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新时期精神是现代社会公正、文明、健康、和谐的动力。德育教育要在博大的人文精神和情怀的滋养下构筑青年学生健康完满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中和位育“是传统儒家道德智慧的精髓,儒家“和“的思想,追求的是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其内涵就是关于“和谐“的教育.儒家的和谐德育思想提倡一种和谐共存的道德智慧,对于当代德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德育工作要通过提升学生的道德智慧水平,培育身心和谐的个体.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的德育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是当前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和谐教育是我校牢固树立的办学理念。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所提出的明确的办学宗旨是“三全三爱三服务”,即: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方位负责;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人  相似文献   

5.
没有德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不重视德育的教育是畸型的教育。我国中小学德育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与关怀下,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一些糟粕也相继涌入我们的精神世界,严重侵袭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随着物质环境的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不正确的消费思想影响下,中小学生的消费方式与生活习惯不良发展;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家长的娇宠等原因,独生子女呈现出自我中心心态,助…  相似文献   

6.
学生网上道德问题不能"堵",而要"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是教育界的共识.让德育工作与教育信息化、教育网络化一起发展,利用网络可以促进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先进性,提高德育与网络的结合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个体人格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和谐人格是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层面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国民人格的基本范式;和谐文化是塑造和谐人格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课程的德育目标是通过学科教育和道德教育来实现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而言,可分为理性的道德教育、感性的道德教育、行动的道德教育。教师需要牢记学科教学的道德价值,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信赖关系,还要有丰富的创意。  相似文献   

9.
和谐理念在我国古代就深受推崇,在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中引入和谐理念,对于强化大学生的和谐意识和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德育教育的思想,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探索并构建小学和谐德育体系,力求小学德育诸因素的整体协调,小学教育活动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发展需求相适应,使小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与环境中,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都能获得和谐、全面、充分的发展。和谐德育要秉承“和谐”原则,须营造“和谐氛围”。这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现代德育科学理论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小学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探索并构建小学和谐德育体系,力求小学德育诸因素的整体协调,小学教育活动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发展需求相适应,使小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与环境中,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都能获得和谐、全面、充分的发展。和谐德育要秉承和谐原则,须营造和谐氛围。这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现代德育科学理论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小学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文化的和谐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管理文化主要涉及管理制度的确定、执行以及特定管理目标的明晰与追寻。和谐的学校管理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制度本身的文化含量,制度执行过程中必须具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张力,目标评估者的文化素养,诸如此类,都必须通过和谐尺度的衡量,才可能进入理想的办学境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化,网民的年龄越加趋向于年轻化。现代的小学生中大部分都已经接触、使用互联网了。网络营造了一个更为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其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发挥自身的自主性,但是也同样存在不可避免的劣势——网络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快速、广泛传播。从网络时代下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仔细分析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其任务必须构建和谐的德育体系。本文围绕德育课程,德育环境。德育队伍及德育技术等方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钟启泉 《中国德育》2013,(10):11-14
课程的德育目标是通过学科教育和道德教育来实现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而言,可分为理性的道德教育、感性的道德教育、行动的道德教育。教师需要牢记学科教学的道德价值,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信赖关系,还要有丰富的创意。  相似文献   

16.
和谐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德育研究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德育要素的整体联系入手,深化多层面教育规律的研究与运用,构建德育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德育的合力,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和谐德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原理为理论基础,传承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借鉴西方文化中"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公正即和谐"的文化思想,吸纳教育学、社会学中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学校管理文化主要涉及管理制度的确定、执行以及特定管理目标的明晰与追寻。和谐的学校管理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制度本身的文化含量,制度执行过程中必须具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张力,目标评估者的文化素养,诸如此类,都必须通过和谐尺度的衡量,才可能进入理想的办学境界。  相似文献   

18.
德育在公民道德内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公民道德内化的重要基础、核心内容和必要条件三个层面阐述德育对公民良好品格的形成、道德境界的提升以及对社会广泛性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德育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形式,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步骤。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反思建议,希望对德育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道德、德育与其人类文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不仅是同时代社会规范的同化,更是整个人类文化和文化史的化育.一部人类文化史,深沉地表现出什么是真、善、美.同时,也最清楚地表现出作为后来者,应该如何择取自己的价值标向,如何养成自己的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