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玉胜 《生活教育》2014,(21):15-16
教育部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画出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与年初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相比,涉及教学科研、兼职兼薪、招考推优、生活作风等方面内容的师德禁行“红七条”,确是对高校师德建设很有针对性。不过,“红七条”能否真正发挥令行禁止的“紧箍咒”效应,尚有待观察。而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王捷 《生活教育》2014,(21):14-14
学术抄袭,利用教学和论文指导机会“潜规则”女大学生,把科研经费当成个人消费“钱包”,索要学生或家长的财物,在招生、考试、推优和保研中徇私舞弊等等,这些高校师德问题,使得高校风气每况愈下,原本风清气正的高校变成了名利场、物质与欲望的交易所。令人焦虑。  相似文献   

3.
光明 《生活教育》2014,(21):10-11
正自教育部10月9日正式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后,其首次为高校教师划定的禁行行为"红七条"便迅速引发热议。这也是自去年9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今年7月划定教师禁礼"6条红线"之后,教育部针对师德走样现象的又一次亮剑。可尴尬的是,就在"红七条"话音未落之际,四川美术学院10月11日便被曝出退休副教授王小箭在校外餐厅骚扰女学生。尽管川美随后即表示将取消王  相似文献   

4.
“紧箍咒”出自古典小说《西游记》,是唐僧对付徒弟孙悟空的一个杀手锏。当观世音菩萨发现文弱的唐僧管不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时,及时化身为一老妪,向唐僧暗授机宜。唐僧有观世音菩萨撑腰,诱悟空戴了内藏金箍的锦帽,随即大念“紧箍咒”。悟空头疼欲裂,却挣脱不得。从此心高气傲的美猴王彻底失去了与师父唐僧讨价还价的资本,成了死心塌地的护法大弟子。  相似文献   

5.
年终考核如、何才能准确、公正?这需要有一个客观标准。笔者设想:将德、能、勘、绩分数项考核内容,每项考核内容对应的考核结果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确定分数。具体实施方法:(1)按同学科同类型分组填表,每组10人左右为宜,每个小项的优秀控制在一个左右,自报公议,半数以上票通过,逐项填写,同步运行,组长主持,总分最多者为优秀。  相似文献   

6.
咖啡们也许要问了,莫非乐乐姐姐要武力一期魔法培训班?嘻嘻,非也!我们要谈的是老爸老妈每天犹如“紧箍咒”的唠叨。提到这个话题,许多咖啡有话要说,去看看大家都在聊什么吧!  相似文献   

7.
林止 《生活教育》2014,(21):15-15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日前,厦门大学正式发布消息,给予诱奸、性骚扰多名女博士生的博导吴春明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的处分。自此,吴春明正式和教师的岗位说拜拜了。事件有了结果,追问并未终结。联系到近期川美副教授王小箭强吻女生等事件,我们不禁要问:为人师表为何变成了衣冠禽兽?怎样才能通过制度手段约束教师“过火”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袁本文(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不能只做简单传授知识的工具,要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做人处事。可叹的是:个别教师面对社会上的诱惑,缺乏免疫力,成为传播负能量的代表,严重影响了社会对教师的客观评价。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红七条",对高校师德划出了明确的禁止线。这既是对近年来极少数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的否定与回应,也体现了从根本上防止上述行为出现的决心。由此,我们应该给教育部点赞。但是,我们还应该对师德建设的长期  相似文献   

9.
《生活教育》2014,(21):12-12
正划定禁行范围"红七条",剑指师德"走样"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近期少数高校教师的失德行为,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教育部10月9日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划出高校教师禁行的"红七条"。"教书育人"的工作性质,让教师被誉为"太阳下最崇高的职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对教师的职业行  相似文献   

10.
“2010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施行了《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媒体称,这是对‘裸官’出台了紧箍咒。”(见《语文月刊》2010年第9期封二)  相似文献   

11.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良好的师德会让学生走上健康、向上之路。为此,搞好学生教育,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师德、师风。  相似文献   

12.
张昕 《上海教育》2013,(14):35-35
南昌二中作为全国百强中学,2007年,学校在全省率先创办中加班,并成为目前江西省7个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最成功的一个。加方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学分制,每学年均为18个学分,其中4个学分给了中方,包括高一到高三的语文3个学分和高一体育1个学分,学生平时的作业和每堂课的出勤、表现统统纳入了学分评定中。在工作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加方的管理和教学其实并不严苛,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个中原因是有了学分这个“紧箍咒”,而念“咒”的人恰恰是学生自己。相反,中方“人管人”所遇到的尴尬,要求我们尽快实现评价机制的中加方并轨。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划出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并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意见指出,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  相似文献   

14.
李晓哲 《教书育人》2002,(10):36-37
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重要思想,指明法制的施行、国家的巩固、社会的稳定都要以良好的社会道德为基础,将道德提到了治国的高度,突出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而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这便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以人为本”,作为在新世纪中思考和实践的主题,应是教育的自觉意识。一、“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所有教育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曾有先哲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  相似文献   

15.
张楠之 《成才之路》2010,(27):89-90
“你的孩子成绩这么差,去医院查查智商有没有问题吧。”近日,北京不少小学生被老师要求去医院接受智商检测。对于检测的初衷,有老师坦承,因为校领导对学校在区里的排名看得很重,智商在70分以下的学生成绩可以不参加班级测评。  相似文献   

16.
叶晶 《教师》2014,(17):113-114
近年来,各种虐童、猥亵幼童事件频频曝光,引起公众对教师道德的关注。显然,对此,仅靠行政处罚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师德红线,它从何而来;其次,在给师德划明红线之后,如何落实就成为关键;最后,应该构建完善的体制与机制,为师德建好绿卡。  相似文献   

17.
《江苏教育》2005,(2A):24-25
“八要”为:1.要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自觉依法施教。2.要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自觉增强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8.
《教师法》修订草案新增师德失范条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国式教育制度创新。但师德失范如何融入《教师法》体系中尚不明确,高校作为最重要与特殊的适法主体,在适用师德失范条款及建立相应的标准上存在体系困境。需要从我国制度规范的纵向与横向体系入手,将高校师德失范“立法”置于国家法与社会法互动的第三种类型中,跳出传统公私法二元结构模式及相关理论的桎梏,将高校处分措施认定为“未类型化”的行政处理行为,具有可诉性。进而从以“同位保留”框定高校主体权限、以“裁量基准”提升高校处分行为正当性、以“综合性正义”形塑高校处分的程序正当、综合利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提升高校教师救济实效等层面来建构高校“立法”标准。  相似文献   

19.
黄正 《江苏高教》2000,(4):110-110
一、孔子师德观的重义轻利性1.崇尚学问、立志从教———追求“大义大利”的思想孔子一辈子在做学问 ,他对学问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人离不开学问。孔子认为 ,对人进行学问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他提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教育思想 ,表明他不仅要求自己品学兼优 ,也要求用自己的能力、学识及明白的道理去培养有学问的、懂道理的、有自立能力的人。孔子“立人、达人”的思想 ,其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最终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教育 ,造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人才 ,使他们…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国以师为重。”‘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传道”,首要的就是师必须道德高尚。可见,师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