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铨 《钓鱼》2003,(22)
《钓鱼周刊》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调4钓2与钓2调4》,文章不长却反响强烈。有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评论,一致认为:钓目多于调目并非笑话。可以说,基本上可以作个了结了。读了《钓鱼》半月刊13期上的文章《为〈调4钓2与钓2调4〉鸣不平!》后,又查阅了衣作者的原文,反复思忖,觉得还有一些问题,有必要更深入更细致的探讨,以达共识。争鸣应端正态度和重视论据钓鱼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存在很多有待研究的问题,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我十分赞成王钓友提倡的在争鸣中应该“心平气和”“以理服人”,而不应该“摆出一付盛气凌人…  相似文献   

2.
张铨 《钓鱼》2003,(10)
《钓鱼周刊》2002年48期上有篇文章《调4钓2与钓2调4》,文中说:“在钩饵比重比水大的前提下,钓目只能小于、等于调目,永远不会大于调目”“一些钓友……最后闹出了钓目可以多于调目的笑话。”还说:“这些钓友不知道随着钩饵、铅坠落底,调目也在发生变化。‘调4钓5’实际上是‘调5钓5’;‘调4钓6’实际上就是‘调6钓6’;‘调4钓浮标躺下’实际上就是‘调浮标躺下钓浮标躺下’。”就以上观点我谈一点不同的看法,供广大钓友参考。什么是调目?调目是指钓系在半水中平衡时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半水是个模糊概念”,随着水线长度的改变,会改变水…  相似文献   

3.
兹飞 《钓鱼》2003,(16)
看了《钓鱼》第13期《为调4钓2与钓2调4鸣不平》(简称《鸣不平》)的文章,原以为文作者能拿出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衣钓友的观点,然而错了。作者仅用一个在玻璃缸中所做的一个实验反证了“钓目是可以大于调目”的结论,批评衣钓友用“永远”二字是武断了点。而对双方观点的根本分歧则认为是“对调目概念的不同理解”,“三位作者离开了衣钓友确定的前提”所引起。《鸣不平》作者站在中庸的立场,对争鸣双方各打五十大板,这真是一个糊涂法官!钓技争鸣虽不是政治上的原则问题、大是大非的问题,你尽可以按照你的理论观点去指导自己的钓鱼实践。但如果把…  相似文献   

4.
张炎冰 《钓鱼》2004,(14):32-32
“调4钓2与调5钓2,都是钓2目,是浮标确定了调目,还是根据鱼情设计调目和钓目7”有此疑惑的钓手不在少数。我注意到您在第七届“钓王杯”和第四、第五两届“海狮杯”比赛中钓底用的都是13目长标尖浮标,调4钓2。虽然您的成绩很有说服力,可总是避免不了空竿。请问,空竿率与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5.
某位著名钓手曾发表过《成也浮标,败也浮标》的文章,谈了他对鱼漂的感受,笔者深有感触。结合本人参加一场钓鱼比赛中关于用漂方面的得失,使我更对这篇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第一场:以钓梭鱼为主,钓组迟钝。5.4米超硬竿、2号主线、1.2号子线、配6号“狐讯”鱼漂,调3目钓5目!6目。第二场:以钓鲫鱼为主,钓组不灵不钝。1.5号主线、1号子线、0.5号“O C新关东”和5号“金龙”袖钩,配4号“鱼神”鱼漂,调5目钓4!5目。比赛开始后,周围钓友陆续开始上梭鱼。我的钓点也不时有鱼星冒出,但鱼漂有力度、有幅度的下沉却极少。二次有力度的下又都没有挂住…  相似文献   

6.
也说调标     
看了《钓鱼周刊》总第161期一位钓友发表的《调4钓2与钓2调4》文章,我被作者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尤其是分析调标时那种全面、系统、一丝不苟的态度,更令人不得不尊敬。但尊敬过后我又忍不住要提出几个问题与之商讨。是否“钓目永远不会大于调目”?先引用文章原文“在钓饵比重比水大的前提下,钓目只能等于或小于调目,永远不会大于调目”。文章中特别强调了要精确确定水线、风线的长度和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点且先赞同。现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1.假设合理的钓组;2.假设钓饵比重符合所定的前提;3.再假设水深1.8米。现我将水线准确地…  相似文献   

7.
学“台钓”都是从调4钓2开始,但现在不同了,11目的标尖调5目或6目,钓3目或4目;15目的标尖调7目、8目,钓5目、6目。标尖长度变了调目也随之“长高”,然而调目和钓目相差两目的格式被延续下来,并成为浮标调整的入门手段。从调4钓2说起调4钓2是台湾钓手长期研究、探索总结的经验。其操作程序是:“将带浮标的鱼钩、铅片抛至理想中的目标点,让其自然下沉,用加、减铅片的方法,使其达到水面上保持4目状态”。此时“鱼钩悬浮在半水”,然后“在鱼钩上装一小片铅片”,再“抛钩、压水,使鱼钩沉入水底,并逐步将浮标往上移,使它逐步达到水面上有2目为止”…  相似文献   

8.
张炎冰 《钓鱼》2006,(4):18-19
有人质疑调4钓2,说它是骗局。想2了,但钓来钓去总是被一种习惯势力想也是,调5钓1、调3钓3,乃至调10拉回到老路上来。这倒不是说其它调标钓5不是都钓上鱼来了吗!干嘛非要调方法不好,钓不上鱼,相反却是尝试一4钓2呢?然而,浮标怎么调总得有个基种新的调标格式后会拿它同调4钓2本指导法则,如果推翻调4钓2,就该另作一番对比。比如池塘中小鲫大鲫杂处给一个法则,遗憾的是质疑者只管破,而欲钓大鲫鱼时一般都会钓得钝一点,不管立,所以许多人还是循着调4钓2,然而盯住了一支浮标的调整是有限的,理由很简单,容易掌握。从调4钓2开始钓3、钓4,钓到5目、6…  相似文献   

9.
张炎冰 《钓鱼》2004,(24):22-22
学“台钓”都是从调4钓2开始,但现在不同了,11目的标尖调5目或6目,钓3目或4目.15目的标尖调7目、8目,钓5目、6目。标尖长度变了调目也随之“长高”,然而调目和钓目相差两目的格式被延续下来,并成为浮标调整的入门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何蔚蓝 《钓鱼》2012,(20):10-11
悬浮的调钓结合 调出浮漂的中心调目与钓目调4钓2是萧春平、廖心阳先生在推广“台钓”时调漂的一个入门方法。有些人就把调4钓2沿用至今。通过多年的发展,大陆也好,台湾也好,大家都在进步。  相似文献   

11.
华朝熙 《钓鱼》2012,(12):22-23
多日未逛淘宝网,眼前竟然满屏的纳米浮漂,可说铺天盖地。更有广告语:纳米材质(抑或纳米涂装),缩目杀手! 是啊,调目缩目,已是钓鱼人共同困惑而又无奈的一块心病,即使是大师高手,也无一例外。你想想,“钓鱼钓的是灵钝!”这是行家们的精典语录。那清早开竿前认真调好的调目,钓着钓着发现调目变了,  相似文献   

12.
柳树仁 《钓鱼》2004,(17):32-33
《悬坠钓颠覆钓鱼》文中说到悬坠钓推倒了“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的围城,十分中肯。经过长期的实践,钓手们摆脱了“台钓”的理论框框的束缚,推倒围城,轻装前进。但是,至今仍有人对调灵调钝之说坚持已见,大多数人虽说在实际的操作中抛弃了“调灵调钝”之类的程式但认识上未必很清醒。这里我扼要地谈谈个人浅见,愿和大家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3.
姜鑫坤 《垂钓》2014,(4):13-15
一次在水库钓鱼,我旁边的钓位来了一个小伙子,通过他带的那些简单的行头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标准莱鸟。他刚坐上钓位就念念有词:“调4钓2、调4钓2啊……”然后插上浮标,把标座调至铅皮座附近,笨拙地一荡,钓组落水,嘴里嘀咕着浮标露出的目数:“1、2、3……不对……”之后特别认真地修剪铅皮……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念叨着“调4钓2“,生怕自己忘了,那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4.
李歌 《垂钓》2010,(1):28-29
现在,网络上的文章似有一股趋势,所言皆围绕“简单钓鱼”。我曾翻开几个“简单调钓”或“超简单调标”的帖子,还真是够简单的!三言不搭两语就介绍完了。作者写的东西他本人明白咱不否认,但初学钓友看过以后,能学到些什么可就不好说了。今天,笔者也随行就市,说说简单调钓。  相似文献   

15.
调四钓二     
张炎冰 《钓鱼》2009,(7):23-23
“台钓”基本功之一,空钩离底调4目,装上饵后钓2目。可是一是拉饵之后钓饵轻了,原来只要不是特别大的浮标,搓饵压标尖2~3目是可以保证的,钓2目是下钩躺底,上钩触底,钓饵化了浮标恢复调4目,容易掌握。二是出现了巴尔杉,出现了短身、长碳脚和实心长标尖等等适应拉饵需要的新造型,浮标的运动不再慢吞吞了,而是按拉饵需要有了快翻身、慢下行、到位及时等不同个性,所以调4钓2不适用了。如果继续按调4钓2操作,不是信号出不来就是动作大不中鱼,因此调4钓2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6.
尚立和  李安景 《钓鱼》2012,(8):26-27
用1目大的饵不仅调4钓2时能使钓组呈-触-悬状态,也能使调5钓3、调6钓4、钓10钓8……呈-触-悬状态,只要调钓目差是2目,都能使钓组呈-触-悬状态。最大的饵是“1钩重与调钓目差之和”,设1钩重为3目(下同),最大值就是3+2=5目。当两颗饵团都是5目大时,长子线钩饵的重量全压水底,  相似文献   

17.
慈非 《钓鱼》2003,(21)
读了《钓鱼》杂志第16期《想起了司马南》的文章,衣钓友心想学习司马南,悬赏能调4钓6者,只是经济能力有限,不能实施。我劝衣钓友千万不要去尝试这种做法。因为假若真这样做了,会给钓界带来一场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又没有“法官”来判别真假和是非。近几年来,钓鱼媒体已登载过不少文章,如秦犁的《调4钓6与流水上浮鱼讯》(《钓鱼周刊》2001年8月5日);王永贵的《赛场不是试验田》,说到杭州赛场“有人用调1钓4对付不易把握的鱼讯钓得很好”(《钓鱼周刊》2001年6月5日);张唯东的《随便钓钓啦》,在正规大赛中,“调平水钓3目不是照样上鱼很好吗?”(…  相似文献   

18.
颜恒 《钓鱼》2005,(23):36-37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钓位选得好,钓鱼少不了”……关于钓位的重要性,可谓是“家喻户晓,钓人皆知”。但对于像我这样有着数十年野钓经历的江湖钓鱼人来说,却也不时在选钓位上犯一点基本的“常识性错误”,使钓获大受影响,真是“智者千虑,总有一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台湾钓法确实是一个先进的钓法,应该学习。但在实际垂钓时,因为季节不同,故有使用蚯蚓、面食的差异。用面食时,因施钓对象不同,故有使用大饵、小饵的区别。所以使我们对“调4目钓2目”的要求,难于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摸索出一种变通的“调4目钓2目”的试漂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管察 《钓鱼》2009,(11):14-15
受天气、温度、风向、水流和环境的影响,一日之内鱼口会出现几种变化,另外受钓饵刺激,抛钩和扬竿干扰,鱼口也是变的,据此“台钓”总结了4句调标法则,即“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灵敏,钓灵敏”和“调迟钝,钓迟钝”遗憾的是这4句口诀太拗口,有点像绕口令,没有两到三年的摸索是理解不了的在浮标从材质、造型、结构已具化到钓什么鱼用什么标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