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这里主要探讨了孔子对语言内容和形式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对其语言观念所具有的奠基性、全面性、简要性和依附性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经过长期地实践与探究,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教育遗产。孔子的学生观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说,要探究孔子教育成功之道,就必须窥探孔子的学生观,而且在新课程形势下,研究孔子的学生观显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而成功的教育家.他历来为儒者尊宗称赞,太史公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引用诗经上的话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乡”通向)往之.”又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为什么学者都宗之于孔子?为什么上至天子,下至庶人誉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我想:除了历代帝王企图利用孔子的偶像与某些主张,从精神上统治人民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崇高而丰富的教师心理思想,多为人们所敬慕.  相似文献   

4.
"君子"与"小人"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孔子从道德修养、政治理想、人格理想、义利观和行为观等方面区分了君子和小人,指出重义轻利是君子的主要特征,重利轻义是小人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孔子作为先秦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丰富的人才选拔观。本文拟对人才重要性、人才选拔标准和模式以及考核人才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通过从诗教的内容,"思无邪"、诗教的手段,"兴观群怨"、诗教的目的, "温柔敦厚"等方面可以对孔子的诗教观作系统而又深层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通过从诗教的内容,“思无邪”、诗教的手段.“兴观群怨”、诗教的目的,“温柔敦厚”等方面可以对孔子的诗教观作系统而又深层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孔子推崇《诗经》,这在《论语》和《孔子家语》1多有反映:"不学诗,无以言",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解读;"诗"三百、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的总体评价;虽重"诗教",但就"六艺"之间关系来看,孔子认为"诗"的最终旨归应为促进礼和乐的培养。孔子"诗教"观始终围绕"君子"这一理想展开,具有强烈的道德说教色彩。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孔子的劳动观是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认为孔子“鄙视体力劳动”的观点曾长期在思想界居于“无可置疑”的支配地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孔子倡导“修德正己”,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及其社会地位的改善等,他不但不鄙视体力劳动,相反,他很重视体力劳动,尊重“劳力者”。  相似文献   

10.
言行观教育是孔子的教育活动之一,存在多种教学途径,主要内容是反对夸夸其谈、与人争辩,讨厌花言巧语、诽谤他人,主张慎言敏行,认为可以通过人的言行来认识他人,主张言行合礼。"行"是德育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学习过程之一和学习的目标,是教学的重要方法。我们今天应当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实干精神的培养,辩证对待言语的作用,加强言行标准教育,在评价和选拔学生中要注意言、行结合。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对前人文艺理论整理的基础上对诗歌作出宝贵评论,强调诗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兴观群怨"说,奠定了诗歌服务于社会和个体的基音;古罗马时代的贺拉斯,批判地吸收古希腊诗学文化,主张诗"寓教于乐",肯定诗歌对社会和人生的教化作用。文章考查两者产生的背景,从诗的教育和审美功能两方面比较其异同。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生观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孔子的学生观可以从有教无类关爱学生、了解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注重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三方面得以体现。孔子的学生观,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对当代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对人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看,孔子的教育环境观主要包括: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人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以及人们与之交往的对象都对人的成长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今天重新审视孔子的这些思想仍然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孔子学生观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生观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孔子的学生观可以从“有教无类”关爱学生、了解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注重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三方面得以体现。孔子的学生观,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对当代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关于言语的论说并未自成体系,而是零珠碎玉般零星见于各篇章。以《论语》作为研究材料,提炼《论语》中孔子关于言语的论说,分析言语的社会功能和个人价值,以《诗》为教材,以“雅言”为正式场合用语,以“仁”为价值追求的言语内容,以及“警慎言、戒巧言”,“辞达而已矣”“时然后言”.“言行一致”的言语交际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孔子作为开创者的地位及其巨大历史影响,是无庸置疑的。就其最先提出并回答了文艺理论的一些基本命题(诸如文学的社会作用、内容与形式等等)来看,他比古希腊的先哲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还要早一百多年,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早慧”的证据之一。虽然孔子文学观完全是从属于儒学的,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美学理论,但随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孔子的文学观也贯穿了全部封建社会文学史。即使在当代,我们也仍然不能完全无视这个古老的历史幽灵投在我们身上的巨大阴影。所以,认真地研究孔子文学观及其历史作用,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本文还不是对孔子文学观的全面探讨,而是仅就孔子的文学教化观与现实主义的关系,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7.
孔子美育观     
本文探讨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教育家孔子的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孔子极重视审美教育,在他看来美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诗教”和“乐教”就是他艺术教育的内容,他倡导审美的学习境界,他在教学中采取直观启悟和和诉诸情感的具有审美色彩的教学方式,往往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孔子的教育理想是人生的艺术化与审美的伦理化的化合相加。  相似文献   

18.
“言语”在孔门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对待伦理政治方面非常重视教育弟子注意言谈或说话,这在《论语》中有全面的体现。从“言谈的原则”和“说话的方式”两方面阐述了孔子的伦理语用观。认为孔子认识到了语言使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套调节人际关系的语言使用的原则和方式,这是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君子”一词先是作为贵族的专号而出现的,后经演变在孔子那里才具有“道德”之新义。本文从孔子的哲学进程来阐述“君子”获得道德之义的过程,旨在强调其“道德”的内涵,以便准确地把握“君子”的含义,从而为其在向现代化转化的过程中,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私学”,据说传授弟子3000人,其中学有所成的贤人72人。孔子对教育所做的卓越贡献,很大程度得益于他对学习的重视与实践。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