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出版行业是文化产业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期刊业的发展状况,又是衡量出版行业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做大做强江苏省期刊业,这是江苏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刘建生 《传媒》2013,(10):13-15
毫无疑问,中国期刊业正在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期刊要做大做强,在推进社会整体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就不能不考虑运用市场资源、采纳市场手段、尊重市场规律、融入市场经济;毫无疑问,中国期刊业正在经受高新科学技术融合的历练,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传统出版涅槃和再生的不二选择,要考虑如何做到"弄潮儿当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毫无疑问,中国期刊业正在经受国际化、全球化的冲击,多元文化的介入以及中国文化的走出,期刊业正在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寻找机会,把握机遇,交融、交锋、交流、交互、交错在所难免,势在必行。我们将面对三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版面有限拓展空间无限如何抓住目前国家对出版业实行审批制形成的政策保护屏障所带来的缓冲期,把期刊业做强做优做大,成了我国加入WTO后,期刊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发达国家期刊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办刊不断延伸产业价值链,加大期刊市场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期刊投入、产出比值,是发展期刊产业,做大期刊产业的有效途径。期刊经营的实质,是在出版连续性出版物的基础上,利用出版连续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类期刊如何才能做大做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报业、期刊业等传媒业,在深化改革中分别进行资产上的重新组合,相继成立了报业、期刊出版集团。这是我国传媒业在新形势下归并和重组的必然趋势,是适应国际、国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步骤。将对我国报业、期刊业等传媒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怎样把农业科技类期刊做大做强,是新时期农业科技期刊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期刊业正在改变依靠国家拨款的运行机制,走出一条归并机构、整合资源、扩大发行、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集团化运作新路。实践证明,这对于刊物面向市场,突出特色,提高质量,解决刊物内容雷同,克服市场无序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农业期刊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对此,谈以下几点实践中的体会。一、协同发展,进行集团化运作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于2003年对期刊进行整合与调整,把《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科技通讯》、《计算机与农业》、《农业图书情报学刊》、《生物技术通报》5种期刊组成联合体,在优化人才配置,资源优势互补,突出刊物特色等方面已凸显效果。1.抓重点刊物,实施旗舰战略,通过以点带面,推进刊物深化。鉴于有些发行量低的刊物,市场性业务又未成长到能起支撑作用,虽然5种...  相似文献   

5.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石峰副署长考察家庭期刊集团并勉励道:要在导向上做表率,改革上当先锋,发展上做标兵,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期刊业发展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6.
在期刊出版中,教辅期刊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因此,做大做强教辅期刊是发展壮大期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品牌,核心栏目发力打造品牌,是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打造品牌期刊可以先从办好核心栏目入手,任何一种期刊要满足所有读者的需要几乎是不  相似文献   

7.
对期刊编辑策划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意义.其对期刊业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可以指导期刊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可以指导期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如今,期刊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产品,不仅提供精神上的享受,还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资讯服务,已经发展成为依附于国民经济各个重要门类的内容产业.当前,如何做强做大中国期刊业,推动期刊业的科学发展,成为摆在业界同仁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4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今天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本届刊博会的各位领导、业界同仁和广大读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湖北充分发挥中部崛起优势,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期刊业得到快速发展,推出了一批名刊名社,被誉为期刊业的"湖北现象"。刊博会落户湖北,可谓优势明显、众望所归。湖北省委省政府、武  相似文献   

9.
农业期刊已经走到一个历史的关口,其特征一是继续处于"弱势期刊群",二是猝然面临"‘疾病'高发期",其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服务"三农"既是农业期刊新时期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又是发展壮大难得的新契机.从全面优化选题、对农业发展起导航作用,"走出去"办刊、加强与农业部门及农业工作者的合作,为菜农服务、办支农惠农的实事等3个方面阐述农业期刊借助服务"三农"做大做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胜龙 《出版经济》2002,(10):43-43
本刊讯 (胜龙报道)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专业类期刊怎样发挥优势,占领高地,做大做优做强。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农村百事通》在产业化的品牌经营中做大做强的经验,引起了期刊界的关注,为现代期刊从单一的文化产品经营转向多元化的品牌经营提供了有价值可资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罗先勇 《传媒》2010,(6):42-43
目前,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如火如荼,正在推动我国的报刊业按照国家制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条不紊地进行转企改制.我国以外宣为主要目的的外文期刊可以通过体制改革来加快发展.我国外宣期刊与反应灵敏的市场化媒体相比,显然在市场探索、观念转变、体制机制创新、业态创新等方面相对滞后.毫无疑问,期刊业改革的目的是增强外宣期刊的活力和动力,打造一批体制科学、机制高效、品牌过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刊.  相似文献   

12.
吴锋 《今传媒》2008,(6):29-31
与网络业的全线飘红,电视业的快速发展和报业的"拐点"争议相比,2007年的中国期刊业显得相对平静,期刊广告和发行收入继续稳步增长,期刊产业整体呈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当然,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中国期刊业也面临着更为惨烈的竞争环境,内容提升和战略调整是2007年-2008年期刊业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3.
杨春兰 《传媒》2007,(1):6-7
人们对于期刊业发展的关注往往集中于名社大刊,使得众多的中小型期刊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12月22日,由中宣部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和中国期刊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部分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沪召开,与会的相关部门领导和40余家期刊社的"掌门人"齐聚一堂,专门就小众化期刊的做大做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名牌期刊的品牌战略解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辉 《编辑之友》2004,(2):44-46
石宗源署长在第三十四届国际期刊大会上作了"期刊出版全球化"的发言,预示着中国的期刊业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期刊如何做大做强,如何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实现期刊出版的国际化,成国期刊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期刊品牌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何志文 《新闻界》2001,(4):24-25
前不久,四川省委宣传部组织考察组,对广东、湖北的期刊业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期间,考察组先后重点走访了广东和湖北的八刊一报,即广东的《支部生活》、《家庭》、《家庭医生》、《人之初》、《少男少女》、《深圳青年》、《羊城晚报》和湖北省的《党员生活》、《知音》杂志。广东、湖北期刊业的蓬勃发展态势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其突出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发行数量大。广东不仅是报业大省,而且是期刊大省。全国发行量超过100万的杂志21家,广东占了7家,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广东《支部生活》杂志目前发行量147万…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期刊业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把握机遇,推动期刊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期刊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的发展是和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从我们的现实情况和世界期刊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当前正是期刊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实现期刊业的跨越式发展。(一) 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规划”看期刊业未来——访中国期刊协会顾问张伯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底,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为报刊业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引起业界关注。与报业相比,期刊业发展有自身的特点。十二五期间,期刊业发展走势如何?做大做强的希望在哪  相似文献   

18.
社科期刊出版业是我国文化知识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担负着传播我国文化思想的重任,为当代科技创新与文化思想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理念、人文精神与创新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文化传播方式改变人们对传播媒体的认知,社科期刊发展也面临挑战.改革与创新社科期刊出版业发展模式是时代发展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当代新媒体技术发展特点,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社科期刊出版业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期刊博览会是我国期刊业成果展示和交流合作的盛会.湖北是期刊大省,又是期刊强省,汇聚了一批品牌期刊.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办好全国刊博会.自2013年以来,刊博会为了配合国家文化建设、全民阅读和行业发展要求,积极扩大业界参与、读者参与和社会参与.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刊博会的参展单位不断增多,参观人数不断增加,交流合作的成果不断扩大.刊博会已经成为湖北文化产业的品牌和全国期刊界的名片,已经成为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全民阅读、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0.
10月中旬在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书市上,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专门举办了一场“四川期刊推介会”,介绍四川期刊业的发展情况,重点推荐《科幻世界》、《大自然探索》、《分忧》、《都市丽人》等四种期刊,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省外各界发出参加四川省大开发、共同促进四川期刊产业发展的邀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