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提出的“唐代已有沦茗”说进行了补证,通过对唐宋“泼茶”及苏轼兄弟“煎水不煎茶”等的考辨,认为中国古代瀹茶经过了唐代滥觞期、五代过渡期、宋代成熟期、明清繁荣期四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论唐宋社会变迁中平等和效率的历史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宋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特点是在经济制度与运行方式上由注重平等转向注重效率,在政治制度的运行方面则是由注重效率到注重平等。唐代后期至五代中央政权统治能力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以及宋代统治集团为保证制度的稳定性的需要,是唐宋之际政治行政领域由效率向公平变迁的内在动力。但是,在唐宋社会演变过程中,政治与经济变革的无法协调,终究使唐宋的变革最终停滞,使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没有出现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唐代和宋代是道教比较盛行的时代,其文学作品受道教影响很大。在唐宋时期涌现出了许多道教类传奇小说,因唐代与宋代的社会背景、政治影响和道教发展都有差异,所以唐代与宋代的道教传奇小说也有不同。唐代与宋代的道教传奇小说在主题类型、主要人物形象等方面均有差异,而造成差异的原因也与道教和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论唐太宗、唐玄宗的经济思想唐任伍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上变汉魏下启宋元,有学者称其代表着“中世”期的终结和“近世”中国的开始。在近30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经济以及思想、宗教和艺术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  相似文献   

5.
服饰民俗是社会心理及社会观念的反映.唐代女装大胆时尚、兼收并蓄与宋代妇女服饰瘦小、紧窄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唐宋两代在妇女审美观、礼教观和道德观上的差异.唐宋两代妇女服饰的变化轨迹,体现出唐代社会相对开放的女性观念到宋代日趋保守严苛的女性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 宋代是我国古代散文空前繁荣,名家辈出的时期,也可说是古代散文自觉的发展时期。以欧阳修和苏轼为代表的新古文运动无论在理论、创作上,还是在作家的培养上,都显示出探求规律,力追前贤,刻意创新的精神。宋人远继秦汉古文的优秀传统,近承唐代韩柳古文之优长,创造了蔚为壮观的宋代散文,并由此形成了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传统。八家的作品是唐宋古文的典范,而八家中除唐代韩愈、柳宗元之外,宋代的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占了六位,他们创作之繁富又是大大超过了唐人的。要而言之,宋代散文比起唐代散文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考察宋代散文的发展历史,必须从分析北宋古文运动入手,欧阳修是倡导新古文运动并使之成一代大观的首领;嗣后,苏轼发扬先师业绩,领导古文运动取得全面胜利。本文就分两个阶段来论证欧阳修、苏轼在古文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宋代军中将帅们奔竞于皇帝的"近习"、佞幸之间,谋求晋升高级军职,不惜举债以行贿,成为"债帅"。宋代"债帅"的产生及其晋升后反手私放军债等敛财活动,与唐宋变革时期社会矛盾、经济发展特别是高利贷盛行等有密切关系。"债帅"问题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唐宋历史阶段军政腐败的产物,又导致并加剧军政腐败,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剧了广大基层官兵的贫困。  相似文献   

8.
"唐宋变革"是中国古代史学界历久弥新的话题,其影响早已辐射到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思想等诸多研究领域。作为研究范式,"唐宋变革"论不断接受理论检讨和学术反思,在"变革"与"延续"的对话中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就城市史研究而言,"近世"城市的标准及坊墙倒塌后城居区的变化需进一步的讨论,坊间和坊内道路在唐宋城市中的角色变化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唐宋两朝由于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和文化功能的不同,导致了两朝报纸在内容、发行、版式、新闻来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总体而言,唐代是报纸的萌芽时期,宋代是报纸的发展时期,宋报相对于唐报来说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0.
青瓷从商代发展到清代,没有间断,并随着各个朝代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唐宋时期青瓷发展到了顶峰,以唐代越窑和宋代龙泉窑最为兴旺。同时北方青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陕西耀州窑为代表。转而进入元明青,随着青花五彩的盛行,青瓷失去了他以往的主导地位,开始停滞不前,慢慢衰落。青瓷在中国这个特有的经济文化氛围中产生发展,远销海外,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是中国陶瓷的骄傲。  相似文献   

11.
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阶段,此时的文学思想观念包罗万象,层次丰富,既传承了儒家文化,还继承了六朝时期的审美文论,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大放异彩。与唐代的开放相比,宋朝的文学则更具特点,文学思想多以批判现实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政治功能。本文将对唐宋时期的文学思想进行相关研究,分别从唐代文学思想研究、宋代文学思想研究、唐宋文学思想比较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租佃制是唐宋之际诸多变革中之最著者,是认识宋代社会的一把钥匙。该文对近20年来大陆宋代租佃制研究情况作一简要回顾,希望能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唐宋女装既有沿袭又各具特色。唐代女装雍容华贵、性感大方,而宋代女装清新自然、典雅娴淑。唐宋女装风尚出现转型的主要原因是唐宋社会变迁和服装本身的规律性变迁。  相似文献   

14.
“唐宋八大家”做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唐代韩愈、宋代欧阳修又是其中的领袖人物,“韩欧”成为唐宋散文、正统散文、文以载道、古代成熟散文的标志.“韩欧”地位相提并论,早见于宋代韩琦《祭欧阳文忠公文》,之后历代继承不衰,影响深远.“韩欧”在古学、古文中已成为一专有名词,代表着“六经”古道、正统粹正、复古变革、道德文章、成熟古文.  相似文献   

15.
袁源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528-529
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唐宋时期出现了繁盛,唐代的律令体系在当时社会以及后期发展中发挥着最为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律令制的发展,对唐宋时期法律、经济及生活几方面的变革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举制度于唐宋时期形成并逐渐完善,但这一制度在全国各地的发展状况并不相同,有各自的地方特点。重庆科举起步于唐代,但初期发展比较缓慢,应试人数也不多。至宋代科举在重庆得到了全面推行,中举人数也远远超过前朝,但分布不均衡,各地发展程度不一,这与地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耿元骊博士所著《唐宋土地制度与政策演变研究》,对唐宋土地制度与政策的演变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对唐代"均田制"和宋代"田制不立"两个旧问题做了新的研究,不仅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对概念进行剖析,而且还贯彻了历史学的精神。作者通过对唐宋土地制度,以及相应的农民身份问题的分析,最后认为"唐宋变革"没有发生。该书虽然立足唐宋,但却是将唐宋放在中国古史的这一个范围内来思考,体现出作者的开阔视野和宏大的学术胸怀。因此,说该书是一部高水平的经济史及唐宋史著作,当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研究中,宋代语言学应划为唐宋一段,抑或宋元明一段,历来颇有争议。有学者将宋代划入宋元明时代,有其思想史根源。语言学史的研究应从语言学研究的实际出发,而不应受经学史、思想史观点的影响。若立足于传统语文学,宋代语言学与唐代语言学具有高度一致性。若以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训诂实践为例,亦可证明宋代语言学与唐代语言学的继承关系。因此应将唐宋时期划为中国语言学史的一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期的妇女服饰代表了中国古代妇女服饰的两种不同风貌,唐代妇女服饰欣欣向荣、雍容华美;宋代妇女服饰则是阴柔病态、质朴拘谨。审视这两种不同的服饰风貌,不难发现其背后隐含的审美趋向却是相同的。这种审美并非是唐宋时期妇女自身的爱好和追求,而是男子们更为隐蔽的想象和要求。本文就此问题略作探讨。一、唐宋时期妇女服饰的审美趋向唐代妇女服饰是中国古代妇女服饰史上最浓烈的一笔,使一直沿着封建礼教轨道滑行的古代女性服饰呈现出中国历史上所独有的雍容大度、百美竞呈的局面。唐代妇女服饰多姿多彩,总的风格是华丽、开放、创新及…  相似文献   

20.
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结构,家族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宋代家族因其触及唐宋变革的主要层面,影响到以后中国家族组织与形态的变动,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相关材料的整理出版及研究课题的倡导,使得近三十年来宋代家族史研究成果颇丰,对其归纳整理、分析提炼,综述各家观点,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这一专题本身及其研究路径、发展方向。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宋代家族研究多以入仕男性为主,对女性及操持家业者重视不足;论著大多是对宋代发展成功的世家大族即精英家族的探讨,对一些中小家庭和平常之家的了解重视不足,且家族发展个案的探讨多集中于江南地区,资料也以南宋为主,使得宋代家族史的研究,难以勾勒出多样发展的社会面貌。在此情况下,全面运用国史、地方文献和家谱文献等各种文献资料,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将个案讨论的基础性先导工作与比较分析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逐渐成为宋代家族史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