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之一,文中的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历史人物性格鲜明,血肉丰满.那么,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汉以前的历史散文主要是写历史事件。《史记》则以记述人物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去体现历史事件。这是由历史散文进到传记文学的一个重大发展。《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为其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划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这篇传记,不仅有较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在人物刻划上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3.
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常常要用其他相反或相对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映衬,这种写作技巧叫做反衬。《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蔺相如性格的刻画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较多地运用了反衬手法,并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常常要用其他相反或相对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映衬,这种写作技巧叫做反衬。《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蔺相如性格的刻画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较多地运用了反衬手法,并收到了积极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有错就改。【教学重难点】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法。2.归纳法。3.对比阅读法。4.“引导—探究”学习法。媒体设计1.课文录音。2.投影:用于展示课文结构、词义辨析、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以赵国之"无人"映衬蔺相如乃"天下一 人" 秦王派人送书给赵王,愿以十五城换得和 氏壁。赵王与诸大臣谋议:"欲予秦,秦城恐不可 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他们议来 议去,给与不给,很难定夺,赵国面临一场无法 逃避的外交战。派谁出使能不辱使命?所谓"不 辱使命"是指"城入赵而璧留秦"或"城不入"则 "璧归赵",且秦兵不来。这事很棘手,这人很难 寻。诸大臣无自告奋勇者,也无人可荐。作者写  相似文献   

7.
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常常要用其他相反或相对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映衬,这种写作技巧叫做反衬。《廉颇蔺相如  相似文献   

8.
课文是节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精彩的前半部,原传还记述了赵奢、赵括和李牧的事迹。廉颇、蔺相如处在战国争雄的后期。秦自公元前四世纪强盛起来,其后不断对东方六国展开军事的和外交的攻势。赵与秦毗连,常受到强秦的威协。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六十几年的时间里。这篇课文,记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歌颂了蔺相如的智勇和爱国精神,表现了他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高尚品质;也赞美了廉颇忠诚为国、勇于改过的精神。课文包括简介和三个具有独立性的故事,可分为四部分。  相似文献   

9.
蔺相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拼命"精神有四次具体表现,其中两次是直接表现:"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和"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两次是间接表现:建议缪贤肉袒伏斧质请罪和"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蔺相如敢于拼命的原因有三点:积极进取的个人意识;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公正公开的时代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刘先军 《湖南教育》2002,(17):37-37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现就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赏析一二。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处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正如他在本传传末所论赞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  相似文献   

11.
廉颇、蔺相如的故事,两千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元曲中有高文秀的《渑池会》、《廉颇负荆》,京剧有《将相和》,这些剧本都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提供的素材写成的。  相似文献   

12.
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写人记事类文学的关键.<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司马迁以巧妙的构思、具体而生动的情节,把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的精妙描写,将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 [设计思想] 本文是<史记>中的名篇,有很强的文学性,历来备受推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教学价值,值得细读品味;它又是一篇典范的文言文,梳理其中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以加强积累也是本文教学的题中之意.本文语虽浅显,但简约处显大义,教学从细读文本出发,用"以文带言"的方式落实解义比较妥当,这样做既契合作者写人之用心,又能保持读文解文的连贯性,还能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一)“一介之使”不是“一个使臣”课本注“一介之使”为“一个使臣。介,个。使。名词”。欠当,理由如次:“个”在古代作量词,是专指长条形的东西。如《汉书·刑法志》:“负矢五十个”。师古注:“个读曰个。个犹枚也。”这与今天“个”的广义是有异义的。“介”在隶书中写作“(人几)”,只有作偏旁时才写作“个”。当“介”与“个”作异文出现时,“介”大都不是量词。如《书·秦誓》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廉颇蔺相如列传》篇幅很长且文言知识十分丰富。本设计完全抛弃旧的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打开教学思路,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设计提要]本设计分四大块:一是预习筑基;二是复述贯通;三是涵咏吃透;四是课外延伸。四大块实施中,“小组教学法”一以贯之,教师全程适时点拨和全局调控亦一以贯之。[设计实施]一、预习筑基采用生生互教互学的小组学习式。6人一小组,两个小组为一个大组,全班分8个小组,4个大组。预习筑基主要解决文言现象,读懂诗文,为进行二、三两块打下基础。小组分工,2人负责…  相似文献   

16.
17.
自学目的认识蔺相如的爱国精神和廉颇知错即改的品质,学习通过故事描写人物的方法。自学引导1、了解有关背景《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  相似文献   

18.
《廉颇蔺相如列传》被收入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其注释有个别地方似可商榷。兹略呈管见,一得之愚,就教大家。  相似文献   

19.
这两天进入语文必修四的教学,由于教学时间紧张,我们高一备课纽决定优先学习文言文即第四单元。第一课就是《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有言:“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读到这里,想起几年前存疑的一个问题,现在有了博客,便晒出来请教方家。这个问题是关于“介”的。  相似文献   

20.
《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质疑木言一、“必无人”“王必无人,臣愿奉壁往使。”句中的“必”,中学语文课本注释为:“一定、实在”。这一诠释欠妥。在古汉语中,“必”固然每每表示“一定”、“实在”的意思,但用作假设,表示“果真”、“假使”、“假如真的”之类的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