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位老师执教<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先这样要求学生:打开课本,先将课文快速读一遍.学生读课文不到两分钟,老师又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情景",然后要求学生:仔细看看这些情景,你曾经见过或是梦见过这些情景吗?于是学生的注意力又被吸引到多媒体上来,放下课本瞪了眼睛看"情景".情景就如"快镜头",不到两分钟就播放完了.老师一刻也不停歇,又在讲台上挂出了生字表,教学生认识生字.生字念了两遍,写了一遍,老师要求学生陕速默写一遍……整个教学过程"教学速度"特别快,学生们就像是被老师拽了脖子飞速前行的兔子,上气不接下气,听课的老师也感觉"气喘吁吁"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留在记忆里的只有一些毛主席语录,至于老师怎么教就毫无印象了。其实那革一切命,革命就是一切的年代里,在穷乡僻壤的农村,老师、学生都忙于“学农”,能有什么有价值的教法?上初中时的情况,就能约略记起一些了。老师教每篇课文总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生字生词、划分段落、归纳大意、总结主题、分析特点。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是要背过的,考试要考,尽管那时的考试是很宽松的。后来的教学法老师说,这是苏联的弄法。毕业后要教学生学语文了,才发现这时的老师们依然还是那一套。于是也就这么办。教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3.
秋月     
华凯 《湖南教育》2004,(16):44-44
山里的小学留不住人,张老师走了,李老师也走了,只剩下王老师一个人。王老师一个人教不了三个班,他就轮着教,每天教一个班,让两个班的学生回家。秋月是王老师班上最漂亮的学生。她回到家,问父亲:“阿爸,张老师和李老师为什么要走?”父亲说:“山里苦,他们怕娶不到老婆。”有一天,  相似文献   

4.
曹治才 《师道》2004,(3):57-57
特级教师于永正是我崇拜的名师之一。于老师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写字,凡是老师板书的,从课题到生字新词、重点词语都要求学生跟着书写。这一招很灵。以前,我的学生总有一个生字本,每个生字抄两行、二十个,总以为“熟能生巧”,但大多数情况是,有些字第一个就抄错了,后面的便一错到底。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气得七窍生烟,给学生一个重重的大“×”,再罚学生重抄。但是,这能怪学生吗?学生之所以抄错,是因为我教生字时蜻蜓点水,学生对有些易错字的第一印象就模糊不清,加之重复的机械抄写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目的不在练字、记字,说不…  相似文献   

5.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虚假互动表现。我们先看这样一个例子:一年级语文课上,老师教了生字“马、米、土……”后,为了巩固这几个生字,老师让学生做游戏,每个学生的胸前都有一个字,让学生离开座位找朋友,两个朋友的字能组成词语拼读。这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大家马上离开座位活动起来,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大家晃来晃去,一片嘈杂,  相似文献   

6.
高雅娟 《河北教育》2007,(10):42-42
在学习生字中运用想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很多汉字具有能看字辨义的特点。如教“火”字的时候,与图一齐出示,让学生先想一下,它像什么,然后告诉学生,古人就是把熊熊的烈火用画描绘出来,便成一个“火”字。如此多次引导思考练习后,于是学生说:老师,鸟字那一点就是它的眼睛,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就“乌”黑一片,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在班会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老师应该怎样留作业?一个平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发言了:"老师,您平时教的生字,我在课上就记住了.可我的字总写不好看,我能不能不抄生字,自己练练字?"经他一说,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想少抄生字多练口算;有的却想多练朗读;还有几个同学要挤出时间写观察日记……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和期待老师认可的目光,我感动了--八九岁的孩子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呀!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心里。每当翻看我的照片,看到一张背面画着一片绿叶的照片时,我就深深地怀念我的启蒙老师——王老师。我的童年是在一个使我梦萦魂绕的深东小学里度过的。王老师是我童年时最好的引路人。那时王老师已30多岁了,她非常善谈。王老师喜欢我,我也敬重王老师。王老师喜爱绿叶。在她的书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用绿叶制作的书签。“王老师,您怎么这么喜欢绿叶?”我忍不住问。王老师不置可否,却给我讲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个小姑娘患了重病,自己觉得马上就要死了。她望着窗外的常春…  相似文献   

9.
万金艳 《教师》2014,(10):124-124
正刚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在农村小学教书,六位老师,五十岁以下的就我一个。每天和学生进行二十分钟晨读,手把手教学生写a、b、c、d,课间休息时说说乡村趣闻。在电脑上看看别人的课堂,"现学现卖"受益了学生,也让我在短时间内学会了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后,我开始尝试自己摸索。一节课教四个生字,我教后先让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要尽快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加速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七、八岁的儿童记忆力强,求知欲也强,能不能加快一点速度,在低年级基本上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呢?去年报纸上报导了北京景山学校马淑珍老师的集中识字教学经验,我们看了非常高兴,立即在语文课采用了基本字带字的方法,补充了识字量。比如课文里面教到一个“险”字,就补充教“验”、“检”、“俭”、“硷”。用这样的方法,一堂课的识字量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到一倍半,学生感到新奇,蛮有兴趣,两个月不到,就多认了一百几十个字。看到这样的成绩,我们是多么高兴,但因为那时我们是以原来课文中的生字为出发点,碰上一个字就拉一串字来教,事先没有通盘计划,学后又没有采取复习巩固措施,所以有好多字  相似文献   

11.
一、每人准备一本字典或词典 俗话说:“字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如果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字典随时带在身边,那么就等于身边多了一位老师。这位不说话的老师随时教你拼音、识义、辨别字形。可惜的是关于这字典被许多学生所忽视。 说到字典,我想起阿城小说《孩子王》里关于字典的描写。因为那时是“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学校又是偏远地区,所以老师没有课本,只好天天教学生学字典,一天十来个字。等到了初三毕业时,老师为学生编了一则顺口溜: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三月份,我们有机会听了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小学三年级许晓玲老师一堂集中识字后的阅读课,颇受启发。学生经过两年多以集中识字为重点的语文训练,在识字三千个左右的基础上,无论在自学能力,还是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都不同凡响,表现出巨大的学习潜力。第一,学生查字典能力强。这堂课教的是郑振铎所写的《故乡的小燕子》(北京景山学校编写的课本第六册,课题系编者所加),课文生字词较多,有相当的难度。但这个班的学生自学能力强,查字典速度快,质量高,一见到生字词就能迅速地翻着厚厚的《现  相似文献   

13.
在一所山村小学,有一个班的学生,后来全都考上了大学。这班学生在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调走了,而一时没有新老师来。一位老先生自告奋勇去代课--他是因政治原因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的。那时纯朴的人们都知道,当时所谓的“坏人”,都是有学问的好人。村里就让老先生代了那个班的课。那班学生已有两个多月没有老师约束了,放任得像山林野生的小动物,无法安静地坐下来,老是乱轰轰的。老先生就给学生讲故事,学生也只有在他讲故事时才能安静下来。老先生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无所不晓。他把课本知识融在故事里,不知不觉中教给学生。往往一个故事听完了,知…  相似文献   

14.
师道     
马国辉 《班主任》2007,(4):47-48
上初中时,我有过两个班主任:一位是端木锋老师,一位是姚瑞老师。端木老师教我们数学。他那时大约四十多岁,常穿一件中山装,扣子一个不落地扣着,大热天也是这样,让我们觉得就像他的姓一样少见。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教了生字后,为了巩固生字,让学生们做游戏,每个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个字,让学生离开座位找朋友,两个朋友的字就能组成一个词语,再让大家来拼读,孩子们高兴地满教室跑起来,课堂上一下子变得活跃了起来。像这样空热闹、假互动的案例在我们  相似文献   

16.
师情难忘     
彭老师是我的第一位老师。那时,她20多岁,高挑的身材,圆圆的脸盘,一双黑亮亮的大眼睛,腑后拖着两条油黑的大辫子。她的脸上常常露着母亲一样的微笑,在前面挥着长长的教鞭,指着黑板上的生字,教我们发音…… 我刚入学,在很多方面都不适应,常常在课堂上搞出一些小动作,每到这时,彭老师就会走过来,拍拍我的小脑瓜,边领着大家念课文,边双眼紧盯着我,努努嘴,我也就做个鬼脸,然后安静地念起书。那时,林区的学校都是平房,冬天靠烧炉子取暖。当双脚冻得发木时,我就在课桌下跺脚取暖,静静的课堂上常会有我“啪啪”的跺脚声。这时,彭老师就会  相似文献   

17.
传承     
下午上班前去银行,看见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心中一动,不由得跟了过去,竟惊喜地发现是我小学时的王占云老师。这时王老师也认出了我,寒喧了几句,王老师问我:"听说你调回了城,不知你到了哪个学校?"我告诉他我在十中教书,王老师又问我教什么,我说:"您语文教得好,我爱学语文,现在也就教了语文。"王老师说:"你那时数学就是没有语文好。"我说:"您还记得这么清楚?"王老师说:"哪能忘了。"快到  相似文献   

18.
梅萍的故事     
冰凌 《同学》2002,(10)
认识梅萍时,她已二十六七岁,而我只有十二岁。说来你可能不信,那时梅萍是我的学生。听我这样说,你定会以为我喝醉了,或发高烧了,在说胡话逗你。你且别急,容我慢慢叙来,你便会明白我没有说胡话。那时,我每天清晨五点就去公园舞剑,我的老师是一位二十四五岁的英俊青年,他有二十多个学生,我是他的学生中最小的,也是最后收的,却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因为每次学习新动作,我总是学得最快且最标准,后来,他干脆先教我,再让大家跟我学。以至于大家伙儿便戏谑地称我为“大师兄”(其实,他们的年龄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都大我许多)。不知为什么,师傅自收了我之后,便不再收学生了,一次师傅出差去外地,事先教我几段新动作,让我  相似文献   

19.
贾志敏老师新作《课堂的记忆》,讲了三个曾发生在课堂上的小故事:一是作者小时候,读10个生字,读错3个,还得到老师的表扬;二是作者当老师,行"不言之教",用感动的泪水夸赞声情并茂朗读的一个小女生;三是已故教育家陈钟梁先生,学生时代因在一篇作文中错用一个标点,受到  相似文献   

20.
二年级语文《狐虎威》这课书中的“兽”是个生字词,我先后见过位老师教这个词。她们正音、辩形的方法大致相同,也都是正确的。但是在释义上就大不相同了。第一位老师,她首先问学生:“你们到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