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教学目标】1.自主探索、交流、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教学目标】1.在操作实践中,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猜想、分析、推理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尝试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感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8~59页。【教学目标】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2.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为后面研究其它平面图形的特征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相似文献   

5.
下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节课的教学片段:1.出示两个图形.提问: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交流思考方法,教师指出可以应用转化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揭示课题.2.(1)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学生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相似文献   

6.
屠林峰 《新教师》2023,(9):82-8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例1、例2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能辨识四边形,并在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2.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探索过程,初步学会从边和角两个维度研究四边形特点的方法。3.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察、动手操作、语言概括等能力,为后续研究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58-6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知并初步整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6页~18页。【教学目标】1.经历摸一摸、描一描等学习过程,体验"面"与"体"的关系,初步发展空间观念。2.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及圆的特征,并通过围一围、画一画等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教材简析】"认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第77~7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1.
第五单元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本单元教材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两个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和周长。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简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掌握图形的含义和大小比较,单位面积等知识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解决简单几何图形问题的能力,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平面图形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通过有序观察,动手实验,合作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第77—7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97):79-80
数学学习是一个探索知识和发现规律的探究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观察和比较中理解物体面积的意义,指导学生通过数图形中的正方形个数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含义,即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每行摆的格子数×行数(长×宽),使学生明白求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图形中包含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并会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在这个观察、比较、分析、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方法,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提出要学生画一个面积为2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按照一般方法,画正方形需要知道它的边长,这对小学生来说,显然是办不到的。学生在试画着: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分米,太小了;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面积4平方分米,又太大了;他们又分别画出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比较灵活地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知识进行相关变式练习的解答。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探究、实践,发现并解决问题。3.通过举例、观察、发现等数学活动,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进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4.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方法的妙处,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过程:一、基础部分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把自己的所学  相似文献   

19.
[题目]把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20%,另一边增加2米,得到一个长方形,它与原来正方形的面积相等。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与解】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关键是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应该从哪里人手呢?先根据题意,画出下面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P51-P52,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常见的三个面积单位.2.验证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感知它们的实际大小,会画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理解它们的意义.3.在观察、测量、比较、验证等数学活动中,感知1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