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娱乐方式,手机短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手机短信的流行归功于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给手机短信提供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平台。手机短信语言不仅传达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功能,还产生了幽默、委婉的效果,此外,还展示了语言的丰富性。文章从语用学尤其是合作原则的视角来研究手机短信,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手机短信语言。具体从合作原则角度来分析语用学是如何影响手机短信,进而影响交流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汉市六所高校短信一族的调查访问,本报告从大学生手机短信广泛使用的基本现状、手机短信的传播特点、使用手机短信的影响因素、大学生手机短信的利与弊、关于大学生手机短信的几点建议等五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新的文化时尚。手机短信之所以迅速风行,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考察,有物质条件、社会心理基础、文化背景以及短信自身的特点等多方面的原因。手机短信的内容非常丰富,文本形式已比较成熟。手机短信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社会文化的发展造就了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把手机短信这种文化现象及其演进过程纳入人类学视野中,运用人类学关于文化三大层面的基本理念,剖析手机短信的文化意义,揭示手机短信对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显示人类学研究社会日常生活现象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手机短信轻松、幽默、诙谐,释放了现代人的精神重压,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韵味;手机短信精彩、巧妙,具有时尚的都市风情;手机短信的串烧形式,改变了文字的审美功效,使中国文学平民化、世俗化、游戏化,充分展示了拇指时代的精神风情。  相似文献   

6.
手机短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手机在大学校园已呈普及之势,收发手机短信是大学生手机最主要的用途.文章分析了手机短信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并着重就应用手机短信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手机短信文学同《诗经》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手机短信文学乃《诗经》优良传统的重归,是新时代对《诗经》的一种发扬,或者说《诗经》的影响在手机短信文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手机短信的出现,为人类开启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透过手机这一小小荧屏,我们可以窥探到社会生活的万千气象,可以听到旁人的高谈阔论,也可以发表自己的人生感慨。对于普通的大众来说,手机无疑成为了百姓享用话语权的最好平台,正因为如此,手机短信也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着千千万万手机族民的生活。不可否认,作为一把双刃剑,手机短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充实、快乐与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干扰和影响、麻烦与隐忧。本文从当代人的手机生活、手机短信的文化传播、不良短信三个方面剖析手机短信的功能与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石惠 《考试周刊》2007,(24):119-120
近几年手机短信异常繁荣,手机短信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本文从手机短信的修辞、语境及其他一些角度探讨手机短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胜 《考试周刊》2011,(4):39-41
手机短信作为时下最流行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之一,对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探讨语言经济原则在手机短信用语中的应用,并对影响语言经济原则在短信用语中应用的因素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在中职校园内已不陌生。如今,中职生使用手机的普及度相当高,手机的过分依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实际交往的能力。分析手机依赖现象的形成因素和对中职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对此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作为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手机和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不同的技术背景和市场环境下,手机的渠道营销模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市场阶段的手机营销渠道的归纳和总结,对即将到来的3G时代下的手机营销渠道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国内手机营销环节中的运营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更好地把握商机,明确自身在营销渠道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手机媒体时代中小学生社会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真实社会化与虚拟社会化并存,社会化双向互动性显著,社会化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社会化法律意识、平等意识提高。影响中小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和大众媒体,随着手机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些因素出现了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保障手机通讯录信息的安全性,并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原有资源,提出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安全通讯录系统.该系统将原有联系人、通话记录和短信息三大功能合为一体,有效利用Android原生数据库资源,使用Java多线程技术实现对原生数据库信息的加密解密处理、手机丢失后的智能化GPS定位、通讯录等手机存储信息的智能化转储与删除.实验结果表明,该手机安全通讯录系统能充分保证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手机图书馆的介绍和了解,着重探讨了手机图书馆管理和服务。针对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通过手机图书馆开辟新型个性化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同时介绍了手机图书馆对提高国民阅读率的优势,并对手机图书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智能手机作为新兴的移动终端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伴随着这一趋势,手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如何防范手机病毒,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介绍了手机病毒的特征与常见攻击手段,随后分析了目前两大智能手机系统的安全机制及面临的问题,最后对如何保障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Nowadays,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media on campus. In order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we should completely realize the important power of mobile phone.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public side effects, which the mobile phone brings into campus. Eventually, the author explores how to effectively construct a campus supervision system on mobile phone media.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在业内引起高度关注这一事实,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发展的独特优势,之后从产业合作、内容建设、读者群方面探讨了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建议,期待与关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的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职校园里,学生基本人人有手机,很多学生把手机作为学习工具使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使用手机玩游戏,因此,预防学生使用手机娱乐,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是当务之急。学生在上课时几乎人人都携带手机,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课并不可取,强制学生上课关机效果也并不好。只有任课教师正视现实,因势利导,开发手机中帮助学生学习的功能,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上,才能减少甚至杜绝学生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20.
手机是一柄双刃剑,它以其人工智能、海量信息和沟通便捷等特点,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条件和机遇的同时,也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一定的阻抗作用,即人的独立性弱化、人的自主性丧失以及导致人际交往淡化。消除手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抗需要正确认识人机关系、提升手机信息辨析能力、协调人的虚实发展,从而合理利用手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