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性”课程,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引起对人文精神重要性的普遍关注。通过教师的引领,对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完善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等,进而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张慧芳 《成才之路》2009,(29):81-81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于教育来说,就是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本领。  相似文献   

3.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更应注重人文关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要珍视学生提问,善待学生插嘴,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应该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和精神美。要做到这一点,应注意以下四点:一.反复品读,体会音乐美;二.发挥想象,感受图画美;三.理解内容,体验情感美;四.玩味升华,感受精神美。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强化语文课的情感教育,可从三方面入手:教师应是有“情”人;要善于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教学语言要富有情感。  相似文献   

6.
陈登山 《新疆教育》2012,(18):209-20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的灵性,包涵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强调人的自我完善,注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呼唤人文情怀,凸显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然而,据我观察,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在有些课堂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8.
<正>克雷洛夫说:"现实是彼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是架在川上的桥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缺乏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  相似文献   

9.
“新语文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实际上体现了语文教育理念的变化,即在肯定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强调了它的“人文性”。“新大纲”关于“教育内容和要求”一章中强调了文学教育的作用。它明确指出:“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  相似文献   

10.
童黎雯 《农村教育》2007,(10):55-55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生涯的基础,而语文教学又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因而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发扬小学语文的人文性,展现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可喜的是,当前时下盛行的素质教育就为我们走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指出了明路: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语文课标对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要求,而且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实际教学经验,以小学语文A版为例,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进行探究分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旨在让小学语文教学在人文光芒照耀下阳光前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语文课标对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要求,而且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实际教学经验,以小学语文A版为例,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进行探究分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旨在让小学语文教学在人文光芒照耀下阳光前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然而,据我观察,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在有些课堂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教师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智慧的化身。从开启智慧的角度来说,把学生越教越聪明的教师是个好教师,充满智慧的课是成功的课。同时,语文教学具有浓厚的人文性、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情感性,这就为教学中洋溢人文关怀提供了宽广的天地。所以我认为:从"以人的发展为本"、"为每一个孩子积蓄成才的力量"的角度出发,充满智慧,洋溢人文关怀的课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5.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有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处在一个充满文化味的课堂中。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打造充溢文化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最具人情味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文教育,其核心就是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文教育工作既可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还可以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坚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开展教学工作。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获得、素养的提升等过程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什么是“语文味”?怎样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语文味”?雕塑家说,要把石头雕成人像,就要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  相似文献   

18.
马玲 《甘肃教育》2020,(5):144-144
都说,语文课应该做到“语文味”和“人文味”两相宜。的确,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滋养品性、浸润情感、锻造内心,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必修课”。但是,并非所有的“人文味”都能滋养学生,并非所有的品性都趋向积极、健康、高效的一面。如果介入的时机不合适,言说方式不合适,拓展的对象不合适,反而会伤害学生们、拘囿学生们。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合适的、理性的,有分寸的取舍中,做到语文味和人文味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机统一的。工具性是基础,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缺少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是生硬的、死板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就会慢慢失去兴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宏观概念,但贵在统一,也难在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条件.在这种氛围中,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