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人艾青在创作谈中说,他无时无刻不在张开敏锐的触角,捕捉生活的形象,以表达对生活的爱与思———“凝思花露的形状/喜爱水晶的素质/观念在心里孕育/结成粒粒真珠。”从身边平常的生活小事中,发掘其蕴含的情思和哲理,这大概是诗人的特异功能。当代诗人董克勤正是如此。他的诗作《蝉与火》就是实例。《蝉与火》点染了这样的生活小事:乡村夏夜,孩子们点燃火把,引惑树上的蝉往火把上投飞,以便捕捉。乡村的孩子大都玩过这种有趣的游戏(顶多算恶作剧),诗人却能从蝉赴火的角度感悟深刻的哲理(诗人这种化平常为奇崛的特异功能是敏锐…  相似文献   

2.
杨明同志:许友兰同志《谈白居易“暮江吟”》一文中,在分析“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诗时说:“诗人用‘真珠’而不写‘珍珠’,系强调露珠和真的珍珠相似得难以分辨”(见江苏人民出版社《少年文艺》一九八○年第六期),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并不如你所说的是那么“确切”。  相似文献   

3.
再谈《屈原列传》中的“日”新疆/程志兵《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句话历来较为难解,教参上认为是衍文,说:“如果是上官转述屈原的话,‘曰’字则为衍文,应去掉;如果直接引屈原的话,则‘以为’为衍文,应...  相似文献   

4.
诗人艾青在《诗论》中说道:“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开心乐园     
问 路一对父女在大街上散步,一位乘车的先生从此路过,向那对父女问道:“请告诉我,我现在是在什么地方?”女儿忙说:“多奇怪,您不是正在自己的车里吗?”◎供稿/苏婉蓉广西百色市福利院居民楼二楼左(533000)高兴的虚字眼一位先生给学生讲《论语》,讲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时说:“‘子’,孔子;‘曰’,说;‘学’,学习;‘而’,虚字眼;‘时’,时常;‘习’,温习;‘之’,虚字眼;‘说’,高兴;‘乎’,虚字眼。”讲完先生问道:“你们听懂了吗?”“懂了!”学生回答。先生指着一位学生说:“那你连起…  相似文献   

6.
我在《说‘于’》一文里提出:“‘于’字在古代汉语里是个纯粹的介词,它只起一种单纯的介接和组合作用。”王力先生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里是说:“古代汉语的‘于’字,比现代汉语的‘在’、‘到’  相似文献   

7.
在由苏教版小语教材编辑部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总结研讨会上,《语课程标准》负责人巢宗祺教授发表了《谈谈“语素养”》的讲话,他指出,“近几十年来,语教育经历了由‘知识利益’向‘能力利益’的教育模型发展的阶段。”“这次课程标准的出台,就是要在上述两种模型的基础上建构起‘语素养’的教育模型。”“过去的两个阶段,记忆也好,训练也罢,构建的是一种线性的模型;现在是三个维度,构建的是立体的模型。”(讲话全参见江苏教育出版社网站,章链接:http://www.1088.com.cn/200111/ca725.htm)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附录《谈谈诗歌》在讲到“读诗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时,以艾青《鱼化石》的2、3两节为例。要求学生仅凭这两节去领会,显然比较生硬。为了读出“弦外之音”,我们应该欣赏全诗。  相似文献   

9.
释“楬”     
本文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说文》“”篆所释之本义;(2)、《说文》“”篆所引之本义例证;(3)、当代一些汉语字典辞书关于“”篆研究成果的引证训释方法。(一)、二徐本《说文·木部》均训释曰:“,桀也。从木,曷声。《春秋传》曰:‘而书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改正为:“,也”,并注曰:“赵钞本及近刻《五音韵谱》作‘’。宋本、叶本《类篇》、《集韵》、宋刊《五音韵谱》皆作‘’。……今按:作‘桀’不可通。……‘’见《周礼注》:‘今时之书,有所表识谓之。’《广韵》曰:‘,有所表识也。’,汉人语,许…  相似文献   

10.
据《长江日报》披露:“目前在商品房销售市场上,开发商往往故意混淆‘定金’、‘订金’、‘预付款’、‘押金’等概念,使得购房者‘吃哑巴亏’。”《羊城晚报》也刊登了《定金与订金》一文,说赖某计划在某小区买套新房,付定金5000元,后觉得位置偏出行不便,决定退房,于是到售楼部欲索回定金。不料刚说明来意,售楼小姐即笑道:“不能退的!因为合同上写明是定金。如果是订金,还能退给你。”就这样,5000元打了水漂。  相似文献   

11.
王力先生《同源字论》一指出:“《说》‘左,手相左助也。’‘右,手口相助也。’段注:‘以手助手是曰左;以口助手是曰右。’这样讲‘左’‘右’的本义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倒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格,一般的解释是:颠倒正常的文法顺序,以强调句子中的某些部分。《诗歌词典》举例说,如“‘地球,我的母亲 !’ (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 )按平常的习惯顺序,这一句为‘我的母亲——地球’或‘地球是我的母亲’。把地球放在前面,突出表达作者对地球的‘深恩’”。比较典型的例子如艾青的诗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脍炙人口的句子。在现代诗歌里,像这样“倒装”的语言是很常见的,比如什么“希望的绿色”呀、“爱情的美丽”呀、“人生的壮阔”呀等等。从语法上讲,确实是一种叫做定语后置的“倒装”,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灵魂不灭的观念颇为深入人心。古人认为,人死后躯体葬于地下,而“精魂”则不灭,这便是鬼。并进而相信,鬼能福佑或祸崇于人,影响人的命运。此种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由于人类对自身的生理现象、思维与感觉的活动无法理解,因而首先由做梦产生了灵魂和鬼的观念。鬼到底是什么样子?古往今来,没有人能说得清楚。《韩非子·外储说》云:“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日;‘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简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罂于前,不可类之,故难。克魁,无形者,不游于前,故易之也。”’这…  相似文献   

14.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15.
贵刊去年十一期《你知道吗》中薛伟同志写的《“艾青”这个笔名是怎么来的?》一文说:“他的生日又是十二月十二日,合起来正好是‘青’字”。这是不确的。现把艾青本人对其笔名的由来的解说摘录于后: “你们都知道我原名蒋海澄,这个名字的法文译音和蒋介石有些同音。一九二九年我到法国,在旅馆登记  相似文献   

16.
一、《“策勒”不是“记功”》之商榷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往《木兰诗》“策勋十二转”句为:“记功很多次。滚动,记功。转,次的意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第4期所载蒋自然《“策勋”不是“记功”》一文,对此提出异议。蒋文在叙述了北田军阶和唐朝用阶之后得出结论:“这种军人升迁制度叫‘策勋’”。“策勋,不能“从‘策’和‘勋’两个字的字面意义上去理解”,““策动’不是‘记功’”,“‘策动十二转’应为‘提升很多级’,而不能解释为‘记功很多次’”。用以为军阶与动阶应届军制,各朝军制有异,而军阶与动阶也随之而变…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词三首》的“思考和练习”设计出这样一道题:“《沁园春·长沙》上阕中的‘看’下阕中的‘忆’,有领起下文的作用。‘看’和‘忆’分别领起哪几句?”与之配套使用的《教学参考书》,对此问题作了明确回答:“《沁园春·长沙》上阕中的‘看’,领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下阕中的‘忆’,领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几句。”很明显,课本和教参表明了如下观点:第一、上阔的“看”与下…  相似文献   

18.
肖体仁 《中学文科》2006,(11):18-19
诗是抒情的艺术。但感情本身并不是诗,喜怒哀乐,如果没有具体体验的内容,这种抽象的感情是苍白无力的,不能为人感知,自然更无从使人感动。从感情到诗,这中间有一个用语言文字把诗人的思想感情外化的过程。艾青说:“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里说的“形象”,实即意象。意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体色彩、包含着某种意蕴而能为人所感知的艺术形象。那么何如获取意象呢?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一 在《诗经》研究中,闻一多已注意到巫术观念。兹举二例。 一是《诗经通义》析《芣苡》。他说:“芣胚并‘不’之孳乳字,苡胎并‘以’之孳乳字,‘芣苡’之音近‘胚胎’,故古人根据类似律(声音类近)之魔术观念,以为食芣苡即能受胎而生子。”在这里,先解决了一个训诂学的问题,继而道出了根据类似律而产生的巫术观念,  相似文献   

20.
<正>诗歌是诗人内心思想情感的抒写和表达。《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是诗的国度,现代诗是中国诗歌史中的重要一员,又称“白话诗”“新诗”。艾青在《诗论》中说:“新诗是‘五四’运动的产物,……新诗是和共和国一同进入胜利的拱门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