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词     
小明在黑板上组词。文:文明。风:风气。影:影响。棉:棉花。麻:———小明想写“芝麻”,一时想不出。方老师问学生:“谁能为‘麻’组词?”教室里四面八方异口同声:“麻———将”。方老师:“麻将不好,刘小芳,你另组一个词。”小芳:“麻木,因为麻将使用木头做的。”“不对,麻将使用竹子、塑料、水晶做成的。我家有一副麻将,爸爸说是用象牙做的呢。”王刚抢着发言。方老师皱皱眉,启发说:“谁能组一个意思好点的词?”杨洋:“我说一个:麻烦”。方老师:“好,你怎么想出这个词?”杨洋:“因为我妈妈天天搓麻将,最近输了好…  相似文献   

2.
一天,一个学生向我告教师的状:“因为有点私事,今天我没上课间操,也没请假,班主任老师非得要罚我在操场上跑两圈。我对老师说,这是体罚。老师说,不跑步就别上课。校长,老师体罚学生对吗?不让学生上课对吗?”我回答道:“老师体罚学生不对,不让学生上课也不对。你违纪在先,虽然老师纠正违纪行为的方式不对,但动机是出于维护学校的纪律,也是对你的健康负责,不是和你故意过不去。你没有接受教师的批评,反而指责教师体罚,这就把事情闹僵了。要想解决问题,双方都应该冷静地想一想自己不对的地方。不出操却不请假对吗?如果有错误就应该向老师承认,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勇敢者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两个孩子抹着眼泪走进来。一个说:“老师,他打我,”一个说:“不对!是他先打我。”我同往常一样,拿出一幅判官的样子:“怎么回事?”“XX,  相似文献   

4.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片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学生看了老师的眼睛很长时间,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眼睛里有个我!”这位年轻的老师生气地说:“什么有个我?坐下。”于是又问另外一位学生,这位同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回答:“老师眼睛里有眼球。”老师大大夸奖:“这个小朋友观察仔细,回答准确。”  相似文献   

5.
东新娟 《山东教育》2008,(12):19-19
教室里一片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们正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这时,一个男生站起来提问:“老师,这个词怎么读?”他指着“仍旧”这个词问我。当时,我没有多加思索,就将自己潜意识中的读音“reng jiù”告诉了他。说完,我疾步走到黑板前,写下了它的读音。刚写完,就听到下面有学生嘀咕:“老师不对,  相似文献   

6.
吴晓红 《早期教育》2009,(12):24-24
在非洲加纳的苦马西寄宿学校,有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小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是张白纸吗?”事例告诉我们:学生与老师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是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家长们总是向老师抱怨孩子的不对,  相似文献   

7.
一天早上,彬彬刚进幼儿园就十分认真地问老师:“老师,人有不死的吗?”老师:“人怎么会不死,任何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死。”彬彬:“不对,我奶奶就不会死。”老师:“这是谁说的?”彬彬:“我昨天晚上睡觉时听我妈妈说的。”老师:“你妈妈?”彬彬:“我听我妈妈对我爸说:‘你那老不死的老娘……’”老师:“……”人有不死的吗$长沙市建民幼稚园@漆海燕!老师  相似文献   

8.
在大多数的课堂上,老师习惯于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笔者在前一阶段听到的一节课上,老师却是始终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仔细地观察过,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看似是简单一个字的变化,却引起了我对教师课堂教学观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不唯师 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教《燕子》时,有个学生问:“燕子在水面飞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尾尖沾水?”于老师想了想,回答说:“燕子要吃水里的小虫、小虾,所以先用尾尖缓冲一下,不然燕子就会因惯性一头栽进水里。”教师的话还没有落音,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反驳:“不对。我在乡下观察过。燕子吃的是水面上的飞虫,它不吃小虾。”于老师被学生“将”了一“军”,并没有感到面子上过不去,而是表扬了这个学生,说他不盲从.能坚持真理。试想。如果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兜头给学生浇一瓢冷水,那么,他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被浇灭,哪里还会有能力去坚持已见?  相似文献   

10.
用糖造句     
《小读者》2010,(3):19-19
老师:“现在大家造一个句子,这个句子里必须有一个‘糖’字。” 学生:“我在喝茶。” 老师:“‘糖’在哪里?” 学生:“在茶里。”  相似文献   

11.
例1: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可能就是聪明吧。  相似文献   

12.
晨读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思考题:中东为什么一直战火不断而成为世界的焦点?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专心读书。突然,一个声音骤然响起:“老师,我的笔没有了!”学生们都抬起了头,我寻声望去,是王飞!这个王飞,考试成绩向来是班级倒数第一。一看是他,我没好气地说:“你的笔没有了,关我什么事?”我想他会知趣地安静下来,没想到他竟然反驳到:“老师,关你的事,你刚才用我的笔了……”我一愣,我什么时候用过他的笔?仔细想了想,哦,原来刚才我统计小组长检查背诵的情况,顺手从他桌子上拿过一支笔,用完后竟然不知随手放到哪了?哎,我这个脑子!怎么办?抬头一看,  相似文献   

13.
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时常听到学生抱怨:“老师,这篇文章我每个生词都查了词典,为什么还是看不懂?”“老师,为什么别人八分钟看完的文章,我要花半个小时呢?”“老师,文章我好像看懂了,为什么做题总是不对呢?”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以往的阅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彦 《宁夏教育》2005,(11):61-62
教师在办公室里闲聊的对象常常是学生。那一年,坐在我对面的王老师接了一个班,才没几天就听见他喜滋滋地说:“我今年运气真好,班里的学生素质很整齐,学生家长也挺愿意配合,尤其有一个学生,将来有可能成为领袖人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王老师这么看好这个学生的未来?原来,当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和同学都不太熟悉时,这个学生已成为班里的孩子王,他没有一点霸气,  相似文献   

15.
王磊 《贵州教育》2014,(12):39-41
怎样上好中职信息技术课,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信息技术课老师?这是很多同行冥思苦想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很难也很简单。很难是因为很多老师部习惯了以“己”为主,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角度教书育人,而我们的中职学生又普遍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简单是因为教师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学生,你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相似文献   

16.
逃学亲历记     
大人教育孩子总会说:“人的一生,要想有成就,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还会引用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不是不对,而我总觉得如果真的要像在学校里那样“活到老。学到老”的话,我将会变成一个精神病。这还不都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害的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集中识字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字,虽然是生字,但老师相信,有很多你们其实早就认识了。生:街上“永和豆浆店”的“浆”字就是这个“浆”。生:我们上数学课时用到过这个“尺”字。生:我在报上曾经看到过这个“廉”字。生:我们班“王雅莹”的“莹”就是这个“莹”。师:还有一些字,你们以前可能没有看到过,但是我相信通过预习,你们已经认识了,是吗?谁能当老师教大家?(学生踊跃上台模拟老师的口气带领大家读,老师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暗示“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抽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且鼓励“小老师”对“学生”的认读情…  相似文献   

18.
火在烧寮?     
地理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在中国年降水量图上找出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同学们很快找出了台湾的火烧寮。有学生问:“为什么那里降水这么多?”老师故作认真地回答:“大家看,它的名字叫火烧寮,大火在烧寮啊,还不下多点雨来淋灭它?”有的学生真是纯真:“这样啊!”有学生反应过来了:“不对,老师在开玩笑。”老师微笑着反问:“那你说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不唯师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教《燕子》时有个学生问:“燕子在水面飞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尾尖沾水?”于老师想了想,回答说:“燕子要吃水里的小虫、小虾,所以先用尾尖缓冲一下,不然燕子就会因惯性一头栽进水里。”教师的话还没有落音,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反驳:“不对,我在乡下观察过,燕子吃的是水面上的飞虫,它不吃小虾。”于老师被学生“将”了一“军”,并没有感到面子上过不去,而是表扬了这个学生,说他不盲从,能坚持真理。试想,如果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兜头给学生浇一瓢冷水那么,他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被浇灭,哪里还…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小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着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歌唱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这个故事让我久久回味,它包含了太多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细细思考的问题。学生们说得多好啊:老师,您为什么不能蹲下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