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一、高校决策模式的概念和分类在西方学术界通常把模式理解为经验和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系统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① 根据模式的定义 ,高等学校内部决策模式可定义为 :在一定教育管理理论或办学思想指导下 ,设计和组织实施各种决策的基本结构 ,它以简化的形式稳定地表现出来。高等学校的决策模式是教育管理理论和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化 ,又是管理决策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 ,也是高校管理决策的一种范式。高校内部决策模式受生产力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学生决策模…  相似文献   

2.
论高等学校的决策成本、决策费用与决策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提高高等学校的管理决策水平将成为当务之急。章从高等学校决策成本的构成、决策费用的配置与高校决策绩效的关系加以论述,寻求提高高等学校的管理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决策模式在内外部有很多制约因素,从决策主体上分为理性模式、政治模式和官僚模式,从决策方式上分为"线性模式"、"问题解决模式"、"阐释模式"。这些模式各有其优势,但也各有其缺陷,高校应致力于构建最优化决策模式,也就是综合决策模式。综合决策模式是在有限理性基础上,将理性、渐进或更多模式有机结合,以改善决策现状,提高决策质量。我国高校综合决策模式建构需要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多学科理论作为支撑,并采取相应策略:确立多元兼顾的价值理念;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加强大学的制度与文化建设;重视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筹资对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经费不足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学校经费收入,是高校领导者普遍关心的事情。根据目前高校经费来源格局以及国家现行拨款政策,高等学校不能仅靠国家投入,要靠自身的条件与努力去拓宽收入渠道,有效增加收入。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采取对策,充分利用国家各种支持教育发展的政策,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自筹经费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要求和核心任务.创新教育需要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该文以目前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阐述了教育性质与作用认知、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评价标准等创新理念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提出了构建教学人文环境和谐化、管理模式科学化、教学形式多元化和社会参与责任化的高等教育创新教育模式和具体实施建议,以期为高校构建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校有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用决策论探讨高校有效管理合理可行。理性和渐进这两种根源性决策模式各有优势和缺陷,于我国国情并不十分适合。混合扫描模式能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既不太理想化也不保守,高校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转变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高校自主权,协调大学组织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重视有限理性,决策应实现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健全制度,建立民主、多元和开放的高校决策体制与机制;重视院校研究,实现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7.
研究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对于适应我国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及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高等教育体制和高等学校办学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办学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其中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是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办学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既可从多视角考察办学模式,又应该从系统的角度综合地研究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是高等学校新教师上岗前的必要环节,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基本方略。本文从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现状分析入手,分析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1999年 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打破了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决策机制。此外,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声势浩大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悄然兴起并得到蓬勃发展。校本课程的发展,强调了学校一级的课程决策,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原来集中于国家的课程决策权力下放,实现课程决策的…  相似文献   

10.
马欣  李旦 《继续教育》2012,(10):9-11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终身教育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职务晋升、人才流动、职业转换的过程无不与继续教育息息相关。在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的今天,企业对各层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沟通协调能力、执行驾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建立企业和高等学校的长效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互补的"双赢"模式。着重介绍了企业与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企业和高等学校联合开展继续教育的具体模式及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校决策的法律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减少和防止高校决策权力的滥用,有利于促进高校管理人员及广大教职员工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抑制高校的腐败。法律评价的实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法律事务机构;二是突出重点,全面兼顾;三是科学合理地做出评价结论;四是厘定责任主体,落实决策失误的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大学学术组织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决策规则、投票活动以及权力制衡等三大困境,对此提出了革新规则、优化过程和平衡权力等三大克服困境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大学组织管理中的决策失误,包括战略性决策失误、制度性决策失误和应急性决策失误等。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来看,这些决策失误的深层原因在于:大学组织核心价值观没有真正确立,决策主体的道德决策意识不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双向僭越,大学组织特定的组织惯性与气氛模糊责任主体。要防止和减少大学管理中的隐性决策失误,应当从反思基本价值观假设开始,确立正确的大学组织核心价值观,明晰大学组织愿景,变革大学制度文化,不断强化大学组织决策的道德强度。  相似文献   

14.
教学自主作为大学自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适性原则,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广为传播。教学自主是一项有限权利,与教学责任相伴生、相矛盾。教学自主与教学责任的失衡会阻碍大学教师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减小教学自主与教学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彼此关系的动态协调,是大学教学管理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课程决策要呈现更多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色彩,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构建有效的决策空间,它是一个组织平台、运行机制和公共理念的复合体,藉此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就大学课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民主对话、互动交流和博弈协调。构建大学课程的决策空间需要建构参与型决策文化、优化决策主体构成和完善课程决策运行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局势下,中国高等教育该如何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既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又要与世界高等教育趋势融合,这就是"中国大学模式"问题核心所在。为此出现了国际化与民族化两种不同声音,而文化本体说渐渐成为一种主导学说。然而真正的难点却在于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和该保留哪些中国特色。这一难题考验中国大学的创造性潜力,而解答这一难题的第一责任人就是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评价中,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直接影响其综合评价的结果。针对我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权重均衡化的弊端,本文结合管理学中有关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相关知识,运用离差最大化关系下的权重确定方法,对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进行集结和排序;并且运用例证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大学排行榜上部分大学的指标体系权重进行相应地数据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大学评价中,不应对所有的高校采取一刀切的评价方式。由于国家战略部署的不同,大学排名应该在同一级别中进行排序,而且应当采取多角度、多维体系的排序与评估,单纯以学校的综合实力为排名基准的做法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职教学资源库平台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云的教学资源库平台系统框架,结合SOA。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为例,详细分析了教学资源库云平台系统功能和架构方法。架构的系统在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上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于高校信息化环境下,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课堂教学决策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指出不同类型教师决策行为的具体差异,并总结出较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原则,如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强调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及时进行反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高校教学等。  相似文献   

20.
高新技术特征决定高新技术固化与扩散具有复杂多变性,与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不能完全跟上技术研发节奏。若能有一套选择机制适用于高新技术中关键技术的确定,从高新技术研发阶段就展开相关工作,将有效提高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成功率。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技术方案提出一种选择模型,采用信息熵理论计算待选方案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进而选出最合适的技术方案,以期尽量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人为主观性,达到规避技术创新风险、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