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学校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它应当指导并落实于具体的美术课教学中,真正使每一个学生的美术素质和整体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其中,尤其要注重对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力的培养。 有这样一个例子:幼儿园的教师教孩子们画想象画。其中一位女生交上一张白纸。老师问:“你怎么没画 ?”“我画了。”老师又问:“你画的是什么 ?”她说:“我画的是牛在吃草呀 !”“那草在哪 ?牛又在哪 ?”女孩回答说:“草原很大很大,这张纸上画不下,而牛吃完草走掉了,所以……”可见,这个女孩尽…  相似文献   

2.
初一语文公开课,一年轻老师教《我的老师》一课后布置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一学生举手小声问:“老师,我没有父亲,怎么写?”“那就写你母亲吧。”老师说。那学生为难地说:“我不认识母亲,听爷爷说,我很小,父亲就死了,母亲随后改嫁了。”老师愕然:“那……那就写你爷爷吧。”从这段对话看出,教师定死作文题确实让个别学生难于写作。如果那教师把作文题定为《我的———》(要求写自己喜欢的一位亲人),就不会出现上面那种别扭的场面。平时作文课训练学生写作,命题范围要有一定的空间弹性,让学生在写作题材上有选择的余地…  相似文献   

3.
意外的收获     
随着上课的铃声我步入教室,一不小心将半瓶墨汁倒在了一张纸上。就在拾起墨汁瓶的同时,我看见倒在纸上的墨汁随着桌纹缓缓流淌,慢慢地构成了一幅酷似梅花的图案。这时,我心头灵机一动,制止了上前帮忙的几位同学,随手拿起一根粉笔,蘸着墨汁,简单的勾勒了几下,并用红墨水点缀了几朵梅花,顿时一幅梅花图展现在纸上。看着学生惊讶的目光,我举起了桌面上的画说:“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许多东西可以变废为宝。例如,喝完的饮料筒,我们可以做花篮、烟灰缸等,只要大家善于动脑动手,就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老师知道大家有许多话要说,不妨自拟题目,…  相似文献   

4.
意外的收获     
随着上课的铃声我步入教室,一不小心将半瓶墨汁倒在了一张纸上。就在拾起墨汁瓶的同时,我看见倒在纸上的墨汁随着桌纹缓缓流淌,慢慢地构成了一幅酷似梅花的图案。这时,我心头灵机一动,制止了上前帮忙的几位同学,随手拿起一根粉笔,蘸着墨汁,简单的勾勒了几下,并用红墨水点缀了几朵梅花,顿时一幅梅花图展现在纸上。看着学生惊讶的目光,我举起了桌面上的画说:“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许多东西可以变废为宝。例如,喝完的饮料筒,我们可以做花篮、烟灰缸等,只要大家善于动脑动手,就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老师知道大家有许多话要说,不妨自拟题目,…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一位年轻的老师,在上《狼牙山五壮士》那一课时,他让学生们读完课文后,就让学生们提问题。班里一位平日里不爱发言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 “老师,我发现课文里多了一个字!”学生的这一惊人发现,让这位年轻老  相似文献   

6.
张俊 《四川教育》2005,(1):42-42
最近听一节公开课,在课结束时老师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风吗?”学生说“想”。老师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那你住在哪里啊?”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会是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7.
娄小明  任宁 《辽宁教育》2013,(12):37-38
美术课堂上,学生小z说:“老师,我画错了,能不能换张纸?”“画错了?”我有些诧异。拿过他的作业纸一看才知道,只不过画面中的一根线条不是很完美而已。我启发他,“想一想,这根线条可以变成什么?”“帽子上的一朵花……”他脱口而出。“是啊,其实你没有画错。只要想一想,一定会有更精彩的发现。”其实,这位『司学产生了审美“错位”——用“对错观”来审视自己的美术创造,把美术创作定性为“准确”操作,忽视了意外的精彩和“错误”的价值,使得美术评价不够“艺术”了。在美术课堂上这种“审美错位”的现象并不少见,需要我们去提防,更需要去回归。  相似文献   

8.
奖品     
这是一节识字课。学生正在学习生字。“谁认识这个字?”一边说,年轻的女教师一边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叶”字。犹豫了一会儿,几个孩子终于举起了小手。老师请一位小男孩回答。男孩儿怯生生地回答:yie,树叶的叶。微笑如花般在老师脸上绽放。“棒极了!老师要奖励你。”孩子们都睁大眼睛盯着老师。老师从讲台上变戏法般拿出了她的奖品———一片火红的爬山虎叶子。男孩小心翼翼地接过那片叶子,打开文具盒放了进去。老师举起一把爬山虎叶子说:“同学们,这些都是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奖品。喜欢吗?”“喜欢!”“那就要加油哟!从现在起,咱们比比看,谁识…  相似文献   

9.
纸沉针浮     
在今天的自然课上,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一根针和一张纸放在水里,哪一样会沉下去?”这算什么问题?那还用问,当然是针啰。可老师神秘兮兮地说:“那可不一定。你们按照我说的方法回家试试看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0.
幽默     
一位美术老师小有名气,某报上刊登了一篇较大篇幅的访问他的报道,并附上了他的照片。于是该老师在课堂上自吹“:最近总有同学对我说,老师你真行,上了报纸还登了照片……”一学生问:“是寻人启事么?”从此,美术老师再也不在课堂上吹牛了。寻人启事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  相似文献   

11.
一、捡萝卜。这是一年级数学课。老师把:“萝卜”、“白菜”(纸做教具)贴在黑板上。忽然,“啪”的一声,一个“萝卜”掉在地上。一个学生连忙跑到黑板下捡起“萝卜”,双手向老师递去。老师白了这个学生一眼,一脸严肃地说:“上课不要随便下位!”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学校组织书画现场比赛。临行前,我发现一个学生没带铅笔盒,我急忙走过去想要提醒她。可是一旁的美术老师见了,拉住我并对我摇了摇手,然后走到她身边轻轻地问:“都带好了吗?再检查一下吧!”学生笑着说:“都好了,老师。我已经检查过了。”“真的?那我们就出发吧!”学生又看了一遍,可是南于心情比较激动,显然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3.
最好的老师     
习惯闷闷吃饭的外甥突然讲起他的老师。外甥郑重告诉我,他认为最好玩的老师是美术老师。我不明白他为什么用“最好玩”这个词语而不是“最好”。“为什么?”“我画了一个储钱罐,是猪。他说我画得像一条萝卜。”外甥很开心地笑了。但在我看来一点趣味也没有,这个美术老师也没有表现出“好玩”的地方。不过外甥对这个细节却记忆的很深。“那你就是画得不像了!”我说。他羞郝一笑。姐姐把他送到补习班学画画,如果说他有什么特长的话,画画勉强算一项吧!我理解他为什么不用“最好”来评价美术老师了,假如听到的是“你画的猪很像啊!”那外甥会何等…  相似文献   

14.
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我们现场作画。老画家的腿有点残疾,当他走上讲台准备作画时,由于右腿站立不稳,一个趔趄,只见他手中的笔抖落出一滴墨汁,正好溅落在画纸上。美术老师赶忙上前扶住老画家,问是否要把这张弄脏了的画纸换掉。老画家摆摆手说:“不必。”由于那点溅落的墨汁正好位于画纸中央,看得出老画家对它颇费思量,手中的狼毫在砚盘里蘸了一下又一下……突然,老画家迅速提笔、运笔,画纸上就出现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原先的那点墨汁,竟成了雄鹰双爪下紧攥的一颗石子。老画家的精巧构思和布局,赢得了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5.
李正芹 《小学生》2010,(11):19-19
曾听过一节数学课——《角的认识》。教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学生认识了“角”的概念之后,她就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自己身边遇见过哪些“角”,并且让学生大胆的说。一名学生当场冒出这样一句“不守成规”的话:“老师,你的上嘴唇就是一个‘角’!”在一堂数学课上,年轻的女教师的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相似文献   

16.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片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学生看了老师的眼睛很长时间,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眼睛里有个我!”这位年轻的老师生气地说:“什么有个我?坐下。”于是又问另外一位学生,这位同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回答:“老师眼睛里有眼球。”老师大大夸奖:“这个小朋友观察仔细,回答准确。”  相似文献   

17.
柳梅 《小读者》2013,(1):30-30
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我们现场作画。 老画家的腿有点残疾,当他走上讲台准备作画时,由于右腿站立不稳,一个趔趄,只见他手中的笔抖落出一滴墨汁,正好溅落在画纸上。美术老师赶忙上前扶住老画家,问是否要把这张弄脏了的画纸换掉。老画家摆摆手说:”不必。”  相似文献   

18.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听了著名教师王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九义教材第十一册)后,着实令人感动。学生之所以把课文读得入情入境,感人肺腑,是因为王老师会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用“一只眼睛”阅读文本,  相似文献   

19.
笑脸和哭脸     
一位小学生在课堂作业纸上画了一个哭脸( ),在哭脸的下面有这样的一句活:“老师,下一次我一定得笑脸( )。”还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觉得我写的字比以前进步了……”  相似文献   

20.
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我时常去兄弟学校听课,在这期间,有一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和思索。那就是每每与学生谈话时,总会听到他们说:“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我们老师说是这样。”很少有学生说“我觉得……”“我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