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村的小说注重对爱情的探讨,他认为现代人对爱情的理解是错误的。过度倚重物质,不适当地强调生理性,而忽略它的精神性和情感性。而对爱情的误解植根于对人的误解,强调人的动物性,而忽视人的神圣性。北村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矫正人们对爱情的认识,提升人的情感,使人类变得崇高和圣洁。从艺术表现上看,有说教味增强、艺术张力减弱的倾向,应当引起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北村是中国唯一公开皈依基督教的作家,他在9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的诗人形象。这些诗人身上明显带有作者本人的影子。通过对((玛卓的爱情》和(《鸟》中的诗人形象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小说人物所遭遇到的困惑和挣扎也是作者面对现实的狐疑和思索。在北村的理念中,爱情和艺术都是脆弱的,人类必须通过皈依宗教才能获得对自我的救赎。  相似文献   

3.
无法栖居的失乐园 --北村的爱情救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村的小说充满了对人类现状的不满和对人类未来的忧虑,但观察和描述的角度大多是爱情.爱情危机正是人的存在的危机,在北村的笔下,当他用一个基督徒的目光打量这个堕落的世界时,他看到的是,在神性缺失的20世纪,人已无力建立现实的爱情.北村作品中爱情主人公的失败,表明了爱情在现世生存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先锋作家”北村1992年以后的写作通常被称作“神性写作”。他立足基督的信仰,力图传扬上帝的救赎和永生之道,宣扬圣经“神圣启示”的权威性和唯一性。本文通过对北村后期小说的介绍,试分析基督教文化在其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先锋作家北村1992年以后的写作通常被称作神性写作。他立足基督的信仰,力图传扬上帝的救赎和永生之道,宣扬圣经神圣启示的权威性和唯一性。本文通过对北村后期小说的介绍,试分析基督教文化在其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北村小说叙事有几个反复出现的元素:"真实"、"原痛"和宗教式救赎。"真实是与世界相持的方式",尤其表现为诗人的纯粹和执著;由于"人类最主要的职业是爱",生命的"原痛"转换为爱情的"原痛"。与世界相持的尖锐对立和"原痛"的无计消除,于是,宗教式的救赎成为二者的缓释,救赎可以得到安慰,但终究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7.
北村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极具实力与个性的先锋派作家,纵观其近二十年来的小说创作,尽管其叙事的风格追求历经了从玄秘到素朴、从倾向于超现实到倾向于现实的转变,但其小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存的拷问,其精神取向是一贯的,存在主义的母题是其不变的精神内核。在所有先锋小说作家中,北村一直走在思考和探究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   

8.
北村是一位先锋小说作家,他的小说经历了先锋写作——回归现实主义——走向宗教主义的过程,他说自己的写作目的是使我对自己的属灵状态有  相似文献   

9.
邹姗姗 《文教资料》2007,(34):132-134
北村的近期创作主题凸现了诗意与现实的冲突,通过对爱情的绝望,对自身人格堕落的失望以及对诗意栖居追寻而不得的无望展现出来,并对此提供了宗教救赎的获救途径。神性启示的文本模式也在另一方面羁绊了北村作品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文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即在于人的终极价值的追求。以先锋小说创作走向文坛的北村,曾执着于叙事技术的探索和语言迷津的营造,但他的先锋实验表面上不关注意义问题,实际上却基于对终极意义的求索。在苦苦求索、挣扎与迷惘之后,1992年归入基督成为北村的转折。他自信找到了终极的答案,也就是基督信仰,并将自己的信念融入写作,不再把语言技术和形式当作文学关注的重点。立足神性价值,北村的作品中重估一切属世的事物价值,否定一切属世之物的救赎可能。价值观念的矫枉过正,也致使北村转型初期写作呈现模式化弊病。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侧重从阐发研究的角度,通过中国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比较阐释,解读北村的小说文本,突出其西方基督教文化色彩,概括出北村小说宗教主题的逻辑结构及主要内涵:表现人外在的生存困境,剖析人内在的精神困境,探寻人在困境下的宗教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2.
男女两性间的爱情,自原始社会以来,就是人类最辉煌、最丰富、并且又是最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一。这种人际关系不仅带来了人类生命的繁衍,而且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也就构成了文学艺术永恒的母题。在爱情中最能显现出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的本来面貌,甚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新潮小说家北村的小说颇具先锋意味,提供了小说形式分析与解读的标志性文本.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盛行,使叙述者在故事内外、当下与历史、主观与客观间自由穿梭,赋予作品以无数外在悬念,有效推动叙述的展开,叙述视角的自由切换又构建了重重迷宫,无数内在悬念由此产生.二者内外交织,借以顺叙、倒叙、插叙及预叙等手法的运用,共同构筑起北村小说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4.
北村皈依前的作品透露出一种对存在真相的苦苦找寻,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真、找、死。北村渴望自救,但怀疑一切和对精神洁净的过分苛求使得他的人生只能在神造的虚幻中得到解脱,从而最终走向皈依。  相似文献   

15.
北村,从一位先锋小说家转变为基督徒作家,由沉迷于文本游戏、形式实验转向于意义的追寻、精神的探索,这一创作转型,给我们许多有益的思考和启示:北村的转型是时代背景和个人困境相结合的产物;北村的转型,在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村是一位先锋小说作家,他的小说经历了“先锋写作——回归现实主义——走向宗教主义”的过程,他说自己的写作目的是“使我对自己的属灵状态有的认识”,“使一部分人意识到生命中某些问题是重要的”,因此北村小说中的人物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生存状态。他淋漓尽致地描写人类生活的困境,企图把人带入一种神的世界。认为只有神才能改变生活,  相似文献   

17.
蜿蜒推进的悲剧情节、荒诞扭曲的悲剧性格、底层挣扎的悲剧形象是北村小说的总体悲剧美学风格,该风格完全契合亚里土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六要素里的情节、性格、形象三要素的论述。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念为视点看北村小说的悲剧精神,既深化了对北村小说悲剧性风格的研读,也阐释了亚氏悲剧理论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18.
早期的北村小说一直偏执地醉心于聒噪、迷津的文本写作。进入第二阶段 ,北村在文本形式上逐渐回归传统 ,叙事语言也变得简约 ,文本的重心和兴奋点都转移到神学理念的表达。第三阶段的小说创作 ,北村由上帝那儿返回了人间  相似文献   

19.
在海派作家笔下,爱情的终难圆满往往成了一种文化心态,爱情的水月镜花感受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寻梦失败的文化感受是一样的,这种情绪与整个社会任务没有完成的幻灭感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方方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但其作品并非都是客观地原生态地反映现实,“零度情感”地观照生活。在其系列爱情题材小说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小说“诗意”的追求,这种“诗意”主要表现在小说中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具有象征性和丰富涵义的意象的选用、人物形象的简化以及语言的诗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