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面积》一课在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里是作为单独一课的。书中写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我在一次执教这一课的过程中,产生了这样一个困惑:学生的确能说出什么是面积,但一到运用时就会出问题。仔细一想,发现"面积"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小学德育》(1995.5)上刊登了《看澳洲人教勇敢》一文,大意如下: 一位移居澳洲的中国人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回家,儿子拿出自画像给他看,他定睛细瞧,却是一堆骷髅,大惊之余,细究原因,才知是为了上"勇敢"课做的学具,就连教师也有自己的骷髅图.原来教师是想让学生与这些同名同姓的"鬼"接触、拥抱,以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黄建业是湖北省著名的特级教师。 他的《把学生引进思维的天地》一文载入全国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经验荟萃》一书,《太阳》一课的教学录相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录相课在全国义务教材培训会上展示。 他曾在广东、四川、海南、广西等地上公开课。四川德阳的一位同行听了他的课后感慨地说:“好久没听到这样好的课了!语文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就是应该这样学语文!”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留下的是数学思想及思维能力训练,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学重视概念教学,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深入浅出地进行概念教学,本文以一节《椭圆》的概念课介绍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案例背景]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中谈到: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要弄清这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 本人在参加本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磨课活动时,发现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前概念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如何在学生的这些本土概念的基础上建构科学概念成了我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肖勇 《考试周刊》2014,(79):61-62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中是这样对"问题教学"作阐述的: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作者认为马赫穆托夫的这段理论可作这样的概括: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仅仅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对知识产生"疑",从而能自主地生成"问"。本文对如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从不同方面作出探讨,以期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经历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研磨过程,我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深刻的感悟:只有去追寻学生的真实思维才能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一、高效课堂:在学生真实思维的起点处辨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单元的内容,此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解读教材,显然将  相似文献   

8.
上半年我听了一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学弈》的阅读教学课。这位老师是这样教的:首先,他让学生拼读文中注音的生字。接着,他强调"缴"是多音字,在这篇课文中读"zhuó"。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注音的生字。认识生字以后,开始让学生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教课,有两个重要的关注点:一是教案,二是学生。既关注教案,又关注学生,这是我们的追求。一心想着教案,能把课教好吗?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断。一位教师教《白杨》一课,师生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师: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的"心"指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复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型。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如何上好复习课,不同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与不同的做法。下面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为例,谈谈我的思考:课前,我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复习要求:一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成知识树形图,或绘制成表格;二是寻找记录与此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及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既使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又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不足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由刘伟男老师的《游戏的公平性》一课,反思课上得顺利的"背后"。好的学习,一定是基于学生真实经验的自然生长。好的学习,应该给学生一个直面自己原有认知困境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从混沌中挣脱出来,一步步走向清晰,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原有的经验"撕裂",从中获得认知和思维的"迭代和升级"。课堂,需要让学生真正经历这样的过程,即便这样的过程充满未知数、不可控因素,并且艰难。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何其重要!那么,教师应如何抓住课堂契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一、质疑问难,激励创新第一,从课题入手质疑。如课文《桥》,当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时,我这样提问:"你们回忆以前学过的《桥》的课  相似文献   

13.
【案例】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到一位老师执教《圆的面积》这一课,为了充分体现课堂是属于学生,他是这样教学的。  相似文献   

14.
听了不少课,常常也在思考,现今的语文课该怎样上才能上出品位,上出好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就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引领要有"度"新课标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对话"并不是一种容易把握的情形,如在《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中,有位教师是这样和学生展开对话的:师:这位哲学家给他的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课是什么内容?(生答:去旷野里除草)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育》2012,(7):109-111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76页的内容。“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倍”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今后学习分数、百分数、比、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罗素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到:“儿童教育中所教的概念少而重要……儿童应该使这些概念成为他自己的概念,并且...  相似文献   

16.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是苏州市优质课比赛的课题之一,与以往比赛课题的不同之处在于本节课不是新授课,而是面向即将会考的初二学生的一节复习课。笔者坐在学生中间,领略了不同教师对同一节课的不同处理与展示。课后不禁开始思考初中生物复习课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如果自己上这节课,会如何处理?1复习课的定位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看,如果说新授课教学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采用"自下而上"的程序逐步建构核心概念的话,那么复习课则应该是以课程标准为  相似文献   

17.
王少平 《学子》2013,(3):60-61
数学教学应该说是数学概念的教学,而数学概念教学的核心目标即"理解""。乘法分配律"作为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其教学任务的核心应该是"理解概念的内涵"。不久前,笔者听了两节"乘法分配律"的同课异构的课,两节课不同的教学设计引发了笔者关于如何围绕概念的本质内涵进行教学的思考。下面,将结合两节课进行具体分析。案例描述一(一)情境中初步感知1.拍手游戏: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表示教师共拍手的次数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什么是面积". 课前思考: "面积"概念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本节课的数学核心知识是什么?如何达成<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教学目标?体会自选度量单位的多样性和感悟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让学生的面积概念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些是我设计教学时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家成 《中国德育》2014,(19):58-59
正2月2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北京十一学校改革记》。笔者当时边读边想:改得真像国外的学校啊!9月2日,《光明日报》又刊发了黄全愈的《从走课制里"走"出什么?》一文。作为海外华人学者,黄教授"惊讶"于中国无"走课"概念而只有"走班"概念,认为:"所谓‘走班’还是跳不出传统‘班级’的概念。其实,要走的是‘课’,要跳出的是‘班’。"他看重的美国的模式是怎样的呢?"一下课,学生们匆匆忙忙赶到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一种令人担忧的教学套路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一连听了6节《合欢树》(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课。6位教师上课,内容与程序却基本一致———先让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再集体讨论课文的内容: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合欢树象征着什么?然后拓展讨论: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母亲?应该怎样对待她的唠叨?应该怎样热爱母亲?最后投影一篇内容相近的写母亲的课外文章,让学生说说它的主旨。听完这些课,我不禁感叹:语文阅读课是这样上的么?但这样的课又似曾相识,仔细想想,不久前连续听了多节初中课文《散步》的教学,也是这样上的。如果打开互联网,这样的教学设计也是屡见不鲜,足见这种教学程序已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