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2年,上海基础教育实现了“校校通”,这标志着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工作已基本结束。而信息化要真正融入基础教育,仅有硬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硬件充分地应用起来,而这正是目前比较薄弱的地方。为此,上海市教委在2004年6月召开的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出台了  相似文献   

2.
沈蔚  李立基 《现代教学》2003,(10):12-17
在今年召开的上海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良宇强调:今年是上海信息化建设进人全面发展阶段的起步年。信息化是上海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科教兴市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只要紧紧抓住城市信患化不放松,找准同上海新一轮发展的结合点,信息化就可以为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开山辟路。真正成为科教兴市的“利器”。并提出上海要建设“四个中心”.发挥经济中心城市功能.跻身世界城市,信息化是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联合召开的“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暨‘校校通’实事工程启动大会”在2002年3月28日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上海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构筑上海学习型城市提供条件和基础。周慕尧副市长和严隽琪副市长出席大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01年全国教育期刊社长、总编辑暨《人民教育》通联工作会议,于2001年9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积极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探讨如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教育宣传工作的规律,进一步推进全国教育期刊社的各项工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川生,党委副书记、常务副社长刘堂江,上海市教育党委副书记于信汇,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祝君波,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04,(10):26-29
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要看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上海市教委在此次行动计划中公开、透明了政府信息,让社会各界广泛地参与进来,这是上海教育信息化工作迈出的一大步。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提出从2004年起用4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市场通”。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今年召开的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教育质量评价上,要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发展的评价。必须重新审视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有所取舍,有所更新,更加科学地理解和追求教育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上海市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上海教育落实《纲要》的需要,是贯彻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教育转型的需要,是当前  相似文献   

7.
为了向社会展示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科技教育的最新成果,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主办,上海市电化教育馆承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教育服务园区、上海教育资源库协办的第七届上海市中小学电脑设计与制作成果展暨2007上海教育信息技术展于2007年4月14日~1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东馆)举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主旋律。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基石在教师。在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我们通过这本专辑来弘扬崇高的师者风范,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炜 《教育传播与技术》2010,(3):F0002-F0002
2010年6月23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上海市电化教育馆等联合组织召开了“电子书包”项目头脑风暴研讨会。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印杰,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王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相关处室和上海市电化教育馆的相关领导,教育信息化领域资深专家,18个区县教育局分管局长、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及部分中小学校校长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李如海主持。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人民政府最近召开了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贯彻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会议,也是上海基础教育总结“九五”,开创“十五”,为在201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而进行战略部署的重要会议。回眸“九五”,面对上海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形势,上海基础教育,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各项改革向前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海市基础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发挥了基础教育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势,充分调动区县和乡镇管理教育的积极性,采取了“市、区县上下联动,重心下移,区域推进”的策略,发挥区县改革各具特色、各展所长,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因势利导,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工作对上海市基础教育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否保持上海基础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或者说接近国际发达国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上海市民的素质。无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市民的素质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国家教委近年来把工作重点放在基础教育,并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作为“重中之重”的任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工作对上海市基础教育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否保持上海基础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或者说接近国际发达国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上海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大家的努力,在2002年已经实施了“校校通”。“校校通”工程的完成标志着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工作已经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近日召开,这也是上海第一次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专题工作会议。上海将探索并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的"上海模式"。据悉,"十二五"期间,上海初步形成了"网络可访问、资源可获取、师生可交流"的信息环境,各区县和学校积极探索,形成很多各具特色的示范性应用。上海教育城域网主干带宽已达到100G,覆盖至上海全部3000余所各级各类学校;各区县建立了教育资源中心,基础教育资源累计达到15T;初步建成上海高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令世界瞩目的一年。三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无以伦比的成就——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基础教育信息化所走过的辉煌历程。我们选择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作为回顾的分界点,分两个部分梳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嬗变、理论发展、实践变迁的足迹。  相似文献   

16.
8月21日,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上海市委党校胜利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以及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今后几年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开创上海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龚学平主持了会议。徐匡迪市长指出,未来10年是上海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上海市在部分小学中试行小班化教育,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践表明,小班化教育已成为上海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 实施“小班化教育”,是为了适应上海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到2010年要初步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际化、多功能和现代化的特大城市,上海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急切需要基础教育为培养数以万计的各类高、精、尖复合性人才奠定基  相似文献   

18.
王丽娜 《教师》2014,(17):13-14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有效执行,使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海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以及2004—2013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及相关政策为对象,分析上海市在此阶段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重点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上海市加强基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于2014年11月11日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行。会议主题是"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这是落实《加强上海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精神的会议,进一步探索在教育改革与发展大潮中如何发挥教育科研的支撑性、引领性作用的专题会议。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科院有关领导,上海各区县教育局、科研室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认为,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教育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素质教育的实施正在有序平稳推进。200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重申“树魂立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5年上海又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部署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现将近年来我们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