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生,是班级中相对来说处于先进状态的学生。一般来说,优秀生是好苗子,具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素质,如果教育得法,他们将来很可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和骨干力量。但是,由于中小学生可塑性大,生理、心理发育的各种矛盾的交织,他们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如果放松了教育或者引导不当,就有可能使他们走下坡路甚至走上歧途。实践告诉我们,越是优秀生,越是要对他们进行密切的关注,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一、优秀生心理因素的特点与心理矛盾1.优秀生心理因素的特点优秀生能够有意识地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学习,注意的目的性强,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单蕾 《教育艺术》2007,(5):55-56
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相当大的精力投入到对优秀生及差生的教育中.由于优秀生品学兼优,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偏爱;而后进生存在的毛病和问题比较多,教师也更为关注他们的细微变化.教师在这两方面投入较大,很难再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关心中等学生.而我认为,如果能够关心一下中等学生的话,无论对整个班级的教育还是教学工作来看,都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个性特征都不相同,因此,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也要根据不同特征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特别是优秀生的思想工作。由于优秀生的“优秀”,优秀生往往容易产生“骄、娇”二气,他们的缺陷往往不仅他们自己意识不到,就是教师也未必看得真切,可怕的是,由于他们是优秀生,备受老师喜爱,对他们身上的这些缺点许多教师都能迁就,或者认为是“瑕不蔽玉”,所以视而不见,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以致任其发展,使他们的一些不良心理倾向肆以蔓延,痛失教育良机。  相似文献   

4.
李志诺 《学周刊C版》2011,(5):207-208
优秀生的心理状况历来是小学教育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教师心目中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后进生因倍受冷落、讥讽,心灵最需要安慰,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对他们倾注了大量心血;而优秀生由于成绩突出,无须教师费心,因而他们的心理成长状况也随之被忽视。  相似文献   

5.
要重视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班主任做思想工作习惯于将精力集中到“差生”身上,而往往忽略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认为“优秀生”学习好,其它方面没必要“多操心”,总是以自豪的心情看待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不大注意他们的缺点和不足。我的体会是,对“优秀生”的思...  相似文献   

6.
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感到对后进生的教育是一项艰苦、长期、细致的工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不能忽视对后进学生的教育。一个班级一般存在着三种学生:优秀生、中间生和所渭的“后进生”。从哲学的角度讲: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优秀生、中间生、后进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仅从所谓的“后进生”而言,在班级人数中虽然有限,但他们的影响力一般来说比较大,如果对他们不抓紧教育、引导,任其变化,就会影响整个集体的健康、发展,如果工作做得恰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方式科学合理,这部分学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7.
对优秀生的管理往往认为他们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因而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管理放松了,这就造成了优秀生出现问题的较大空间.所以要加强优秀生的管理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习惯地将教育不公平的眼光投向后进生的时候,很少去考虑那些沉醉于鲜花和掌声中的优秀生的教育公平性。当我们走进这些优秀生的内心.我们会发现他们在收获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能优秀成“大家”的是少之又少。我们需要思考教育对待优秀生的公平性,让优秀生的教育也回归公平。  相似文献   

9.
在我看来,优秀生的诸多毛病,其实质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解决"优生之困",实际上就是要破除优秀生的自我中心心理. 首先,悄无生息地在班级里忽略他们.力争不让全班有明显的觉察.如果这些优秀生是班干部或课代表,并且表现出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为班级服务的态度,那么就由其他的同学来暂时取代他的工作,悄悄地给他们一点儿打击.由于不再担任班干部,可能会逐渐淡出同学们的视线,他们原有的优越感自然会趋于淡化.  相似文献   

10.
教师既要教好书 ,又要育好人。但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 ,我们一些教师往往将教育注意力集中在后进生身上 ,而忽略了对优秀生教育。通常 ,教师多用赞许的眼光看待优秀生的优点和长处 ,而不太注意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 ,我深深体会到 :对优秀生的教育不仅不能忽视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 ,还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尤其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由于“—俊遮百丑”的光环效应 ,往往被人们有所忽视。优秀生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家庭教育的误区据有关资料显示 ,对 12 0 0名中小学生家…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学校里,大学生也可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三部分.其中,优秀生、后进生比例约占20%—30%,而中等生比例约占70—80%.“中等生”是指那些学习平平,各方面表现一般或学习成绩较好,但集体观念不强、不力求上进的学生.对这相当大部分的中等生,如果引导得好,教育得好,他们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向优秀生转化.如何对“中等生”进行思想教育?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育中,班主任常常以为优秀生学习刻苦,求知欲强,成绩突出,遵守纪律,不必让教师操心。因此,班主任给予他们关心,爱护备至,却忽视了对成长在掌声和鲜花的优秀生的教育辅导,忽视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校、家庭、社会由于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片面追求学生的高分即学业优秀,忽视或放松了对学生尤其是学业优秀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致使学业优秀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学优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中阶段,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学生除了增长文化科学知识外,还将对人生、对世界形成自己的看法。教育,要求每个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但是在对高中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一些教师往往将教育的注意力集中在后进生身上,而忽略了对优秀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通常,教师多用赞许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而不大注意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在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对优秀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不能忽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应给予特别的重视。前几年,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被削弱,加之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队伍中滋生了不少消极因素。一些“优秀生”往往只是学习成绩优秀,德体美劳诸  相似文献   

15.
浅谈对优秀生的教育学校的教育,要求每个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但是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往往将教育的注意力集中在“后进生”身上,而忽视了对优秀生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通常,教师多用赞许的眼光看待优秀生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注意校正他们的缺点和不足。长...  相似文献   

16.
季丽梅 《教育》2015,(7):11-12
在我们任教的每个班级里,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后进生、优秀生,而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可能将更多的爱洒向班中的后进生,而忽视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实,在那些所谓的优秀生身上,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即使他们天生是块美玉,同样需要我们精雕细琢才能成器。因此,作为教师,也应满怀爱心地注视优秀生的成长。引导教育,树立远大理想一般来说,优秀生的学习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把学习上的精力分散在其他方面,就  相似文献   

17.
班级中的优秀生学习刻苦、求知欲强、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强、遵守纪律等,班主任给予他们的关心爱护备至。正因如此,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常常被班主任所忽视,优秀生有好胜、自负、抗压抗挫弱等不良心理,教师应该帮助优秀生树立远大目标,找到一面"镜子",提高抗挫能力,利用赞扬和批评、指导优秀生自评、带领优秀生开展帮扶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班级中都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他们各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每类学生加以分析研究,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案,以发挥教育的最大效能,使各类学生共同发展。一般来说,英语优秀生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记忆力好,模仿力强,学习方法合理.学习习惯良好,并月.喜欢表现自己,但他们往往自我评价过高,容易骄傲自大而且不爱吃苦.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针对这些特点,我对他们采取了如下施教方案:一、强调思想品德教育1.教育英语优秀生谦虚谨慎、平等待人英语优秀生一般智能较高,成功的经验较多,因此容易自高白大,瞧不起别人。首先,利用业余  相似文献   

19.
邵晓光 《辅导员》2014,(24):59-59
每个班级中都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他们各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每类学生加以分析研究,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案,以发挥教育的最大效能,使各类学生共同发展。一般来说,英语优秀生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记忆力好,模仿力强,学习方法合理.学习习惯良好,并月.喜欢表现自己,但他们往往自我评价过高,容易骄傲自大而且不爱吃苦.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针对这些特点,我对他们采取了如下施教方案:一、强调思想品德教育1.教育英语优秀生谦虚谨慎、平等待人英语优秀生一般智能较高,成功的经验较多,因此容易自高白大,瞧不起别人。首先,  相似文献   

20.
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秀生是学校教育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背后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为了使优秀生真正的优秀,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