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关于一个阿富汗少年成长的故事,也是他在背叛友情后自我救赎的故事。本文通过对主人公儿时背叛友情,在美国自我的成长并最终来完成内心的救赎这一线索,来展现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成长、背叛和救赎的故事.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复杂的心理形象耐人寻味,他对自身身份充满质疑,在不断地自我追问和反思中,经历了从最初背叛哈桑、对父亲由爱生恨到最终踏上故土拯救哈桑之子的成长过程.阿米尔的一切行为,都是遵循于内心的本真生命感觉.  相似文献   

3.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和美国为背景,是一个关于人性背叛、成长与救赎的故事,用真实细腻的视角描绘了主人公阿米尔在友爱中从背叛到自我救赎的过程,深受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喜欢。本文就作品中主人公阿米尔的人性追寻与心灵救赎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生》中的高加林这一文学形象的魅力并非源于他背叛的失败,因为就他本身而言无从背叛。亦非自我的超越,毕竟他还没有迈出人生的坎。是他的爱、他的奋斗吸引我们不断地阅读《人生》这部沉重而浑厚的生命之书。  相似文献   

5.
人性与兽性的较量是一个超越时空的永恒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巴尔扎克作品中出现的“人生论”、“宗教观”等思想进行探索,剖析人性的弱点,揭示产生人性“顽疾”的社会、时代背景。文章说明,发育不良的社会导致了人性的自我背叛、人格的自我崩溃。  相似文献   

6.
小说《追风筝的人》的叙事源于风筝,又结束于风筝。本文通过解读风筝在小说叙事中的隐喻与意象,剖析了主人公自我救赎与自我身份构建之路,进而揭示了忠贞与背叛,悔罪与救赎等复杂的人性纠结。  相似文献   

7.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畅销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代表作品,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和美国为背景,用真实细腻的视角描绘了主人公阿米尔在友爱中从背叛到自我救赎的过程,深受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喜欢。本文就作品中主人公阿米尔心灵的自我救赎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塑造了两个充满叛逆精神的人物形象--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在对压迫的共同反抗中他们结为同盟,保持着精神上的高度契合,维系着彼此完整的自我.凯瑟琳对爱情的背叛使他们相继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自我分裂的痛苦使他们踏上了追寻自我的艰难历程.最后在死神的拥抱中,他们的自我得以复归,重返最初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处女作,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Amir)先是背叛自己的好友哈桑(Hassan),若干年后重新面对,经过艰难的努力,终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摆脱自责和愧疚,实现了自我救赎的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为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问题上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该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对《追风筝的人》加以解读,旨在揭示伦理对阿米尔从背叛友情到最后走上自我救赎之路的影响,而且对综合诠释阿米尔的人物性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拉斯通过小说《夏日夜晚十点半》,给读者们讲述了一个独特的情感故事,揭示了爱情的不忠与背叛的主题。在本文中,分析了杜拉斯在该书中巧妙、独具匠心的人物安排:面对爱情背叛的一方;背叛爱情一方;背叛的诱因一方。  相似文献   

11.
身兼学者和神职于一身的约翰·多恩一方面深受家庭传统的熏陶,在内心深处打下宗教的烙印,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一方面为了实现自己的世俗野心而背叛天主教,皈依英国国教,一方面又为自己的改教行为陷入深深自责;他一方面肯定人的情欲,追求肉体欢愉,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反省自我,祈求救赎。这样一种自我肯定和自我弃绝的矛盾贯穿了多恩生活的始终,也正是在对这二者的妥协中诗人实现了情爱与宗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背叛"主题存在于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一系列作品中,该主题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的写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犹太人在双重文化的夹击下身份认同的困惑。就"背叛"的具体内容而言,小说《美国牧歌》的背叛主要体现为对家庭的背叛,对主流文化和权威的背叛,以及对身份的背叛。区别于前期作品的叛逆姿态,罗斯在这部小说中开始直面自身的犹太传统,甚至以同情的基调正面描述犹太人的生存困境,表现出犹太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背叛"是蕴含在当代作家张炜长篇小说《家族》中的深层主题。在阐述交叉于历史与现实史诗中的忠诚与背叛这一矛盾的产生、发展的基础上,诠释了"背叛"是为了神圣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这一本质的内涵。在这一主题带来的震撼中又有着史诗般的毁灭与悲凉,凸显了主人公的人格力量、审美内涵以及对人生对人性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相似文献   

14.
《论修养》是一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理论专著,对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对广大党员和干部的修养,起过巨大的作用.然而,林彪、“四人帮”一伙炮制的《要害》却诬蔑《论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背叛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列举了所谓四大“罪状”.  相似文献   

15.
菲利浦·罗思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犹太作家.在其早期小说中流露出对犹太身份看似背叛和回避的困惑,通过对<再见,哥伦布>进行文本分析,揭示主人公尼尔·克勒门面对美国文化冲击和同化时的困惑和对自己身份的探寻,而这种困惑和探寻过程也是罗思对自我身份的寻求之路.  相似文献   

16.
“推敲”的故事是一个难于证明其真假的故事,但“推敲”二字在原诗中的更替却使贾岛背叛了本性;如果故事是不真实的,则是后世文人迫使贾岛背叛了本性.从而通过贾岛使中国古代文人背叛了本性。  相似文献   

17.
在人生舞台上,有的人在努力地表演,即使演技并不纯熟;有的人暂时迷失了自我,背叛了原先的约定;有的人习惯依赖别人,不懂得付出感情……他们都不完美,但是,都值得亲人、朋友、陌生人去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包容,带给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毕拉多 《科技文萃》2014,(6):124-129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汪峰和宣子怡在一起,为了让后者相信自己一定不会背叛,就存胸前纹了个章字,纹身师冷笑说‘纹章就不会背叛吗?’结果文章果然背叛了。”这个段子再次佐证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千古金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今年推出了哪些比“纹童”更让女人心动的高级珠宝表。  相似文献   

19.
女诗人夏宇在台湾诗坛实属异数,其特立独行的"先锋"姿态,持续延展了现代诗的存续时间和表现空间,或者在诗集出版样式上标新立异,解构成规;或者在抒情方式上摒弃传统,独树一帜;又或者在女性主体建构中从"背叛"走向"自觉".夏宇的诗彻底颠覆和瓦解了传统诗作的书写方式,在解构与建构中完成了对缪斯的追寻和对自我心灵的"逆毛抚摸".  相似文献   

20.
黄氏电影以女性寻找自我为起点,经历了“花木兰”与“还我女儿妆”的两难困境,最终由对父权社会的背叛走向了重写历史重塑自我的女性 躯体书写。其突出成就即在于,以“回到自己的屋子”的女性身体的写作方式,使女性寻找自己话语的叙事策略得以完形,并通过独特的经验内容对男性语语提出挑战。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在银幕上写具有独立人格理想和化精神的主体形象,这是中国电影化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