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稿源采珠     
广东郑敏谈“严师出高徒”是中国很早就流传开来的古训。曾几何时,“严师出高徒”也被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经常挂在嘴边,作为勉励学生们用功学习的金玉良言,而学生们则把“严师出高徒”作为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的座右铭。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轻松愉快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更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要顺应社会潮流,促进社会的改革,更新自己的传统观念,对“严师出高徒”这一观点做出新的解释,要不断接受现代先进的观念方法,积极运用“赏识教育”这一新方法激励及教育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萍 《湖北教育》2007,(5):41-41
把老师和幽默连在一起,在有些人看来,也许会有所顾虑:自古道“严师出高徒”,老师和学生说说笑笑,岂不是有失体统?然而,我却不以为然。严师之“严”,应该是对学生的品德、  相似文献   

3.
呼唤严师     
在我们的一些学校缺乏的是严管,缺少的是严师。“面上”的严管在领导,“底层”的严管在教师,两者均是“严”的关键,但严师是关键中的“主机”。为此,我们呼唤严师,“严师出高徒”嘛 !但现实中,严师少了,欲严者又有难严之困。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人人喜欢松宽无忌的生活空间,不宜对学生严;二是开放型的时代不同于旧社会的师道尊严,要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不必对学生严;三是学校的激励政策不落实,奖罚不分明、不到位,教师不愿也不想对学生严;四是学生中多是独生子,个性孤傲而独立意识淡,自私任性又缺乏自立…  相似文献   

4.
常玉琴 《宁夏教育》2010,(10):62-62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说实话,以前我从没觉得这句话有多好,因为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已把我渐渐磨成了严师,在学生面前我总是一副严肃庄重的样子,尤其是从不轻易表扬赞美学生,而在一节课上,实习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这些久经“教场”的老师们是多么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赞扬啊!  相似文献   

5.
向金炳 《班主任》2002,(4):40-41
很多教师都相信“严师出高徒”,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实践这一信条。有的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有的却是良好用心换来失败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严师出高徒”是师徒式师生关系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严师”是指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老师,但如何把握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不仅是一种操作方法,更是教育艺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去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敏 《广东教育》2007,(6):60-60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意思是说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他教出来的学生都很优秀。但我在这里谈的不是老师对学生如何严要求,而是说,老师对自己严要求才能教出好学生。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内心最渴望被老师赞扬、被老师赏识。当我们逐渐长大并为人师时,却忘记了曾经的渴望。扎根于我们脑中的“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的传统观念,使我们迷失在分数的“名利场”中,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渴望,对于举手之劳的赏识,我们却十分“吝啬”。赏识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  相似文献   

8.
<正>一、凸显人格魅力,以模范作用引导和教育学生1.爱学生。爱学生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前提和基石。如果一个老师不爱不鼓励自己的学生,那么他就自然得不到学生的爱与支持。做老师的要及时与自己的学生进行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想法和他们的成长,不能站在原地看学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就要及时表扬,表扬往往比批评更有效果,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批评学生,当学生做错了事情的时侯,我们也要表现出严师的姿态,要  相似文献   

9.
今年暑期,有幸参加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学第二届教育科研会议。在会议上,有些老师陈述课题报告,有些老师作课题研究总结,还有不少老师谈心得体会。其中周爱民老师的发言,使我深受感动。他谈到,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做公民,把学生当公民看,尊重学生”;“做益友,把学生当朋友看,友爱学生”;“做家长,把学生当孩子看,宽容学生”;“做严师,把学生当准人才看,严格要求学生”。概言之,“善待学生”。我想,他的学生是幸运的。  相似文献   

10.
两种课堂     
中小学时代亲身感受到的诸多恩师所上过的课随着年事见长已逐渐淡忘,而在那些渐已淡漠的课中有两种类型的课堂却总是记忆犹新,而且总是觉得自己那点儿能够支撑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的知识基础差不多便是在这样两种类型的课堂中奠定的。第一类课堂。驾驭这类课堂的老师一定是所谓的“严师”,即便称不上“严师”,也必定是那种“虽不严而自威”者。在我们这些学生眼中,这类老师平素似乎总是不苟言笑,正气凛然;工作总是显得那么从容不迫,有板有眼;他们的每一节课似乎总要精心设计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他们的目…  相似文献   

11.
初为人师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谈及教书以来的种种感受。我脱口而出:初为人师让我终身难忘。朋友走后,我独自坐在窗前,初为人师的那段岁月如潮水一般在眼前涌动。我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市实验小学——一所全国有名的学校。在走上讲台的前夜,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一个稚气未脱的老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学生我能作名校的老师吗我彻夜未眠,内心的自信在隐隐地褪去,脑海里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严师出高徒,我要做严师。在我还未真正理解“严师”的含义时,我只想到了严厉。于是,讲台上的我收起了笑容,换以一张极为严肃的脸孔。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以来,我们班主任总喜欢以严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其实,在学生面前做严师是最容易的,只需要你不苟言笑,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你就成为严师了。但是,当你用威严把自己包起来的时候,学生对你就敬而远之了。学生不会和你说真话,班级管理也就变得比较棘手。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做到有效管理,必须做好角色转换,从严师变成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听——坐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忠实的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常听人这样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抓不管要变坏。”所谓“严师出高徒”的说法,似乎成了被普遍认可的真理。 我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严师”的内涵? 我的体会是:严师就是能够严于律己,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于职守,工作勤奋,作风踏实;严师有博大的胸怀和无限的爱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激情满怀;严师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讲究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严师有较强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机智,教学效果良好;严师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地处理好学生中的各种纠纷…… 做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我有…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默默无闻工作着的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的人,浙江省温州华侨职业中专王丹霞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的成长、求学,甚至爱情、事业都离不开两个字“烹饪”,烹饪是她的生命之花,这朵花儿本来可以绽放得更加艳丽,但她却把自己的生命之焰献给教育,默默工作在教育界的第一线,肩负起教书育人、弘扬祖国饮食文化的重任。学生们眼中的“严师”“王老师来了!王老师来了!”学生们个个正襟危坐,脸上带着喜悦与期盼。他们知道,王丹霞老师又将给他们带来新的惊喜。果然,王丹霞老师带来了一大筐的生姜。“这节课我们练习银丝的切制,切…  相似文献   

15.
尊重学生     
《教书育人》2004,(9):8-15
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好,学生稍有不好,老师都会生气。这样的老师我们说他负责任。可每到这个时候,老师们都往往会把自己的生气归咎于学生的不好,于是,说教、训导、批评、甚至侮辱谩骂也就随之而来了。不论是和颜悦色,还是声色俱厉,都会让我们看到面前的学生眼中泛起的泪光。虽然最后,学生们都成了“听话”的乖孩子,可他们委屈的眼神却出卖了他们:我们是口服心不服啊!其实,学生也有话要说!这里,我们组织了一组文章,无意指责老师们的“责任心”,只是想从一个公正的角度让我们的老师重新审视学生们的“不好”,冷静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尊重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严师出高徒”的“严”字.不仅是指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最重要的是指老师对自己的思想、工作、业务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内心最渴望被老9币赞扬、被老师赏识.当我们逐渐长大并为人9币时,却忘记了曾经的渴望.扎根于我们脑中的"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的传统观念,使我们迷失在分数的"名利场"中,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渴望,对于举手之劳的赏识,我们却十分"吝啬".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严师型"树典型陆老师是学校里的一位骨干,能上能下,在低中高阶段都担任过班主任,工作上果断处事,说话干脆利落,在生活中也经受过很大的挫折考验,因此她的班级班训是要求学生自立自强,克服困难,勇攀高峰,在学校工作规划中她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采访她时给予我很多启发,双方在自然状态下对答简明扼要,陆老师的主要观点和处世方式是"自己说了算",要求学生"听话",说到做到,找学生在班内树典型进行分析,属于"严师型"。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严父出孝子,严师出名徒。严在辞海中有一种释义为父亲,父亲形象是双面的,一面是敬畏,一面是慈爱。严师是享受权威和付出爱心的父亲。对老师的敬畏来自权威,老师有权威,学生才会信服。老师权威的树立不是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在教室里的练习课上,还是在办公室里的补差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喊:“快点把这些题做完。”、“快点把作业订正完,就剩下你没做好了。”催促学生“迅速”达到老师的要求。然而,事与愿违,学生照样慢吞吞,令老师无可奈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样的催促语言强调了学生的弱点,挫折了学生的自尊,反而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比如: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能力差,自暴自弃;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产生被抛弃的感觉;丧失自尊和自信,产生无能的感觉等等。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不能等等学生呢?等,也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