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的孤立式教师发展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需要,教师合作及共同发展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广州市荔湾区"基于常态课研训一体化区域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为宗旨、以常态课堂为点、以学科组、年级组为线、以校本研修为面,努力构建现代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愿景、以课例研究为活动载体、以异质开放和多层次参与为特征、以充分发挥促进者作用为保证、以区域研修文化为支撑的教师发展共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叙了青岛第四十一中学教学管理及校本研训过程中的实际做法,即依托大学教育资源成立教师发展学校,依托专家,进行以"一课多人上"的课堂实录为主载体的评课式研讨;以"同课异构"式的集体备课为主载体的备课式研讨;开展以读好书写随笔为主要形式的教师自我研训;以及开展以生成性问题为中心问题的"行动教学研究"等校本研训活动。并对开展校本研训取得的效果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3.
黄国涛 《成才之路》2014,(26):38-39
针对师资队伍现状,以"以人为本,打造精良师资队伍;特色立校,构建教师教育平台"为办学宗旨,以"理论家和实干家有机结合的教师培训队伍"为主线,突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尝试研训一体化的思路。要求培训教师明确研训双重任务,充分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等方面资源,探索促进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研训平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丰富研训形式,促进教师优化发展;围绕研训课题,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彰显研训成果,激发教师成长欲望。  相似文献   

4.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每个思政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思政课教师要在实践这一历史任务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提高专业素养。思政课教师可以采取"让阅读成常态、让反思成习惯、让研训来陪伴"的策略进行自我提升,在增强育人意识、增长育人才干中更好地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陈俊芳  ;莫莉勉 《师道》2014,(7):91-93
教师专业发展是在教育行动中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是在对自身实践开展研究中不断成熟的过程.其关键是聚焦课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获得发展。广州市荔湾区开展的“基于常态课研训一体化区域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构建“二元五次”课例研究模式.以课堂观察为抓手,直接指向教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在年级备课组和学科教研组基础上建构教师发展共同体,共同体的活动载体是课例研究。  相似文献   

6.
杨蔚 《基础教育研究》2011,(20):29+31-29,31
据调查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如何才能进行有效课堂的教学。基于此,重庆市北碚区的校本研训在前期强化研训制度构建、实施的基础上,以课例为载体,以联片教研和学科教研为依托开展了教师行动研修,注重凸现团队互助的力度、主题研究的深度、研究过程的效度、成果推广的影响度,以此来提高课例研究的质量,推动研训合一,达到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形式与神韵兼具的教师培训才有效力与持久的生命力。"主题引领·三阶五环"研训模式形神兼备,该研训模式以研训主题为灵魂,以"训前精细策划——训中真实卷入——训后内化辐射"三个阶段为骨架,以层层深入的五环练能课例研修为血肉,形成研训主题横向序列化、纵向深入化,培训过程实践化、活动化,培训结果学得会、用得上、悟得透。将教师培训从"接受式"引向"参与式"与"拓展式",大大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日常研训、区级研训、市级研训为基点,以有主题、有课例、有过程、有研讨、有辐射为精髓,通过复合型研训模式,既注重研训工作的扎实开展,又注重更高层次的有效推动,形成研训活动的新格局,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9.
刘启明  罗梦桂 《教师》2013,(33):123-124
“以教师教学实践共同体为载体实现研训一体化的研究”是我们申报的广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文章对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首先从中学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教师实践共同体研训一体化的必要性。其次在“以观课议课进行研训一体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观课议课进行研训一体化实践的具体操作,学校根据这操作程序进行了实践。最后提出了今后的方向和预期  相似文献   

10.
"研""训"分离,一直是制约县域内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繁昌县教育局以"项目包"形式推动研训一体化工作,形成"项目推动、目标引领、成果量化"的模式,以此统领全县教师专业发展。以项目推动为平台,精细规划研训格局;以"零距离"为目标,精心谋划研训"一体";以成果量化为手段,反思总结研训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校发展的动力不仅源于学校内部更新,也与其他学校的互动、合作与交流相关。"1+X"校际研训,立足校本,注重发挥城区优质学校的示范效应,以校际研训组织为保障,构建校际研训学习共同体,探讨校际研训模式,共享校际优质资源,丰富校本、校际研训形式,拓展教师素质提升、学校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课例研训模式",因其"名师示范、同伴互动、专家引领、智慧共享、共同提高"的过程性研训特征,近年来逐步成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为学科教研员、基层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互动、相长的研训平台。笔者在观摩、学习各地所开展的该项研训活动中注意到:活动更多地聚焦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是一条能推进数学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通过回溯数学之源,对数学文化走向常态课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学讲方式"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让教师实实在在地教,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摒弃花拳绣腿,构建高效的"常态课"。"常态"不能失去一个"心",要让"常态课"务实的同时能大放异彩,让学生成为"学讲方式"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15.
项目团队研训是将不同能力结构的教师组建成异质团队,承担以问题和困惑解决为主的项目,重点展开"提升研训技能的专题培训、增强经验积累的磨课研训、系统解决问题的课题研训"。强调目的和形式匹配的研训活动,使教师专业发展从个体取向转为群体取向,从技术理性取向转为探究合作取向,从被动受训转向主体参与、主动建构,营造良好的教师学习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组织骨干教师赴境外培训是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也已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常态。组织骨干教师赴境外培训,要对接发展需求与境外优势,科学定制研训内容;要丰富课程形态与研训方式,切实丰盈研训过程;更要变革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效放大研训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创建高效课堂,我校坚持以"共实践、深探究、展成果"课题研究为契机,以"一听、二讲、三计、四课"为依托,努力探索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管理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摸索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而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一、创新研训举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坚持名优引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源泉。我  相似文献   

18.
在以课程改革为背景的新形势下,学校校本研训要使教师从"要我研训"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研训"的主动状态,其主要路径是使教研成为以教师的兴趣所在为圆心的魅力事物.魅力教研能够促进教师和职业自觉,而其基点是校长科学合理的引领,其支撑是学校学习型团队的构建,其关键是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其要达到的理想目的是教师教育教学个性的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19.
王福华 《中国教师》2012,(12):33-35
<正>近年来,国家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于是,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机制——"研训一体"应运而生。"研训一体",即原来的教师教育机构的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研究在思路上、机构上、工作上的整合,融为一体,形成新的机制。[1]通过"研训一体"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使以教师为主体的"研"和"训"进行整合,形成融合的共同体,即"研"中有"训","训"中有"研"。在"研训一体"意义上的教师培训的培训者为"研训教师"。作为大连教育学院研训教师之一,笔者在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和教师培训学院研训班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数学校本研训应该是:解决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数学教研组进行了"任务驱动式"的校本研训尝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研训方式.一、"任务驱动式"校本研训与传统研训方式质的区别"任务驱动式"研训的实质就是研训组织者引领教师紧紧围绕主题,并以此为中心,在强烈的问题驱动下,展开研究,从而有效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抓手",改变了以往研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