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巷探幽     
很幸运,我一到这个班就坐在临窗的一行。每天向窗外张望,只见远方是景山公园的一角,仅能看见翠绿的山的一部分和山上的亭子。这景色常被笼上一层淡淡的雾气,仿佛虚幻的一般,况且.它也太著名了  相似文献   

2.
简单的幸福     
常常都会有毕业了很久的学生打长长的电话给我,向我问好,跟我聊天。记忆中并不活泼的孩子,仿佛一瞬间也变得健谈起来,跟我讲工作也讲生活,或者是一些俏皮的想念老师的话。未了,常常会说:谢谢老师,觉得做您的学生我好幸福。  相似文献   

3.
美术教学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这样说,"老师,给我一个临本吧""我不会画""我想不出来""这太难了",学生会用许多理由拒绝创新。学生已习惯于临摹别人的东西,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大脑。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4.
我在小学从教多年,总希望每节课孩子们能专心的听讲,可是一些孩子的不良表现常常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一堂精心设计的好课归于失败。我也常常听到老师共同的心声,现在的孩子把老师没放眼力,那象我们那时,老师教室门口一站,教室顿时鸦雀无声,而现在的学生,你站到讲台上也不理你。  相似文献   

5.
在每个人的经历中都会遇到许多老师,那些好老师留在学生记忆中永远是暖暖的;相反,另一种老师留给学生的是永远的痛甚至是恨。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因为父亲也在这个学校当老师,因此我在学校就受到了一些特殊照顾,经常能够得到老师的关心,受到老师的赞扬也比其他同学多些,这让我感到特别开心。是他们让我的童年多了许多快乐,多了许多自信。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好喜欢老师这个职业,想着有一天我也要当一名老师。  相似文献   

6.
钱伟 《贵州教育》2012,(11):25-25
近一段时间,上四年级的儿子常常向我炫耀他被老师表扬的事,看他那神采飞扬的样子,比我给他买一个梦寐以求的“溜溜球”还高兴。我问儿子:“是什么事老师表扬了你?”他说一次是他帮助同学扫地,另一次是拾到5角钱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听后,我非常钦佩儿子的老师不失时机地表扬和赏识学生的做法。同时,也引起我在教育教学中对赞赏学生这一课题的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孙秀峰 《师道》2005,(12):37-38
初为人师,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做学生时的一些荒唐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有点难为情。记得在读初中的时候,我常跟老师顶撞,在老师们的心目中我可能也是一个“问题学生”。可我自己却从来就没有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  相似文献   

8.
那天去听一老师上教研课,课是经过准备的,但是我还是只坐了十多分钟,就觉得很不耐烦了,盼望下课。但也就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突然觉得,真正盼望早点下课的其实是学生,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在这里坐上几个小时,可能早就厌烦了。 也就在那时,我突发奇想,我们能否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了解学生的感受。 诚然,多少年来,在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之间,老师始终是老师,学生也永远是学生,所以老师也就天经地义地站在比学生高的位置,老师也心安理得地俯视着学生,老师也理所当然地要求所有学生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做老师认为都应该做好的事…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许多学生苦于思考问题,老师也常常抱怨学生学习不动脑子。我觉得与其抱怨学生不动脑子学还不如老师多动脑子教。在物理教学中,直接给学生教授一些抽象的问  相似文献   

10.
刘东 《教育文汇》2014,(2):26-26
“这么简单的问题,我反反复复讲了四五遍,这几个学生还不懂,真没辙了!”“这个学生没救了,上课是虫,下课是龙,作业一塌糊涂。一个班有几个这样的学生,老师就遭罪了。”在办公室里常常听到一些同事这样抱怨。多年来,我也这样抱怨过。不久前听了一位校长关于“鱼牛”的寓言,想到自己对一些学生的抱怨,觉得有些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11.
作评改是语教师最头疼、最费劲的事,往往是花了时间,没有效果。原来我一直习惯于对每个学生的每篇作精批细改,批语也挖空心思尽量多写一些,好让学生知道老师是重视他的。虽做得呕心沥血,但学生对我的付出并不领情。每次作本发下去,只是随便一翻,看一个分数,就丢在一边了。这种无奈,我想许多老师都有过。新课程实施后,学生的作量比以前多了一倍,使我想到“再也不能这样做”。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把长期霸占的作评改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并积极尝试多种作评改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40多岁了,高高的个子,胖胖的身材,时常穿着那套校服,朴实、大方。妈妈是一位人民教师,她很爱自己的工作,对待学生比对我还好,常听家长夸妈妈。有一次,天色已经很晚,可就是不见妈妈回来,等我吃完饭,写完了家庭作业,妈妈才回家。妈妈关心同学比我还重,她班上一个学生失去了父母,妈妈拿他当自己的孩子看待,用自己的钱为他买学习用具、生活用品,还常常把那个学生领到家中吃饭。有时还把我的衣服拿出来给他穿,为此,我常常和妈妈闹意见。可妈妈说:当老师不光要教学生知识,还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妈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是第几次到台上上课了?生:(齐答)第一次。师:(惊讶地反问)第一次吗?(学生沉默)师:好,老师给你们数。前年北京特级教师到我市上课时,你们上过台两次;去年地市“新世纪学术研讨会”上,你们和我上了一次;那今天是第几次?生:第四次。师:瞧,比老师还多两次哩。从次数上讲,你们比我多,从经验上讲也比老师更丰富,从胆量上看也应该比老师胆量更大,那思维也一定更活跃。好,我爱听“胆量大,思维活”,这可是你们自己说的,现在我就要看看你们胆量是否真的比老师大,思维是否真的比老师活。…  相似文献   

14.
冯梅 《广东教育》2003,(4):63-63
不止一次被学生问过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我的考试成绩总是比别人差?家长会上也被家长追问: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为什么总上不去?对待这样的问题,我常常只能隔靴搔痒地说些诸如你(你的孩子)其实很聪明,理解能力也没问题,只是要多注意基础知识的巩固,多做习题,注意学习方法之类的套话。这种话说多了,自己都觉得无力,估计对学生和家长而言也多半是废话,好像没错,但也没多少用。静下来,我就想: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呢?我们习惯于从学生听讲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去分析问题,可现实却总让我们碰壁。后来…  相似文献   

15.
李柯豫 《今日教育》2023,(11):65-67
<正>“爆哥”是我接手的历史课班中“最火”的小伙子。小伙子是年级运动明星,学习努力,在班上的人缘好,也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代表。如此优秀的孩子为什么会有“爆哥”的绰号?九月开学,我担任高一一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个班是年级优班,学生整体学习很认真,态度比较端正,每次上课课堂氛围很好,很快我也记住了几个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名字,下课后常常有一些学生围着我继续做一些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开学第一课让学生谈谈如何学好语文 。其中一个女孩的话引起了我的思索,“老师,在阅读理解中,我总是与老师的答题思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既让我庆幸又让我苦恼,毕竟在考试中按着老师的答题思路回答比较容易得高分,而我却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解题时常常被多扣分。我在犹豫:新学期是否该放弃过多自我的思想,是否该学着像其他同学一样按部就班的思考问题,不再执著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当时的我被她的话深深地震撼了,难道曾经的我不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吗?  相似文献   

17.
我在大学里教书,时常感到今天的师生关系和过去又完全不一样,学生并不一定比老师知道的少,因此我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定,我在学问上可能不如我的学生,他看的书可能比我多,他的阅历可能比我丰富,但是我的训练比他更严格,我是严格的经受过了基础教育、高等本科教育、高等研究生教育这样一些不同阶段的训练,我知道如何严格地做学问,我可以对我的学生做训练。所以我对我的学生说,  相似文献   

18.
雨情     
我坐在临窗的书桌前,望着窗外的雨。雨不是很大,却淅淅沥沥地下着,连绵不断,细细密密,很不爽利。又是这样的天气,我的心不免一沉。记得一个月前,也是这样的天气,雨幕笼罩下的天空阴沉沉的,屋子里的气氛更是冷冰冰的。母亲又为了一点小事和父亲争吵起来,一怒之下,父亲夺门而去。我正坐在临窗的桌前写作业,听到重重的摔门声急忙站起,伏在窗台上向外张望。眼见父亲的背影像一阵风似地愤愤离去,我心里也不免恼恨起来:母亲总是为一点小事无端争吵,她难道从没想过我的感受吗?我勉强压下心头的不满,尽量让自己不去想他们的战争,埋下头继续写我的作…  相似文献   

19.
简单的幸福     
常常都会有毕业了很久的学生打长长的电话给我,向我问好,跟我聊天。记忆中并不活泼的孩子,仿佛一瞬间也变得健谈起来,跟我讲工作也讲生活,或者是一些俏皮的想念老师的话。未了,常常会说:谢谢老师,觉得做您的学生我好幸福。这一刻,为懂事了的学生欣喜、感动的同时,心底里还不免泛起对自己职业的深深敬意。因为,我的生活里常常都会出现诸如此类的温暖画面——便也因此而欣慰于这属于老师的简单幸福。当我走在校园里,调皮的男学生突然跳到眼前,大声地说一声“老师早上好”,然后飞也似地跑掉;寂静的周日下午,李子成熟的季节,羞赧的女生轻声地敲门进来,把四颗又大又红的果子放进我的手里;抽屉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漂亮的记事本,记事本中的纸条上说:老师,我成功了!我们一起分享。还记得我的学生中有一个叫伟的,是班上最调皮最捣乱的男生,让我几乎为他急掉了一把头发。多年之后他写信告诉我他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说“一直都想要来学校再看看。因为一直都很怀念老师。还记得那时候因为玩游戏花光了生活费而经常在您那儿吃饭,您家里总备有一双我的筷子;也总是记得自己每次闯祸之后您苦口婆心的样子,有一次跑出学校竟让您找了大半夜……那时候总是惹老师生气。可是这么...  相似文献   

20.
赵秀莹 《黑河教育》2014,(11):87-88
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是我一直探索研究的问题。以往我常常采用启发式教学,努力将一些问题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但总有一些学生不愿参与其中。于是我就改变了提问的方式:"老师遇到困难了,谁能当小老师来教教我,看谁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老师,把我教会?"最初学生还能够主动用心地思考问题,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但这种做法用过几次之后,效果也明显不如从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