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晓之 《大学生》2014,(15):48-49
姜老师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从事艺术设计教育三十多年。2013年,姜加宁教授离退休还有一年,他决定放下多年来用以谋生计的专业,开始画油画。从事自己热爱的油画,他戏言:“教了一辈子学生,今后要好好教教自己了。”在采访中,谈起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他感受多多。  相似文献   

2.
李燕杰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他从胎教、幼教、初教、高教乃至研究生、留学生教育,都积极认真地投入,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近年还在研究临终前的关怀教育。近来,他回顾了他熟悉并研究过的大教育家,如马相伯、蔡元培、张伯苓、陶行知、马叙伦、吴玉章、熊希龄、陈垣、梁启超、黎锦熙、徐特立、冯佩之诸先生。现试将他对这些大教育家的印像来个聚焦。  相似文献   

3.
脑中记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教育名家,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名家,这么多年我记得的一个人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他17岁投身教育工作,活了52岁,做了27年的校长,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我记得这个人就够我享用一辈子了,学习他的什么呢?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和大爱情怀,学习他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要关注那些善于学习、躬身于教育实践的教育家。校长需要向众多教育名家学习,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4.
祁苗苗 《考试周刊》2011,(59):16-17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可以说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用自身的教育实践去影响和鼓舞着千百万教师,由此他也成为了广大教师心目中崇拜与追求的偶像。他的关于教师教育素养的理念和思想,  相似文献   

5.
邹韬奋论职业教育中华职业教育社李益生本栏编辑李益生邹韬奋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新闻记者和出版家。他的一生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典范。他早期曾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和宣传活动多年,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论...  相似文献   

6.
女儿很聪明,可她的偏食、爱睡懒觉等毛病,让我很是头疼。我试过多种办法,但收效甚微。那天,跟报社的一位朋友感慨家教之难,她向我介绍了一位农民——他叫张永泉,只有小学文化,妻子是个哑巴,一家人多年生活在贫困线上,但他  相似文献   

7.
这么多年,她一个人带着他生活,爱他照顾他教育他,将他抚养成一个英俊健康、正直善良的青年,然后我碰上了,和这个好青年相爱,掠夺曾经属于她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李镇西高明就高明在坚持写教育日记。他是生活的有心人。他写了那么多的书,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二十多年写下的日记。”(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相似文献   

9.
正一、生平介绍保罗·朗格朗,出生在法国加来的康普兰。他曾就读于巴黎大学,毕业后在中小学从教多年,并长期活跃在法国成人教育战线上,担任过法国职工教育中心主任,倡导成立了法国民众教育运动团体与文化会。1948年开始,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任职,上世纪60年代下半期担任终身教育科科长。他亲身参加各级教育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加上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体验,促使他以批判的眼光对当时的教育状况进行了全面地反思,从而形成了改革旧教育、建立新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3月21日,本刊湖南省编辑部记者易琴、罗娅嫔专程采访了长沙市岳麓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喻晓黎。他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曾先后主管教育教学、教师培训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岳麓区的教育信息化可谓站得高、想得远、谋得深、抓得实,先后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优秀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示范区、全国数字社区教育实验区。  相似文献   

11.
《湖南教育》2011,(7):47-47
徐特立(1877~1968),我国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长达7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先后创办了五美高小、长沙师范、延安自然科学院等数十所各级各类学校,培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引导和培育了几代人的成长。党中央评价他是"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13,(23):26-27
朱永新对教育的话题永不厌倦,他对教育的兴奋劲已经持续十多年,要是算上求学和教学,已经有大半辈子。作为官员,人们不太记得他的政绩,却总将他的名字和“新教育”联系在一起,好像他更应该是教育者。  相似文献   

13.
潘文彬 《江苏教育》2022,(94):67-68
<正>与杨德铸老师相识多年,他给我的印象是博学、睿智、善思、执着。我曾多次走进他的语文课堂,他的课朴实自然,总给我一种如沐春风的惬意感。学生在他的课堂上自由而快乐地学习着、成长着;我也曾多次参与他的语文教研活动,他的每次发言都鞭辟入里,总会给我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酣畅。教师在他组织的教研活动中自然地获得教学智慧的生长。屈指算来,杨德铸老师已经在南京市江北新区这片教育沃土上辛勤耕耘了32个春秋。32载寒来暑往,改变的只是容颜,不变的是执着与初心。32年来,他一如既往,孜孜矻矻,生产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送走了一批批莘莘学子,培养了一位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享受着读书、教书、科研所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相似文献   

14.
王先谦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先谦系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作家、教育家,亦是湖南一师第一任校长及其前身城南书院最后一任山长。他虽为官多年,但教育实践贯通一生;虽政治上保守,但教育思想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教儿画猫     
杨波 《幼儿教育》2003,(4):40-40
儿子今年四岁半,活泼好动且有灵气。最近一段时间,他像是迷上了画画,只要是在家里,就钻进他自己的那一方天地里,执笔挥洒,肆意描画,他神态自豪,颇有大家风范。再看他的作品,实在是不敢恭维,但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我,又不敢轻易扼杀孩子的积极性,向满腔热忱的孩子泼冷水。  相似文献   

16.
《青海教育》2004,(1):96-96
以杰出的书画艺术闻名干世的郑板桥,不但他的诗书画受到世人的普遍喜爱和重视,他的一生亲民思想为人师表的“善良教育”同样是中华善良美德教育的典范。三百多年过去了,郑板桥的唾弃暴力,热爱和平“善良教育”的故事仍然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7.
孟宪承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数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在多年的教育理论学习和高等教育工作中,他总结了诸多高等教育思想,其中包括高等师范教育思想。他在高等师范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思考,对当代师范大学的发展仍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丁韪良(W·A·P Martin)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华最重要的新教长老会传教士之一。他在中国生活将近60年,其使命本是传播基督教,但他多年从事翻译、教育工作,却使他无意之中在中国近代西式教育的酝酿和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1、春风化雨浇百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碰到过这么一件事:他看见他的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他便领着学生到树林中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嗷嗷待哺。他自言自语地说:“它们失去了妈蚂,现在谁也没办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丧。二十多年后,这个学生找到老师说:  相似文献   

20.
胡适在北京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多年,他的教学以水平高、效果好而著称。这与他深厚的学术功底有关,也与他的教育良知有关。胡适主张,大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注重传授学术思想、开展研讨式教学。胡适的教学经验和主张,对今日我国的大学教学仍不失有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