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代器物赋是汉赋长河中的一个支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大量散佚。本文在统计汉代器物赋留存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器物赋的内容,进而探讨这些作品与汉代民俗、汉代人思想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汉代器物赋的修辞手法及其在赋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静 《现代语文》2009,(9):18-19
“对女性美的关注,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汉代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汉代女性对汉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在汉乐府诗歌中有所反映。这些诗歌对女性形象、女性爱情、女性命运等方面的描写,既折射出汉代特有的文化内涵,又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阔层面。研究这些现象,对于了解汉代女性和汉代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是汉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着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汉代画像石刻作为汉代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从它的题材内容思想等方面可以形象地复原出整个汉代社会生活。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石作为汉代祠堂画像石的代表集中反映出儒家"仁"和"忠孝节义"的思想,为研究汉代儒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汉代辞赋对汉代乐府诗歌创作的影响,至今学界还鲜有提及者.其实,汉代辞赋在侧面着眼虚处落笔,铺排夸张,问答对白和人物虚构等艺术表现手法和构思谋篇技巧上,对以<陌上桑>为代表的汉代乐府诗歌有着很深的影响.所以,引赋入诗的创作现象,应该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而这能够为认为文学自觉的时代应该提前到汉代的学者提供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5.
古琴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早在周代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古琴在跨越其它普通的乐器而成为“八音之首”则主要依托士阶层的存在。在汉代,众多的士阶层视古琴为雅器,借用琴曲抒发他们的内心情感,琴学也成为文人精神之寄托而具有人文音乐的性质,因而从根本上将古琴从“艺术琴”提升到“人文琴”的地位。文章主要通过汉代琴学造谐、汉代古琴作品、汉代古琴技法及汉代琴学的“人文琴”特征、汉代琴学的乐教思想几方面来阐释汉代琴学在中国琴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上,汉代是以“以孝治天下”而著称的。汉代所要求的孝,范围很广,首先自然是“致养”、“物养”,印尽力满足父母的物质欲望、需求,赡养只是孝的基本要求,而敬与顺才是孝更重要、更高的要求。汉代朝廷重孝,不只是口头提倡,又时时予以种种奖励;为维护孝道。汉代又从法律上肯定父子相隐、亲亲相隐;为培养孝之德,汉代又提倡尊老;汉代重孝,又引出了这一时代厚葬、久丧的社会风气。通过朝廷正反西方面的激励和制裁,因此,在汉代孝道得到极大地弘扬,获得社会普遍认同,成为那时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7.
罪己诏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两汉时期的罪己诏又最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从汉代君主罪己思想来源、汉代罪己诏与政治生活、汉代罪己诏的意义等三个方面对汉代的罪己诏作一略析。  相似文献   

8.
经过秦朝文化专制以后而发展起来的汉代著述,主要经历了西汉初期,西汉中后期和东汉时期三个阶段,就著作者和著作内容而言,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文化特征,呈现出一种十分活跃的文化风气。究其原因:一是先秦时期儒家文化在汉代的重新兴起和高涨人进了汉代著述之风的形成。二是汉代统治者对图书事业的重视,激化了文人学士著书立说的热情。三是汉代开明的文教政策和进步的文教事业,是文人学士著书立说的良好文化氛围。四是汉代的选官制度,为文人学士的学术追求和价值取向提供了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9.
汉赋和汉代奏议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作者双栖、同时关涉政治和经学、文体互渗的现象,但汉人重奏议而轻赋,这说明汉赋独立的文学审美价值在汉代尚未得到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诗歌从汉代开始明显地分为歌诗与诵诗两大类别。“不歌而诵”的骚体赋是典型的抒情诗,是汉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汉代的歌诗与诵诗,会发现它们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队伍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要求我们在汉代诗歌研究当中,不但要兼顾到歌诗与诵诗两大基本类型,而且要充分关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诗歌所承担的不同的艺术功能和不同的艺术生产与消费群体,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对汉代诗歌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汉代诗歌的艺术本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汉代乐府民歌是汉代劳动人民社会实践和生活情感的真实记录,其中描写女性的民歌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妇女的社会实践、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表现了她们对人性美、爱情美、人格美、劳动美的强烈追求,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2.
巴渝舞初探     
巴渝舞作为我国汉代著名的武舞之一,因巴人居住地得名,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舞蹈,对汉代舞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巴渝舞的武舞风范、集体而舞、以鼓伴奏的艺术特点和包含巫文化、祭祀色彩的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深度挖掘汉代巴渝舞乐人、乐治、乐天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汉代武安县的北界 ,依据位于今武安市西北 31公里处活水乡口上村老安庄村东的一汉代摩崖石刻 ,文为“赵国易阳南界” ,可以推定应在今武安市境内的北河一线。而东南界则主要是依据《汉书·地理志》所记武安境内“钦口山 ,白渠水所出”而推定。发源今武安东南和峰峰矿区 ,流经磁县汇入滏阳河的虻牛河就是北魏以前的古白渠水 ,纵贯今武安市和峰峰矿区境内的鼓山应即汉代武安县的钦口山 ,汉代武安县的东南界应在今武安市淑村至峰峰矿区内的虻牛河一线。  相似文献   

14.
两汉荒政不但缓和了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了生产,稳定了封建统治;而且对整个汉代的社会文化乃至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则是丰富和完备了汉代的礼乐文化,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道德化、规范化;促进了汉代思想文化的发达,使天人感应和阴阳灾异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而在科技文化方面,荒政既有利于汉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对汉代荒政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视为迷信、欺骗。  相似文献   

15.
草书形成于汉代,在章草名称出现之前,人们多用“草书”一词指称汉代草书。章草名称出现后,又往往把章草视为汉代草书的代称,进而演变为“汉代草书就是章草”的结论。事实上,章草只是汉代草书的组成部分,除章草外,汉代草书还包括“一般的汉代草书”。章草与一般的汉代草书在字形来源、字体特征、参与者的身份和适用场合等方面都有明显不同,它们在汉代并行不悖,共同构成了作为整体的汉代草书。所以,汉代草书与章草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昕 《现代语文》2016,(3):10-15
《释名》亲属称谓词语作为承载文化的重要方式,反映了《释名》时代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一,体现汉代严格的宗法制度与尊祖敬宗的家族观念;第二,体现汉代的繁杂的婚姻礼俗与独特的婚姻制度;第三,体现汉代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会随着角色的变化而转变,呈现出双重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汉代统治者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公开倡导以“孝”为本,使原本只属于宗法伦理的孝道走进了国家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泛道德观念的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进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汉代孝治文化,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孝治在汉代成为治国纲领,并终两汉四百余年而不变,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由汉代的历史根源、社会土壤以及统治者的统治需要综合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两汉时期的河内郡是汉代较著名的郡国之一,而郡守又是地方行政的骨干,故考察汉代河内郡守对该郡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影响,研究汉代官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今天该地区经济、教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汉代,与宗室相关的姓氏变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皇帝利用皇权赐予臣民以皇家姓氏;二是宗室诸刘自愿或非自愿放弃皇家姓氏而改以他姓。但不论哪种情况,都应与皇权消长、宗室地位升降息息相关。对汉代与宗室相关的姓氏变动现象进行总结与分析,不仅会深化我们对汉代皇权的认识,而且还会在汉代社会变动的理解上开拓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汉代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时期,也是上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健全与推广时期。汉代的上计制就是依据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由县而郡、再由郡至中央逐级进行的。笔者试图通过对郡国和属县这两个不同层次的上计的分析来阐明汉代上计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