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文化“走出去”的过程应该和风细雨,不能像对待经济那样对待文学的输出。对打动人们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在“走出去”过程中切勿急于求成,应该符合其特有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文局信息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闵令超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说:在新的数字阅读环境下,解好数字出版“走出去”这道题,我认为有4个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3.
4.
《出版发行研究》2007,(8):I0001-I0001
为什么华为如此神秘?怎样才能看清华为的真面目?曾在华为工作近10年,为华为拓展海外市场立下汗马功劳的华为海外市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张贯京先生,经过3年多的精心准备和10个多月的艰苦创作,将自己对华为10多年发展历程的深刻了解和亲身体会凝结成《华为四张脸》,立体而全面地描绘出华为的“四张脸”,让读者有机会近距离、全方位地解读华为。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传统的观念认为企业报是企业发展的产物,是企业宣传的舆论阵地,是企业的耳目喉舌。企业报作为企业的机关报,在企业内部是具有党报性质和职能的公益性媒体,以往的报道也多局限于本企业内部的人和事。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报也必须跟上市场发展的新步伐,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为企业闯市场鼓与呼,为企业外部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首先需要鼓励内容创新,所出版的精品,可以吸引多国多地域读者阅读;其次出售版权仍然是当前图书出版"走出去"的主要形式,主要购买方是当地的出版社,但由于版权分布较散,很难形成中国概念图书产品线品牌和中国文化品牌。解决问题的方向是鼓励更多中国出版企业输出文化资本,落地建立出版社,开发销售渠道,买受中国文化优秀图书版权,翻译制作适合本地读者的图书产品出版发行;最终路径的实现要靠人,译者、编辑、设计、营销必须使用海外本土专业人员,社长和总编辑可以派出,这样既可掌控选题方向又可使产品本土化,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李莹 《大观周刊》2011,(18):75-75
本文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产业选择、区位选择以及市场进入战略。针对这三大问题,分别归纳了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诗经》的翻译出版迎合了域外读者在意识形态、诗学传统影响下所产生的阅读期待;译者文化身份的多元性、翻译策略的杂糅性以及出版机构的权威性构建的在域外传播的经典地位.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融进去”过程中构建和谐的主体间性,对话体系、形成完善的赞助人体系,解决政府助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翻译出版结构不平衡、译介形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分析指出,构建中国诗歌“走出去”可持续发展体系需要建立广泛的联动合作机制和完善的出版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从业人员,也是对中国出版人提出的最新要求,为新时代的中国出版"走出去"指明了方向。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下"走出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以期找到问题之所在,通过话语权设置等方式方法,真正让中华文化由"走出去"变为"走进去"。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出版物为线索,分析新疆出版物"走出去"的现状及社会意义,指出新疆出版物在"走出去"过程中的不足,并就新疆出版物如何顺利"走出去"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准确定位策划、提高出版质量、开发渠道等加快新疆出版物国际化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高建红 《出版广角》2016,(17):32-35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资金支持下,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随着版权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对优秀的版权经理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我国必须加强对版贸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版权经理人的纽带与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出版“走出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文章基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现实境遇,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理论基石、先行者、加速器、底层逻辑四个层面提出中国出版“走出去”高质量发展尚需破解的难题、展望以及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近代外国人在华所办中文报刊的成功与他们所采取的在形式上大量采用中国传统文化样式,在内容上尽量迎合中国人的需要,在人力上大力利用中国人才的办报策略是分不开的。我国实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可以借鉴近代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策略,努力把握和满足国外受众的需求,尊重文化差异并尽量采取本土文化样式,大力借用和发挥本土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关数据库,在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力求廓清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期刊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走出去",但并没有在国际社科学术界发挥足够的影响力。主要"走出去"的学科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文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化办刊模式更适应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环境和要求。以英文出版是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媒介,但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还存在数量少、细分程度不高、刊物质量亟待提升等问题。中外合作出版增强了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为"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对香港《译丛》这一份成功将中国文化翻译传播到西方的英文杂志进行个案研究。指出它41年的文化外传历程凸显了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模式:兼收并蓄、适合国外读者需要的译介选材;具备多重文化身份的中外译者群体;受众意识关照下的文化翻译与诠释策略;国际视野下的独立运营与多渠道出版发行举措。《译丛》的成功案例对于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宏伟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我国童书出版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尤其是近十年,我国童书出版产业在整个出版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一个增长快速的板块,也引发了出版业的重组.在童书出版发展的新格局和形势下,童书出版“走出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切并推动的课题.无论是从国家文化战略来看,还是从童书出版产业本身的发展来看,童书“走出去”都是决定童书产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出版走出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工程,而“五力”建设正是新时代背景下这一工程的目标导向与重要抓手。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和国际舆论力是出版走出去的最高诉求,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则是着眼于出版走出去的内涵建设。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关键在于有效出版;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要着眼于增强出版走出去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形象的亲和力,出版应力破刻板印象;增强中国话语的说服力,出版应重构话语逻辑与叙事策略;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则出版要提升舆论场的控场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文化交流和碰撞过程中,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进程是现阶段媒体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但受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战略实施成效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实施意义,针对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莫言获得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除实现了中国长期的诺贝尔奖期待外,还为中国当代主流文学的海外传播("走出去")与在普通大众中的传播("走下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契机,要真正落实这两个目标一方面需要提倡纯文学写作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结合,加强文学翻译队伍及中国文学的对外出版,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警惕"莫言热"中的商业化、娱乐化成分,避免"大众化"过程中出现文学精神被误读的现象,通过各种渠道与途径让大家切实发现纯文学的价值与魅力。  相似文献   

20.
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将全面实施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更加充分地利用中国的文化、出版资源,发挥中外热心传播中国文化的专家、学者、出版界人士的力量和优势,采取政府扶持资助、联合翻译出版、商业运作发行等方式,把更多的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