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使得许多学校的备课形式演变成计算机备课,教师们从网上下载课件、参考网上的教学设计等等。这样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使得学校内部教师们的教案、课件及其它的教学资料共享,学校教导处如何利用计算机对教案、课件进行有效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
要检查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和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时下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三部曲”:听课、查阅学生作业、查看教案。而在查阅教案时,如果稍加留心便可发现不少教师手中的教案已呈“古色古香”之态。问其所以,这些教师的回答往往是:教材未变,教案自然也就用不着新写。  相似文献   

3.
王成林 《宁夏教育》2005,(11):40-41
教师在学校教学,天天都在写教案,天天都在用教案,这是学校教学中一个极具常规的环节。而教案的价值又在于课堂应用.科学的教案应该有良好的课堂效果.但任何科学的教案.都必须经过课堂反复实践、反复修改,才能日臻完善。目前的学校教学,看重教案的实用.但却没有进入有效的应用性研究.譬如:教师人人都在写教案.但是教案的科学化提高程度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4.
所谓“教案”就是指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写的供教学用的具体方案。教案本身服务于教学,应是教师创造思维的蓝本,现如今却被人为地异化了。有些地方和学校严格要求写教案,细致到一个手势,出示一块小黑板都要出现在教师的教案中。听课时会发现有的教师忘了教案,对着学生一脸的茫然,急促地翻看“救命草”;有的教师为了沿着既定的教案,死拉活拽的将学生牵放到套路中来;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或只作为一个形式出现而已。此时的教案已扭曲为束缚教学创造性生存的条条框框,教师和学生只是在其中生产出来的“标准样件”,无甚…  相似文献   

5.
要检查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和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时下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三部曲”:听课、查阅学生作业、查看备课笔记。而在查阅教案时,如果稍加留心便可发现不少教师手中的教案已呈“古色古香”之态。问其所以,这些教师的回答往往是:教材未变,教案自然也就用不着新写。  相似文献   

6.
郭庆林 《吉林教育》2006,(11):33-33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在“教学常规检查”中对教师教案设计和检查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在过于细化和刚性的禁锢下,多数教师整天疲于抄写教案,.应付常规检查。从表面看,教师“备课”质量日益提高,而实际效果上却日渐低下。  相似文献   

7.
写教案是教师的份内之事——在业内,这似乎是一条不成的规定。但这写出的教案到底是教师自己的“孩子”,还是教师所供职学校的“孩子”呢?这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没有“说法”。直到近日,一位叫高丽娅的女教师为此与自己所在的学校打了一场官司.才使这问题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所谓‘教案”就是指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写的供教学用的具体方案。教案本身服务于教学,应是教师创造思维的蓝本,现如今却被人为地异化了。有些地方和学校严格要求写教案,细致到一个手势,出示一块小黑板都要出现在教师的教案中。听课时会发现有的教师忘了教案,对着学生一脸的茫然,急促地翻看“救命草”;有的教师为了沿着既定的教案,死拉活拽的将学生牵放到套路中来;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或只作为一个形式出现而已。此时的教案已扭曲为束缚教学创造性生存的条条框框,教师和学生只是在其中生产出来的“标准样件”,无甚个性化可言。  相似文献   

9.
要检查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和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时下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三部曲”:听课、查阅学生作业、查看备课笔记。而在查阅教案时,如果稍加留心便可发现不少教师手中的教案已呈“古色古香”之态。问其所以,这些教师的回答往往是:教材未变,教案自然也就用不着新写。于是乎,一本教案每每是“新三年,旧三年,增增删删又三年”,一经写好,便经久不衰。甚至教师彼此之间还来了个“互通有无”,将旧教案交流使用。一本备课笔记,常常如接力棒一般辗转于数人之手。近年来,普通中小学各类教材已基本趋于稳定,即便教材的编排体例上有些变化,也大多属于微调,具体教学内容并无太大的变动,加之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课务安排上又采取了“循环制”,这就使得不少教师无须花费太长的时间便可以基本掌握所任教学科的全套教材内容。然而教材的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教案亦可以不作变更地全然照搬。偏偏不少老师只注意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却忽视了“岁岁年年人不同”;单单想到“铁打的营盘”,独不考虑“流水的兵”。一旦“苦心经营”(如果教案乃自己钻研所得、是自已的劳动结晶还属比较好的,而另有一些教师连“苦心经营”都成问题,手中的教案往往是从“教案汇编”之类的书上摘抄或是干脆从网上下...  相似文献   

10.
教师写教案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制约着教学过程,影响着教学效果。如何使教案适应当前的教改理念,真正落实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张扬教师个性,走“实用”之路。我们带着这样一个研究课题,曾对不同学校(市、区、乡)、不同教龄的教师进行了访问;  相似文献   

11.
熊丙奇 《师道》2007,(5):22-23
最近,一些大学为闯过本科教学评估关,而进行“评估造假”——造假论文、假教案、假规章、假试卷——以此通过教育部门评估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教育部出来说,评估造假,不是评估的错,这反应出的正是部分高校管理的混乱;学校出来说,当前评估泛滥,学校迎接各类评估,已经是苦不堪言,学校造假,实则是逼良为娼,此犹如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2.
制作电子教案是救师日常教学工作之一。典型教案大都有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过程等固定标题和相关样式。“模板”和“样式”可实现教案的规范化,从而使同一学校、教研组或教师的同类文档具有相同风格,提高工作效率,而“格式”等功能可使教师根据实际需求实现教案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前些天,在局团委组织的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我有幸拜读了油田中等职业学校及高校部分教师书写的教案。在与几位教师座谈时,他们流露出书写教案的烦恼,认为现在书写教案太占时间,太累人,而作用却不太明显。本人在几年的教学中也有类似的体会,应该把教师从书写教案中解脱出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书写教案主要是为了评比,过分注重教案的外部“形象”,而忽略其本身的作用——实用。出现了许多学校过分注重教师的书写认真不认真、美观不美观、项目全不全、书写的多不多的问题,而忽略了教案的实际用途。由于教学管理层存在着这…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最近参观了一个“优秀教案展览”,观后颇有感触。诚然,参加展览的教案的确很精致,也很实用,从形式到内容颇有功底,举办这么一个活动,对于落实教学常规、促进教学规范十分有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但美中不足或说一点遗憾的是,笔发现,这些优秀教案均有瑕玷,那就是教案内容栏目的“教学后记”,都实在难属“优秀”.大多数教师只写了一两句套话,或干脆说“很好”,便草草收尾。  相似文献   

18.
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要在学校上公开课,他拿来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课件给我看,让我“指点一二”。这是七年级的一节文言文课《孙权劝学》。我不能不佩服他的仔细与用功,单教案,就写了四页;前面的“教学目标”,列了五点。  相似文献   

19.
我的备课观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