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分析实验原理  引言:乙烯的制法可分为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工业上可从原料石油中获取乙烯,原理如下:C2H5OH浓H2SO4170℃CH2=CH2↑ H2O提问思考:①浓H2SO4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脱水剂)②加热条件为什么要限制在170℃?③该反应的反应机理是什么?(分子内脱水)2 采用提问式引导分析实验过程  引言:本实验为制取乙烯气体,根据学生学过的实验室制气体装置和基本实验知识,回答如下问题:(投影显示,其中③~⑦题边提问边演示)①选择制取气体装置和收集气体装置的依据是什么?②制乙烯可选用类似制什么气体的装置?还需什么…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学教材实验五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性 ,是一个验证酶的催化效能高的实验 ,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结论可信。教师和学生大多对此实验没有什么疑问。但本实验选用的酶是肝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 ,教师和学生感到比较生疏 ,相关的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如细胞中的H2 O2 是如何生成的 ?是否只有肝细胞内有过氧化氢酶 ?H2 O2 生成O2 是分解反应吗 ?过氧化氢酶催化这一反应具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本文对此作一简要介绍。1 过氧化物酶体H2 O2 的生成及转化均是在过氧化物酶体中进行的。在人和动物的某些组织中 ,如肝、胃、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3.
庞涛 《化学教学》2000,(2):46-47,49
一、奇异的实验现象将锌粒、铜片一起放入浓的NaOH溶液中 ,不仅可以看见气泡产生 ,还可以看见红色的铜片上覆盖了一层银灰色 (若用锌粉则为银白色 )的固体 ,过一段时间取出铜片 ,刷洗掉松散的固体 ,原来红色的铜片表面变成了光亮的银白色 .这一现象看起来象电镀 ,跟微电池原理有关 ,姑且叫做“微电镀” .锌可以跟浓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Zn 2NaOHNa2 ZnO2 H2 ↑ ,但铜片表面的银白色金属是什么物质 ?从何而来呢 ?笔者进行了如下实验探讨 :二、实验方案及报告在 2 5 0mL烧杯中分别盛入 80mL指定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4.
吕杰  李伟 《生物学教学》2003,28(3):25-25
动植物在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氢 ,对机体是有毒的。机体通过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就此 ,组织学生探究动植物体内有关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问题。1 探究不同植物过氧化氢酶的活性1.1 提出问题 不同植物所含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相同 ?1.2 作出假设 不同植物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同。1.3 设计实验、实施实验 将各种植物的器官称取3g ,切成小薄片 ,放入试管中 ,编号 ,设计空白对照。序号植物材料名称 3mL13%H2 O2反应现象反应速度产生气泡多少1元葱肉质鳞叶 3mL13%H2 O2 较快较多2马铃薯块茎 3mL13%H2…  相似文献   

5.
一、增强教学的探索性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利用科学方法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过程,也就是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增强教学的探索性,就是“简约重演”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这种探索性程度高的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提高智力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态度和精神。显然,增强教学的探索性,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例如,在进行Cu与稀HNO3反应的教学过程时,我设计的学生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问题:Cu与稀HNO3能否反应?生成物是什么?(2)提…  相似文献   

6.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正向思维的反向思考方式,它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正向思维在许多情况下偏重于单向思考追求唯一的正确的答案,其思维具有较明显的聚敛性特征,而逆向思维则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发散性特征。例如:正向思维逆向思维1.Cl2和Fe共热生成什么物质?答:FeCl31.什么物质反应可生成FeCl3?答:Fe Cl2、Fe(OH)3 HCl、Fe2O3 HCl、FeCl2 Cl2等方法均可以。2.在平衡体CH3COO- H2OCH3COOH OH-中加入CH3COONa固体平衡如何移动?答:正向移动。2.…  相似文献   

7.
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化学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对构建有效课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控制实验条件变量的意识 如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片段—— 笔者在做完这个实验后,对学生提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实验Ⅰ和哪个实验是对比实验?目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问题2:实验Ⅱ和哪个实验是对比实验?目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问题3:实验Ⅲ和哪个实验是对比实验?目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题目 :喷泉是一种常见自然现象 ,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 图 1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HCl和H2 O(B)O2 和H2 O(C)NH3 和H2 O  (D)CO2 和NaOH溶液2 .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 ,并设计了如图 2所示装置 .( 1)在图 2的锥形瓶中 ,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 ,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Cu与稀盐酸(B)NaHCO3 与NaOH溶液(C)CaCO3 与稀硫酸(D)NH4HCO3 与稀盐酸( 2 )在图 2…  相似文献   

9.
翟丽光 《生物学教学》2000,25(10):38-38
高级中学《生物》(全一册 )教材中涉及到了如下五个反应式 :(1 )ATP 酶 ADP Pi 能量(2 ) 6CO2 1 2H2 O 光能叶绿体 →C6H12 O6 6H2 O 6O 2(3)C6H12 O6 6H2 O 6O2酶 6CO2 1 2H2 O 能量(4 )C6H12 O6酶 2C2 H5OH 2CO2 能量(5)C6H12 O6酶 2C3H6O3 能量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提出以下问题 :1 在ATP 酶 ADP Pi 能量的反应式中 :问题 1 反应式中酶是否是一种酶 ?答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 ,虽然反应式中只写了一个“酶”字 ,但它应是两个反应过程 ,当然不是一种酶 ,而应是两种酶 ,…  相似文献   

10.
这节课的难点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 ,都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 ,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为了突破难点 ,结合知识的发展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 ,设计问题 :( 1)哪些物质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 2 )实验室为什么选择碳酸盐和酸反应 ?( 3 )在许多碳酸盐和许多酸中最好选用哪几种 ?在教师的诱导下 ,学生能完成对 ( 1) ( 2 )两问的认识 ,要回答第三个问题 ,可通过探索性实验来完成。表 1,表 2是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学生集体讨论得出的实验方案。表 1 酸的选用 (在石灰石或大理石中加酸 )能否…  相似文献   

11.
三、简答题 :(每小题 5分 ,选 15分 )1 标准平衡常数K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 比较H[Ag(CN) 2 ]和HCN的酸性强弱 ,并说明理由。3 临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 ,为什么要用等渗溶液 ?4 (1)什么叫必需氨基酸 ?(2 )下列哪些是属于必需氨基酸 ?A、组氨酸 B、亮氨酸 C、赖氨酸 D、色氨酸 E、苯丙氨酸 F、酪氨酸5 (1)什么叫醇醛缩合反应 ?(2 )化合物CH3 -CHOH-CHCH3-CHO的名称是 ,它是由在条件下发生醇醛缩合而成的。6 (1)缩醛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 )缩醛遇到下列哪个试剂易分解 ?A、稀酸 B、稀碱 C、KMnO4 …  相似文献   

12.
多结论思维是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以一定知识为基础 ,通过教师启发、引导以及学生探讨而得到相同、相近或相反结论 ,在推理、辨析或否定错误结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教学思想模式。下面以高中化学第二册《羧酸》的教学为例做些简要说明。1 羧酸结构的多结论思维1 .1 乙酸结构式的认识[动手练习 ]组装乙酸的球棍模型 ,按照模型书写结构简式。[结论 ](1 )H3CCOOH、(2 )HOOCCH3、(3 )CH3COHO、(4)COOHCH3、(5 )HOCCH3O……其实质是一样的 ,最根本的是要理解C、H、O分别满足 4、1和 2价。同时…  相似文献   

13.
1 问题的提出在做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检验生成产物(O2 、NaOH)的实验时 ,当检验O2 结束后 ,向里滴加 0 5%的酚酞溶液 2滴 ,溶液呈现红色 ,振荡 ,红色褪去成为无色。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红色消褪了呢 ?为了弄清生成物和褪色原因 ,特作实验探究。2 分析讨论、查阅资料、设计实验2 1 分析讨论Na2 O2 和H2 O已经反应 ,无剩余Na2 O2固体。生成物有O2 (用带火星的木条已经检验证明 )和NaOH (用酚酞和CuSO4溶液以及焰色反应检验 )。那么 ,是NaOH使酚酞所显示的红色褪了色 ,还是生成的氧气或生成的其它什么物质使红色…  相似文献   

14.
钟健 《化学教学》2000,(8):40-42
在化学教学中 ,特别是在复习备考时 ,常有学生问到这样一类问题。例如 :在光照条件下 ,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能发生爆炸而化合 ;浓硝酸见光易分解。H2 Cl2光照2HCl4HNO3(浓 ) 光照2H2 O 4NO2 ↑ O2 ↑但是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 ,上述反应仍能进行 ,且产物相同。H2 Cl2点燃2HCl4HNO3(浓 ) 加热2H2 O 4NO2 ↑ O2 ↑那么 ,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光照条件下能够进行的化学反应 ,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也一定能够进行 ,且产物相同 ?有些学生还提出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是不相同的 :F2 H2冷暗2HF(剧烈…  相似文献   

15.
从实验入手     
实验教学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佳途径,实验能让学生直接参与获得对探究特征的深刻认识,因此科学探究必须重视实验。一、实验是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索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实验在探索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实验在探索性学习中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性学习的根本转变。1.以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问题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在科学课教学中,除学生自主发…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常常是教师把实验目的、内容、步骤详细周密设计好,学生只是机械地做实验,因而学生的实验技能显得苍白狭窄,缺乏探索性和创新性。《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教师应如何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类似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本人通过对新教材的教学实践,结合近几年来对新课程教学的探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1加强实验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创设最佳的实验问题情景,通过情感的体验和意志的发挥,促使学…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我认真地做了不少二氧化氮气体溶于水的实验 ,实验结果列表如下 :实验化学方程式量筒中充满的气体 将量筒倒立水槽 ,水进入量筒AB(1) 3NO2 +H2 O =2HNO3 +NO 二氧化氮气体 2 /3约 1/2(2 ) 4NO +3O2 +2H2 O =4HNO3 VNO∶VO2 =4∶3/充满(3) 4NO2 +O2 +2H2 O =4HNO3 VNO2 ∶VO2 =4∶1充满不充满(4 ) NO2 +NO +O2 +H2 O =2HNO3 VNO2 ∶VNO∶VO2 =1∶1∶1充满不充满  表中A是教材和许多参考书中的数据 ,B是本人实验的结果。事实表明 ,数据不一样 ,结果有偏差。为什么呢 ?…  相似文献   

18.
<正>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并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我们已经学过电解水的知识,今天我们通过探究电解饱和食盐水,研究以食盐为基础原料的工业——氯碱工业的生产原理。(教师指导学生实施实验,观察现象。结果发现在阴阳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接下来教师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问题1:你们认为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实验科学,化学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应是以实验为基础。探索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探索未知的实验和数据并在获得的现象或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实验结论的一类实验形式。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实施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实验教学是化学课堂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索、发现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索的方法,获得知识技能,享受探索的乐趣,形成科学探索的基本能力。一、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二、探索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与探…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第八章第四节常见的碱一课中 ,介绍NaOH能与CO2 反应 :2NaOH +CO2 =Na2 CO3 +H2 O但没有安排演示实验 ,在以往教学中只能提示学生NaOH与Ca(OH) 2 化学性质相似 ,Ca(OH) 2 与CO2 能反应 ,NaOH也能与CO2 反应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师讲解没有说服力 ,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 ,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 ,使学生对该反应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加深了记忆 ,使学生学后久久不能忘怀 ,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实验目的使学生认识NaOH能与CO2 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