》第五章第十一课)属实验课课型。这一课是在学生已有“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会聚光线、使物体成像的作用,发现凸透镜成像规律。拓宽学生的光学知识。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中引导学生认识凸透镜的作用、发现成像规律是教学的重点。本课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再研讨概括,最后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19.
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教师组织带领学生通过实物、模拟、 实验、顶岗、实习、调查、设计、生产活动等等给学生传授实际知识。开展实践教学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至关重要。下面就开展实践教学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教学分析 《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一课以探究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发展孩子们开展类似于环保调查这样综合性较强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兴趣。本课首先通过我们对清新空气的需要和我们污染空气的行为进行比对,使学生意识到人类的行为正在对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然后,借助汽车和工厂的图片,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导入实验,验证学生的假设。最后,将学生的学习延伸到实际生活之中,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空气污染现象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