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智障学生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着恐惧、自卑、害羞等心理障碍。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克服智障学生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获得支持性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何卫萍 《考试周刊》2016,(11):161-162
智障学生由于大脑受损思维能力往往过于直观,抽象能力较差,概括性思维差,整体的思维能力缺乏目的性和独立性,使得他们的认知、情感、沟通能力及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于普通学校学生,为了让智障学生能更好地步入社会,回归主流,智障儿童教育的最终目标与落脚点,在于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适应社会,使他们成为能自食其力的人。因此,应以生活为中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生活劳动,在各类活动中建立有效互动机制,不断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3.
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的智力和身体残疾,再加上家长的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较差。带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教会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学会一些简单的技能,为智障学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特殊人群,尤其是智障人群的教育,智障学生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也因此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是对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强化责任意识,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策略。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提高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和提高运动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手段能够有效地发展智力障碍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其个体的大运动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的形成,尤其对发展特殊儿童群体运动技能的效果明显。体育教学旨在提高智障学生的身体素质、肌肉力量以及耐力、动作协调性等多方面能力,此外,对于增强智障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智障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呈现障碍类型复杂化趋势,使得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培智学校遵循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培养的"一体两翼"原则,设定差异化、多层次教学目标,选择生活化的教学主题和寓教于乐的训练方法,把握循序渐进、反复实操的教学核心及家校合力共建机制,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7.
薛长爽 《天津教育》2014,(17):105-105
智障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培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以及一些简单的技能,在可能的情况下服务于社会。为给智障学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我校坚持“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理,融入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智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生活,自食其力,因此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生活适应能力和智力有很大的关系,但生活适应能力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  相似文献   

9.
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特殊教育的神圣使命。让智障儿童具备正常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学习自理能力,才能适应将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还能有效地减轻社会负担。本文围绕如何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阐述,旨在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在贯彻"全纳教育"的今天,特殊教育学校应遵循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思考、实践,突出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对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和研究,不断探索智障儿童自我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适应能力培养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陈晴 《教学与管理》2012,(24):58-60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华部分,它源于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但又把杜威的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为近现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今日之教育,怎么冲出"围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必要从陶行知的生活教  相似文献   

12.
在整个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价值发挥着两种功能,一种是普遍性的基本功能,另一种则是特殊功能。其基本功能:首先是增强体质的功能。其次是健康心理的功能。第三是教育功能。其特殊功能:一是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二是游戏娱乐功能。体育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并促使其人格逐渐形成。三是体育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其特殊功能都对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生态化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校、家庭和社区相互支持的生态化教育模式的提出 近年来,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已成为我国培智学校的主体。智力不足导致他们适应能力的缺陷较严重。适应能力除直接受智力影响外,更是与环境交互的功能状态。适应能力作为生活的重心,有动态、可变的特点,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与支持便能增进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智障儿童生存能力是智障儿童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其中社会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文章从学会生活自理,在生活中锻炼智障生;进行鼓励性评价,让智障生充满学习信心;创设仿真情境,培养智障生生活态度;通过游戏形式,培养智障生自理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如果不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将来他们将没法在社会立足。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问题是智障儿童的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为特校教育提出新的课题。文章主要结合新课标,论述特校学习教育教学中,创新教育方法和理念,引领智障儿童适应社会能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智障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培智学校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而小学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社会情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让智障生在语文课堂上掌握一定的生活生存技能。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需要传承传统文化,还需要鲜活的、充满时代气息的、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教育资源。特殊教育社区化已成为国内外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利用社区资源,提高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将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确立整合、生成、实践的课程观,实现社区学校化的理想,正是教育创新走向实践的一种形式,也是提高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课程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智障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一般都没有继续学习的机会与可能。因此.为了使智障学生毕业后能够走上社会生活之路,我校对智障学生就业教育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智障儿童。培智学校的教育应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及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从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入手,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基于智力障碍学生人际交往潜能现状和初职校现实的问题背景,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设置、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写、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管理等六个方面入手,开发了适合于智力障碍学生初职教育的人与社会课程体系,并初步认识智障初职学生人际交往潜能开发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