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识别、选拔、使用好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识人、选人、用人,看似容易,做好则难。选人、用人难,识人更难。识人错误,比比皆是:把老实看成无能,把狡猾认作聪明,把平庸定为优秀,把乱整当作开拓,林林总总,无法枚举。笔者从事组织工作多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感到以下五个问题值得一论。一、识人论识人是选…  相似文献   

2.
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识人处于起点阶段,是基础环节,是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步。第一步识人错了或识人不准,接下来的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就无从谈起。为什么会出现边腐边迁,“带病提拔”现象?除了任人唯亲现象外,更多的还是识人不准。那么怎样才能准确识人呢?孔子识人观仍有启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兴国之源,事业成功之本。国家兴亡,关键在人才。拥有人才,取得胜利就有了基础。识人要有眼力,用人要步正道。管理者选用人才,必须讲究用人艺术,坚持先知人后善任,先识人后起用。把握好识人之道,识别真正的人才,把握好用人之道,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才是兴国之源,事业成功之本。国家兴亡,关键在人才。拥有人地,得胜利就有了基础,识人要有眼力,用人要涉正道,管理选用人才,必须讲究用人艺术,坚持先知人后善任,先识人后起用,把握好识人之道,识别真正的人才,把握好用人之道,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蜀国后继无人,以致首先被司马氏灭掉,其主要原因是刘备、诸葛亮用人之误和不注意培养人才之过。刘备有一根宗族观念和兄弟情义结成的无形锁链束缚着他的思想,不听忠言,使蜀国元气大伤,留下危局.诸葛亮不仅识人、用人屡屡失误,而且忽视培养和发现人才,使部将产生依赖思想,缺乏锻炼机会.以致后继乏人.当今反思“蜀中无大将”,更有它的新意与伟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发展迅猛,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如何识人、用人,是许多管理者重视的问题,古人的智慧在这方面向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庄子以忠、敬、能、知等德行素养作为察人识人、遴选人才的主要标准,提出了如何考察的具体方式,是为庄子识人的九征之法。九征之法对于人才的评价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这种要求对于新时期的人才选拔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贽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李贽对人才的标准、识人、用人等几个方面都有论述,他将"总足办事"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他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思想有其合理性,对今天识人、用人仍不失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周勇 《教育》2009,(27)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识别人才。  相似文献   

9.
领导者的职责,在于“决策”和“用人”。正确“用人”,是实现“决策”的前提;善于“用人”,是领导者应具备的领导艺术才能。高等学校人才荟萃、知识分子密集,干部队伍庞大,领导者要做到“知人善任”,须做到用人四“当”: 1.用当其长每个干部的情况不同,各人的德、才、学、识有异,其特长、能力及思想素质、品德修养也不一样。高校干部,虽然不少有“文凭”、有“职称”,其“长”、“短”毕竟有所不同。干部的使用,首先是“用当其长”。“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代顾嗣协这首脍灸人口的诗,生动地说明了才贵适用这一道理。人才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才能有所不同,能力有大有小。用当其长,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在长期的荒政实践中,以“以事功取人”,“以才取人”为指导,相当注重人才的选拔、使用,他不拘一格奖掖后学,寄予厚望,为自己荒政事业的“薪尽火传”创造条件。其独特的用人、育人及识人并委以重任的思想,不仅为他创下辉煌的政绩,而且对当今社会灾救工作的顺利进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评价机制,对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系统性、层次性、简明性、客观性、可行性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学生干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增强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中的识人用人的科学性,拓展和延伸学生干部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着手,探讨了企业如何识人、用人和留人,以及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着手,探讨了企业如何识人、用人和留人,以及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羲黄文化史话之十七识人与用人———刘邵与《人物志》李捷《人物志》,堪称中国古代第一部评论人、研究人的专著,最近些年似乎已被人忘却。我认为这本书中的论述对今天研究人,研究人的思想,研究如何用人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作者刘邵,生卒年不详,字孔才,邯郸人。魏...  相似文献   

15.
一、聚用谋略在用人谋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人谋略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用人领域的计谋和方略.用人谋略有广义和狭义的内容.其广义的内容包括自用、识观、选荐、聚用、激励、借力、统御和培教八个方面.其狭义的内容指的是聚用谋略.用人谋略广义的八个方面的内容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研究用人谋略从这八个方面入手,才能系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用人谋略的内容及其精髓.在深奥莫测、变化万千的用人领域,聚用谋略是用人谋略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对用人者是否运用好用人谋略的体现和检验,更是古今中外的从政者或杰出人物在用人问题上经常谈论的话题.古今中外许多“神机妙算”的用人者,以其出色的聚人用人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堪称杰作的谋略.  相似文献   

16.
正以德育人既是历久弥新的时代主题,也是古今共通的教育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德"作为树人、育人、识人、用人的首要标准,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古训今鉴,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宗旨,再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才导向,习总书记抓住了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本质,全面解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现实而紧要的问题,明确提出了高校德育的时代纲领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翟方进是我国西汉时期上蔡人,西汉大臣,曾经任宰相。因为他博学多识,通晓法律,善于用人,人称“通明相”,皇帝非常器重他。  相似文献   

18.
用人之道是学校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教育实践证实,凡事业有成之学校,无不较妥善地解决了用人问题。学校是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观念、精神风貌、整体形象无不靠人去体现;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目标,社会贡献无不靠人去实现;学校教改的深化和发展,无不靠人去实践。所以,用人之道是每个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一、关于识人识人是用人的前提。要正确识别人才,首先必须掌握科学的标准。《教师法》对教师的整体素质,对其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水平和教育技能有明确规定;党章对党员和党员干…  相似文献   

19.
“人识法”,是不借助任何外在手段,只依靠人自身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判断言语真假的方法。人识法一直是识别谎言的重要手段,它文明于刑识法,进步于神识法。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识法,目前都很难满足认定谎言所需要的必然性和确定性。其准确性与否,还要取决于识别人的人生阅历、个人经验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人识法”,是不借助任何外在手段,只依靠人自身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判断言语真假的方法。人识法一直是识别谎言的重要手段,它文明于刑识法,进步于神识法。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识法,目前都很难满足认定谎言所需要的必然性和确定性。其准确性与否,还要取决于识别人的人生阅历、个人经验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