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使学生掌握"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减起"的计算步骤、方法和算理.2、使学生掌握"用差和减数相加"或"用原来的  相似文献   

2.
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是计算中进位、退位的处理。教学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和十进原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呢?"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运用这一特征,就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但在判断过程中要把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当这个数较大时,不仅判断速度慢,还容易在口算时出错。下面向你介绍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筛弃法",它可以使你的判断既准确又迅速。"筛弃法"就如同用一种特殊的筛子,先把某个数的各个数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字筛弃,然后把剩下的有限几个数字相加,看它们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如果剩下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原数就是3的倍数。  相似文献   

4.
3.1991~(1991)+1992~(1992)+1993~(1993)的个位数字是几? 4.甲、乙两数的差是1793.7,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甲数是多少? 5.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并相加得370,已知差是减数的12/25,题中的减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5.
乘法验算最让学生们头痛:做出一道乘法题,要想知道对错,必须用除法验算,别无选择。有没有好的验算方法呢?我在这里介绍一种验算方法供数学教师及同学们参考。方法如下:例:34×2134687143337ACB D如上图所示:第一因数各位上的数字相加写在A的位置;第二因数各位上的数字相加写在B的位置;A与B位置上的两数相乘,然后再除以9,把所得到的余数写在C的位置;积有几位数,就把它们各位上的数字相加再除以9,把所得到的余数写在D的位置。如果C与D位置上的数是一样的,就说明这道题做对了,否则就做错了。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数字相加或相乘的得数正好是9…  相似文献   

6.
培养儿童的验算能力和习慣,不仅对减少作业中的錯誤,提高算术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培养儿童的細致踏实作风和高度的責任感也有积极作用。培养儿童的验算习慣,首先要教会儿童验算的方法。在四則运算中,每一級运算的两种不同运算都互为逆运算,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减法可以用加法来还原,差与减数相加等于被减数;除法可以用乘法来还原,商与除数的乘积(有余数的除法再加上余数)等于破除数。加法和乘法虽也可以分别用减法和除法来验算,但为了計算上的方便,一般根据加法和乘法中的交换律,交换加  相似文献   

7.
星期天晚上,兔妈妈给她的三个孩子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计算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数字5错写成了3,把减数个位上的数字1错写成了7,这样算得的差是43,那么,正确的差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一般是把这个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然后看它的和能否被3整除。如果和能被3整除,则这个数能被3整除。对于数位较少、数位上数字都较小的数,此法挺简便,但对于数位较多、数位上数字都较大的数,此法就显得麻烦了。下面介绍一种判断数位较多...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连续退位减》是第四册数学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第二节“笔算减法”中的教学内容 ,分3课时学完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新授课 ,教学P99的例5、例6 ,完成“做一做”的两道题和练习二十六的1-3题。此前 ,学生已学习了“不连续退位的减法”和“减法的验算” ,基本掌握了笔算减法的原则 ,知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在这节课中 ,正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的。连续退位减法就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都不够减 ,需要从前一位退1 ,在本位上加10 ,再减 ,这类减法第二次退位时的思维过程就很复杂 ,…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出生于1879年3月14日,把爱因斯坦生日中的数字连起来就是1879314,重新排列这些数字,任意构成一个不同的数,如3418917。在这两个数中,用大数减去小数得到一个差,即3418917-1879314=1539603。把差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和是两位数,再把这个两位数各个  相似文献   

11.
<正>小朋友,下面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你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吗?请在图1中用线连一连。先算出锁上减法算式的差,再对照钥匙上的数,就能确定哪把钥匙开哪把锁了。因为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减数小,所以用破十法可以很快算出每道算式的差,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2.
不少学生在学习带小数减法时对整数减去带小数以及被减数小数部分小于减数小数部分的减法,感到困难.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按“被减数、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它们的差不变”的性质,把作为减数的带小数变成整数后再进行运算,突破了这一难关.例如8-2.99和7.11-4.75这两道减法题,??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课前思考】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乘法”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难点是如何理解竖式乘法运算每一步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乘法的竖式计算,与前面学习的加减法的竖式不同,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再把相乘所得的积相加。这个过程对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乘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不太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教学减法算式的多种简算方法时,曾见过这样的算式:83-38、826-628、4321-1234、28371-17382……这些算式具有对称美、艺术化,给人以美感,其乐无穷。它们的特征:被减数与减数的数字相同且位置颠倒,称它们为“回文数”减法算式。下面简叙“回文数”减法的趣算方法,仅供大家参考。1郾若两位数:数字相同且位置颠倒,用其大字码减去小字码之差,再乘9,即可求之。例1摇83-38=(8-3)×9=452郾若三位数:首尾字码相减(大字码减去小字码)的差,再乘99,便求之。例2摇826-628=(8-6)×99=1983郾若四位数:首尾字码相减的差乘999,加…  相似文献   

15.
一、内容阐述 本节主要内容有: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是以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做基础的。本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它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在学习"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之前已经有笔算的经验,口算时往往习惯于将笔算的方式迁移过来,也就是进行"笔算式口算"。用"拆数连减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具有准确性高、速度快的优势。"拆数连减法"就是先将两位数的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用被减数逐一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固有计算思维,感悟拆数法在口算中的优越性,具体可以按以下过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7.
例1.计算:5.08+12.4+8.92所以5.08+12.4+8.92=26.4。例2.计算:10.64-9.475所以10.64-9.475=1.165。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字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  相似文献   

18.
一、题例导析例1 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自然数;万级最高位是能被2整除的最大一位数,最低位是最小的质数;个级的最高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用万作单位记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导析】此例的关键是指导学生正确写出“这个数”。首先从这个数是九位数,且最高位是最小的自然数,可知它的亿级只有一个数位,这个数位上的数字应是1;其次由万级的最高位是能被2整除的最大一位数知,该数位上的数字应是8;由最低位是最小的质数知,该数位上的数字应是2;再其次由个  相似文献   

19.
笔者现对《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5期刊登的寇文慧老师的《乘法验算有“高招”》一文,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补充说明。该文所述“第一个因数各位上的数字相加”的结果,其实就是数学里所说的“弃九数”。所谓弃九数,就是一个自然数除以9的余数“。弃九数”可以通过三种基本方法算出:第一,是将一个数除以9得到;第二,是将各位数字相加后除以9得到,如果各位数字的和比较大,还可以将和的各位数字继续相加后除以9得到;第三,是将各位数字相加得到一个和,如果这个和是一个多位数(超过两位),则将所得的和的各位数字继续相加,直到相加的和是一个一位…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数学》第二册第24页《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的重点就是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重点,教学时突出了摆小棒、说算理、比算法的主环节。摆小棒:要符合儿童认识规律,注意数形结合,渗透算理。说等理:要遵循儿童“想”的思路,要有“序”。’比等法:要突出“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和“两位数与整十数相加”算法上的不同点,强调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现将其教学过程摘录如下,谈谈具体做法:一、复习二、新课(-)揭示课题。(二)教学例1的34+2。1.摆小棒。要求学生先摆34根小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