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凤芳 《考试周刊》2013,(56):51-52
本文以六年级上册《麋鹿》一文的课堂教学为例,从"精选词语训练,丰厚语言积累"、"巧抓段落对比,深化语言理解"、"活练口头表达,内化语言运用"、"激活情感体验,拓宽语言感悟"等方面阐述如何读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练习多是单一指向学习结果的,对实践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缺乏高级别的思维过程,学生无法对语言实践的过程进行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设计"语用型"练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循文设路——以"练"促进语言习得、基于文本——以"练"提升语用能力、拓展文本——以"练"培养综合能力,是有效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文章作者围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朴素平凡的语言、品味幽默的语言、体验积极向上的语言、在"学""练"中学练语言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让学生走上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之路,在实践中品尝语文的真味,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赵克明 《教育文汇》2012,(11):38-39
近年来,语文学科作业出现了与理科"接轨"的倾向,市场上销售的按照理科训练模式编写的语文训练册比比皆是,从"模块训练题",到"单元训练题",再到"一课一练",其题量题型之多,其答案之标准化几乎趋向理科化了。这些"走俏"的练习册,正在悄悄改变着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他们奉行"拿来主义",照搬这些练习题课上练,课下练;学生的课桌上堆放的是山样的练习  相似文献   

5.
"学本课堂"需要我们高段语文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整合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感受体验。本文按照对"点"的理解、对"练"的操作、对"学"的思考等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高年级语言训练的重要性。立足教材,找准语言训练点,有效地落实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值得高年级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校教育科研课题<小学语文"四读巧练"教学模式>提倡以读为本,要求教学设计要以"读"去统率课堂的读、思、议、练,把"练"巧妙地贯穿于读的各个环节之中,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同步达到巧练的目的,这就成为语文教学中颇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做到巧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尝试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是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文学应用的过程,语言应用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关键点,而如何选择语言应用的点,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语用"教学任务,则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积极语用"的角度,重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剖析"无用"的"泡沫语用"入手,探讨了构建语用型阅读课堂的具体应对策略,包括镶嵌得体,探"文言";抽丝剥茧,现"文法";提纲挈领,解"文体";固本强基,寻"文化"等,并进而阐述了如何创设开放表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关注读写结合,实现语用的正向迁移等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8.
于永正老师说过。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语言这门工具,掌握它不能单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与繁琐的内容分析。而必须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读练结合。科学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切实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  相似文献   

9.
历经多年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形成了语文教育的基本观点:确定母语教育价值与定位;从语言学,解析"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确定"语文教学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思想、情感的发展目标";从汉字、汉语特点,"提升汉字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语言学、文学及教学论,提出"读写教学的本真"以及"读写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历史经验中,明确"我国的语文教育必须走中国的道路",要在继承传统语文教育基础上,吸取世界先进教学理论,发展我国的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提倡的"三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教学思想中的三个主体是密切相关的,教学只有进入"训练"过程,也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的过程,前二者才能达到和谐统一。再者,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润物细无声",这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它需要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语文素养,增加对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而这一切,都要从"练"中来获得。一、练字我们中国汉字的形体美在世界各国文字中是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习语言不是要从理论意义上去研究语言学知识,而是要从实践意义上学会最基本的语言运用,立足于练好最起码的、应用水平的语文基本功。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始于识字,兴于诵读,融于涵泳,成于习练。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基本途径只有亲历的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理直气壮地坚守"语言训练"这块阵地,积极探索语言训练的规律,不断实践和创新语言训练的途径和方式,通过扎实有序、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当下"学讲"的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言语实践活动中来,通过实实在在的听说读写练的实践,把握语言运用的规律,习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这是笔者反复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旗帜鲜明地以"语用"目标,引  相似文献   

14.
正"语用"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语用"训练就是立足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训练。通过"语用"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因此,从特级教师到普通教师,从展示课到竞赛课,不约而同地把对语言训练点的挖掘作为教师表达对"语用"理念理解的脚注。但是,最近我在《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的四节同课异构的听课中发现,同样的语言训练点由于对说和写的方法指导不同,而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规范语言应用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训练,提升他们掌握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从品词析句、模仿迁移和实践扮演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直至化解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效练测精简了语文教学的内容,落实了语文教学的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由"听"转变到做",在自学和训练中感悟、探究、体验、反馈,实现"有效练测"。  相似文献   

17.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然而在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却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脱离文本,架空语言,让学生空泛地讨论课文内容,思想上剥茧抽丝,抽象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精神"标签",形式上浮光掠影,脱离语文内核进行训练,分不清是语文课,还是思想品德课、活动课,缺少"语文味";二、从"师"从"本",解剖"精美文字",丧失语文亲和力,使学生厌烦、厌弃学习语文。一、走进"文本",感受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练作文实际上就是练思想",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与语言能力训练应紧密结合起来并贯穿写作指导过程。文章总结提出通过连续追问训练纵向思维,通过权衡比较训练横向思维,通过正反对抗训练辩证思维,通过怀疑否定训练批判性思维等具体实践操作途径。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环节中的"三部曲"是指"多读、多思和多练"。"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语言训练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一项最基本的语文基本功之一,又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思"是指在学生多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能自我解决问题。"多练"是指学生的练笔,是在教学过程中或讲完一篇课文之后的各种形式的练习,是学生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和提升语文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是钱梦龙老师长期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训",指教师的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1]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把训练作为教学的基本形态,让学生在训练中获得知识,在训练中培养能力,在训练中拓展思维,在训练中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