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父性教育,从狭义上是指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主动实施或提供具有父性角色特征的家庭教育活动。相对于母性教育活动而言,父性教育活动具有强健有力、果断、不拘小节等特征。父性教育缺失则是指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在意识或行为上很少给予幼儿父爱或自动放弃教育幼儿的权利的行为。很多人都认为,父性教育就是父亲要亲自实施的教育,即像母亲一样地照顾和教育幼儿。其实不然,父亲对幼儿的  相似文献   

2.
一、“父性教育”是家教的另一半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或者通俗地说,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类似的概念,有“父爱教育”、“父职教育”等。但我认为,用“父性教育”应该更准确一些。父性,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性。实施父性教育的前提,是父亲们自己先教育自己。所以,更广义的父性教育,也包括对父亲们自己的教育。可惜,我们许多家庭,实在太缺少父性教育。所以,我们许多家庭教育,都是母性这“半边天”在支撑着,足足少了一半。这,…  相似文献   

3.
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母角色特性的教育。或通俗地说,由父母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类似的概念,有“父爱教育”、“父职教育”等。但我认为,用“父性教育”应该更准确一些。父性,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性。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父性教育是一个新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情绪、成绩、纪律性等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不但是留守儿童个体的、家庭的,而且是整个社会的。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是复杂的,有多种影响因素和不同的作用过程。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解决途径的主要在于父亲角色从"缺位"实现"回位"。如果不能够回位,则需要寻找"父亲替代者",由"父亲替代者"实施父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古代的父亲是不亲自教育子女的,父教的施行更多的是假母氏或母族之手,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母系氏族社会遗存;二是与中国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有关。母教与父教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来说,母重身教,父重言教,母教偏慈,父教偏严,但无论母教还是父教始终不离义方二字。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成长需要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的共同滋养,但是现实生活中父性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母性教育独立难支 父性教育有着母性教育不可取代的优势和意义.伴随着父性教育缺失所导致的儿童成长问题日益凸显,当务之急便是改善父性教育缺失的现状,将父性教育当作一项涉及个人、家庭、幼儿园、学校、社会的系统工程来对待.  相似文献   

7.
湖南卫视近期推出的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引起了一股"家庭热"、"父爱热","父性教育"再次受到关注。当今中国"父性教育"缺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极影响。时代呼唤"父性教育",父亲应该明确责任,重视子女教育问题并参与其中,为孩子成长创造完整的家庭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8.
请爸爸多为孩子操点心王宝祥孩子的成长既需要母性教育,又需要父性教育。古语日:“筹不教,父之过。”当父亲的如果前弃教育子立的责任.那就等于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当我应邀为家长学校讲课的时候,台下的听众往往绝大多数是女士─—孩子的妈妈们。有一次,两个班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阙丽 《考试周刊》2009,(36):234-235
本文从"养不教,父之过"引出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对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必然性和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教育感悟321:从本质上说,父亲是帮助剪断母亲和孩子之间情感过于依赖的脐带的人,也就是说,父亲的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从母亲的依赖关系中分离独立出来。男孩有了父教更像个男子汉,而女孩有了父教更有自立精神,这就是父教给予孩子的特别营养,所以仅有母爱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1.
余婧  杨洁 《早期教育》2016,(1):39-42
3~6岁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中父亲所承担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视。然而父教缺位却成为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阐述了父亲对3~6岁幼儿在性别角色定位、同伴交往、家庭教育以及人格发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针对父教缺位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父教如山     
黎淼 《湖南教育》2014,(4):45-45
或许从“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和古语“相夫教子”中我们可窥见母亲教育的重要性。时至今日,虽有人在开始关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但是仍让人觉得父教是多么缺失。前几年,一项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对父教的调查显示:60.7%的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26.3%的人觉得不好说;只有13.0%的人认为父教并不缺失。  相似文献   

13.
标题是一句谚语。我对这句谚语的理解是,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正常的环境。在这个“村子”中,父亲或者说成年男性是不能缺少的。本期《焦点》谈的就是父教。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谈父亲角色的作用时,我们是在谈孩子成长中需要的一些其它的元素,这些元素往往是带有男性特征的。如果父亲们把自己的角色与母亲角色混淆,对于他们的子女来说,父教仍然是缺乏的。《父亲这样教育我》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曼先生关于父亲对自己的教育的回忆。看到那样的描述,我忽然发现那就是我想说的父亲角色应该有的行为方式。他给孩子讲的故事“在细节上未必…  相似文献   

14.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作用何其重要!父亲的关爱和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当今许多家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忽视了这一点,造成了孩子的父爱缺失。这期"本期关注"让我们"聚焦父爱",一起来了解和探讨父爱和父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和弱化的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众多研究发现,“父教缺失”是引起子女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父教缺失”不仅可能发生在母子组成的单亲家庭,或者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家庭,也存在于父母双全的完整家庭中。  相似文献   

16.
第六期《少年儿童研究》提出“呼唤父教”令人瞩目,向我们揭示了家庭教育的新课题。期末,我们从二年级至五年级中,各抽出一个班计208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设置了孩子对父母评价的七项内容。结果是:最喜欢爸爸的占30.2%;最怕爸爸的占56%;爸爸能经常与你在一起或带你外出的占40%;爸爸关心过问你的学习的占35%;爸爸参加家长会的占27%;对你进行耐心教育的占33%;对爸爸满意的占39%。从这一组数字中不难看出,父教是家庭教育中的缺陷,唤起父教代表了众多孩子的心声。为了启发引导父亲关注父教问题,期末,我…  相似文献   

17.
郁凤华 《考试周刊》2014,(23):181-182
<正>父亲对子女成长具有关键且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弥补幼儿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缺失,我园开展了"阳光父教"体育活动。由于实施时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碰到了许多事情,感触良多,现与大家分享我的感想。案例一:活动开展前,我们在班级博客上对"阳光父教"体育活动进行了宣传,并通过家校通,向家长们公布这个活动即将开展,可是,一整天下来回复报名的爸爸只有寥寥几个,担心家长们有可能没有收到,我在接孩子的时候和家长们说了一遍,请来接孩子的家长相互转告。  相似文献   

18.
王莉 《家庭教育》2021,(1):23-25
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产生了不少单亲家庭。在某中学初一年级的300名新生中,有近60名孩子来自单亲家庭,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二十。这不是个案。在大多数单亲家庭中,孩子往往跟着母亲一起生活。那么,在这样的单亲家庭中,应该如何做好父教呢?是不是父亲就不需要或不应该起到家庭教育的作用了呢?或者因为父亲缺席,父教就无从做起了呢?不是的。  相似文献   

19.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2010年,本刊新增加的栏目《父与子》,从父亲的角度讲述在当今的时代如何教育子女、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从具体的教子方法中得出感悟。欢迎做父亲的读者把自己家中的真实故事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父教这个古老又时时会有新意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一直都是被强调的。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教育孩子的任务大都是由妈妈来完成的。至少从表面看来,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多,父母的教育理念也由妈妈来实施。所以,重视父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