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刘野 《教育科学》2008,24(2):5-8
教育机智是教师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教师不断面临挑战,运用教育机智,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本文分析了教育机智的概念和心理结构,探讨了教学中运用教育机智解决突发"事件"的主要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复杂微妙的教育情境中迅速恰当地行动的能力,它是教师成长的基础。一名教师缺少了教育机智,那么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都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年级组教研活动,挖掘身边的优质资源,激活青年教师的教学灵感,来提升她们的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3.
论教学机智     
“机变随物移,精妙贯未然”。所谓机智,就是脑筋灵活,善于随机应变的意思。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准确、迅速、敏捷地作出判断,恰到好处地妥善处理,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教学机智是教师的一种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具体地说,它是教师在短暂的时间内,面对突发的偶然事件,敏锐地“激爆”出多种处置方案,并能迅速地作出选择,择其最优方案加以正确处理的能力。教学机智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机智的涵义 教学是—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发生意外情况在所难免,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性格迥异、个陛丰富的学生个体,他们随时随地会在这个过程中给教师一些“surprise”,稍不留神就会给教师制造各种“麻烦”,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如何用一两句话或动作来转变教育过程中的不利为有利,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而教师如何处理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突发事件,又如何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教师综合运用教育手段的能力的表现,是教师灵活运用教育原则临场应变的技巧,这种能力称为“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5.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复杂的教学情景,迅速、准确、敏捷、灵活地作出判断、处理,并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它要求教师对教育情境中的偶发情况做出迅速判断,及时采取得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来解决问题。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发挥教育机智呢?经过多年的摸索、思考,我总结出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谈谈教育机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机敏性和对教育教学情境中偶发事项的应变处理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情境瞬息万变,教师和班主任面对的情形错综复杂,许多事项难以预料,需要教师对之做出恰当的反应。如果一名教师或班主任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就会招致教育工作的失败。因此,具有良好的教育机智是做好一名教师  相似文献   

7.
教育机智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能力,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素质。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教师教育机智的水平不同将会使教育教学效果大不一样。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这种所渭的教育机智在本质上不是什么别的东西,无非是文学家、诗人、演说家、演员、政治家、传教者,一句话,就是一切想跟教育学者一样对别人的心灵发挥某种影响的那些人所需要的那种心理学的机智。”  相似文献   

8.
倪冰 《教书育人》2006,(4):83-84
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学的效益。所谓“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机智是身体的实践语言——它是在教育时机行动的语言。机智的行动是一种对情境的即刻投入,在情境中我必须全身心地对出乎意料的和无法预测的情境作出反应。目从两者的基本内涵来看,教学机智的行动方向与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而教学情境千变万化,时常与计划蓝图不一样甚至让教师始料不及,将学生生硬地拉回原计划教学框架可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此刻机智却能使教师巧妙地应对,甚至借机生成别有洞天的教学故事,使教学不仅“有效”而且“高效”。  相似文献   

9.
唐锋敏 《广西教育》2005,(3A):28-29
教学机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事先难以预料的情况时,能够机敏地作出准确判断,并恰当地进行处理,而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能力。教学机智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相似文献   

10.
教学机智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受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反思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机"是时机、机会;"智"为智慧、智力。"机智"便是指在时机或机会上表现出的智慧。而"教学机智"则是指在教学中有高度的灵活性,能随机应变、敏捷、果断地处理问题,有高度的智慧,能巧妙而精确地给学生以引导、启示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所谓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能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并作出符合各种具体教育情境的教育决策和付诸实施的能力。教育机智包括很多的内容,但最根本的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或说其中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爱的奉献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机智可理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善干驾驭诸因素,灵活而智慧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地影响和引导,以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一种高超能力和深邃才干。其表现方式可归纳为:不失时机,因势利导;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准确把脉,对症下药;委婉含蓄,风趣幽默;入情入理,循循善诱;适可而止,“堵”“导”变通;含而不露,暗示转移等等。  相似文献   

13.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实践或教学情境的参与及引导者,必然需要在教师素养日益趋向专业化的背景下去了解、掌握并进而运用一种“教育机智”。教育机智的生成要求教师将早已预设和现存的观念、看法、成见与结论统统加以搁置、悬置或加以封存与抛弃,以第一身份来直面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感受鲜活的生活体验,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的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  相似文献   

14.
谷连华 《现代教育》2003,(12):61-61
“机智应变”也称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时各种教学事项的变化随机应变,灵活而巧妙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机智应变是政治课教师必须娴熟掌握的一门教学艺术。正如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无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可见,机智应变对于政治课教师和教学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以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是教师智能的灵活性与机敏性的统一,是一种“应急”的智力活动.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只有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上生成的各种问题,才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着教育智慧。否则,纵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钟琼香 《师道》2014,(7):86-87
什么是教学智慧?《教育大词典》这样描述:“教师面临复杂的教学情境所表现出来的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教学机智,是教师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地应对教学情境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教师教学技能达成后进一步提高水平而形成的达到自由境界的状态,这种教学智慧是依据教师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刻领悟而产生的,是教师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情况为保证教学向预期的方向发展而表现出来的实践智慧,具体表现为:教师善于精心而充分地预设,同时能根据课堂隋境的变化灵活机动富有创意地实施教学行为、敏捷果断地处理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教学问题,使它变为精彩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做到机智地引入、机智地传授、机智地点拨、机智地发现、机智地应变、机智地转化。对学生的迷茫巧妙精确地唤醒,使学生的智慧学习达成一种快乐和生命成长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教育智能与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得以随机应变、进退自如的技能和技巧.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因为教育过程中学生、教师、时间、氛围等都在不停地运动、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作为这三个“源泉”高度有机结合的一种高级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因此,教育机智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界的较大关注。  相似文献   

19.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采取多种有效教育方法,随机应变,灵活捕捉教育时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是一个成功教育者的教学法宝。只有充分发挥教学机智,课堂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从而达到师生双愉悦的教学境界。因此,教师要从知识、能力、素养、经验、品质等不同方面去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20.
自赫尔巴特将机智引入教育学领域的讨论之后,范梅南系统性地探讨了教学机智从何而来与如何生成。面对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教学机智”,范梅南阐释的内在逻辑,是在教学实践及其对教学实践的理解中阐释教学机智。这个阐释路径与马克思解决神秘主义概念的方法是一致的。范梅南阐释教学机智的方法论是“三观维度”分析法、现象学方法和教育现象学方法。沿着阐释教学机智的方法论进路,得到的教育启示是教师理解教学机智,可从微观层面的教学实践入手,过渡到中观层面的机智和教育机智,最后追溯到宏观层面的智慧教育学理论。同时,认识到教学机智在教育情境、教育关系和教育行动的内在关系中实现,可秉持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和分析性理解的态度进行课堂理答,这样有助于教学机智的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