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个优雅而缓慢的过程。我认为,"慢"下来不光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打造实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必然之径。特别是科学课,在慢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假设、质疑;在慢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在慢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实验、分析。如果这些我们都做得很好了,又何愁你的课堂教学不高效呢?所以,作为科学教师,应该让你的课堂"慢"下来。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慢"下来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2.
教育需要等待。语文教学应该让"等待"走进课堂,这种等待是一种饱含着期待和欣赏,充满启发和引导的过程。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们期待学生与文本第一次心灵上的碰撞,在"慢的艺术"中细细品味阅读教学的美好和愉悦。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是慢的艺术,但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也不自觉地卷入了效率至上的浪潮之中。走进课堂,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老师一提问就期待学生马上给出答案,学生一回答老师就马上作出评价,快马加鞭中,课堂环节设置之多,教学节奏推进之快,令人惊叹!然而,在这样看似收获颇丰的"大容量"课堂上,我们却很少看到学生在静心思考,很少听到学生在独特表达,儿童的身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们的校园里,周杰伦的《双节棍》的"嘿、哈"伴随着孩子们的手舞足蹈,广场舞《小苹果》的"不!离!不!弃!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的边唱边跳,似乎被视为一种时尚,走进了校园。小学音乐课上,教师的《小燕子》、《童年》、《我的祖国》怎么也响不起来,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唱自己的喜欢的流行歌曲,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然而,聆听着孩子们的心声,令我们教师们不得不反思,下面谈谈自己对流行音乐、流行歌曲的看法以及让流行音乐进课堂的种种做法。  相似文献   

5.
程云 《成才之路》2014,(32):84-85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考的。"我在语文教学时尝试着运用音乐、图画、诗歌、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体味到语文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一、简笔画——助生解读在课堂上大量运用简笔画进行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简笔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在导入新课时我就在黑板上迅速地画了  相似文献   

6.
一、开放式阅读教学,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教学理念,是在呼唤生成的课堂,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教师怎么问,如何答;怎样总结,如何过渡,一一设计.为了“完美”地完成既定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师生步步为营,短兵相接,当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卡壳”或“争议”时,就急于把所谓的“标准”答案“抖包袱”给学生,殊不知这是在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试想,教师在课堂上还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期待、独特体验吗?这样的课堂又能生成些什么呢?在孙建峰老师执教的《钓鱼的启示》中,他对于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期待+希望=快!快!快!快拿到最新出版的《时代教育》!快将自己的新作寄到编辑部!快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精彩文章!"真希望每天都有新一期的《时代教育》!"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我可以提一点建议吗?我希望在《时代教育》上看到更多的好作文!"我希望……"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的一天,我在同学家的书橱里无意中发现了《小学教学设计》,好奇心促使我开始翻阅里面的内容。嘿,里面有一篇拼音教学设计,我正愁着如何去准备参加学校举行的拼音教学课堂评比呢,这下可有办法了!我参考了杂志上的教学设计,再加上自己的创意,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嗬,我还真得了课堂教学比赛的冠军呢!从此,我与《小学教学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小学教学设计》我是每期必订,每篇必读。时代在前进,《小学教学设计》的版面和内容也是日新月异:精彩的片断赏析——感受名家精湛的教学艺术;有趣的拼音教学——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帮你把…  相似文献   

9.
"童心慢数学",即教师从容地面对课堂,悠闲地组织教学,优雅地见证学生进步,在"童心"课堂上进行数学"慢"教育。结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作业设计上的实践,辩证地阐述"慢"不等于拖沓无为,而是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慢"不等于目标游离,而是让学生更好地提升;"慢"不等于一味就低,而是让学生更好地应用。进一步思考如何实践"童心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一种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上教职,课堂给我的感受是一间教室、一群学生、一纸教案、一项任务,以铃声开始,以铃声结束。课堂是另外一个存在,我只是去那里,完成我的任务,我期待任务完成得漂亮一点儿,我期待学生能掌握我教授的知识,我期待我的表现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我期待课堂能少给我一些挫败。我尽管在课堂里面执行着“公  相似文献   

11.
滕瑞娟 《生活教育》2012,(13):30-31
从站在三尺讲台上那一刻起,我心中就有一个梦想:我期待自己的课堂精彩,我期待自己的学生成才。转眼八年光阴划过,我发现教学尤其是语文不应是一件功利的事情,这是一门需要等待学生成长,需要对生命进行平等观照的学科。一节《再别康桥》带给我很大的收获与思考。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太好把握的一种体裁,所以讲《再别康桥》前,我内心是很忐忑的。我非常担心课堂会沉寂无声,学生不能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或者即使是有所体会也不能准确表达。所以在鉴赏“青荇”这个意象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教育如品琴     
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了一对千古知音,让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传颂至今。知己难得,知音难觅。为人师的我们,何尝不在苦苦寻觅着自己的知音!课堂上,当学生与我们心灵相通而一语中地时,那是何等的幸福!反观我们的学生,又何尝不在殷殷期盼能遇上知我念、明我志、懂我心的师者呀!教育是一门相知相融的艺术,课堂教学是师生心与心的碰撞、灵与灵的...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如百花般齐放,它对我们的一线教师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杀手锏",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手法。这种教学艺术是因材施教,因学习的对象不同而具有自己的个性。要想让学生不在枯燥乏味的环境中学习,一线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在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上下工夫。要想打造艺术化的课堂,更需要教师竭尽全力的付出。怎样才能在三尺讲台上,吸引学生的眼球,为学生塑造一个完美的艺术课堂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一线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我带孩子们学习着《快乐的节日》这篇课文,那是一首歌的歌词:"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其中的快乐滋味,我找来了这首歌,在课堂上给他们欣赏。欢快的旋律让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听完一遍,我满脸期待着问:"小朋友们,这首歌真好听呀!你想到了什么?"我想象着,接下来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自己很多快乐的经历和心情。  相似文献   

15.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中,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堂上学生争着发表、交流自己的观点,使课堂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节课之所以能让学生津津乐道,意犹未尽,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成功搭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脚手架"。一、出发之前很多计算法则教学课都是  相似文献   

16.
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是初二(12)班的音乐课,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的《唱脸谱》,目标是学会歌曲《唱脸谱》,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当学生踏着《唱脸谱》的音乐步入音乐教室时,洋溢在脸上的表情告诉了我,他们很喜欢这段音乐。待他们坐在了各自的座位上,我停止了音乐,准备上课。教室里还是说话声不断。我静立着,并注视着他们。几分钟后,教室还是安静不下来,顿时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说话的同学都停下来!”学生被我的厉声镇住了,我对他们数落了一番。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接下来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一节课下来,我的肚子气得鼓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的"冷场"现象,可能很多教师遇到过。我也不例外,为此我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记得教学《"番茄太阳"》一课时,学生就让我尴尬了一回。这是一篇充满着童真童趣的好文章,我本以为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积极发言。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竟表现得毫无兴趣,懒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一度出现了静默的局面。即使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何其重要!那么,教师应如何抓住课堂契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一、质疑问难,激励创新第一,从课题入手质疑。如课文《桥》,当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时,我这样提问:"你们回忆以前学过的《桥》的课  相似文献   

19.
学校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赛课.带着一种期盼的心态,我走进了课堂.我期待这些已经站在讲台上5至10的青年教师能够树立起课堂的标杆,让自己对语文教学能得到充分的思考.一堂堂课,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的一次次对话.三位年轻的语文教师,三节课——《生命桥》《灰椋鸟》及《广玉兰》,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展现了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课堂教学提倡洗炼的粗线条设计,留出足够的空白,使教学过程中拥有更多生成的东西,让蓝天白云的课堂拥有更多的自由时空。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给学生"留白",给知识"留白",达之教与学的交互融合,展现课堂的生命活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课程体验,追寻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所以课堂"留白",能让师生都有自己思索、开创的领地,让课堂教学更能与时俱进。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习新课标的体会说一说"留白"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